11月13日,2024周口市網絡文明大會在周口日報社成功舉行,64家“政企事業單位”參加,大會發布了網絡文明建設四個優秀案例。作為一名周口籍的媒體代表,我以自身踐行網絡文明的心得體會,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做一名合格的財經媒體人》的分享。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長期致力于宏觀財經、行業觀察、創新創業、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研究、報道。也一直是中國雙創時代的參與者、見證者、記錄者與研究者,曾長期深入調研企業一線,訪談創業者近千名,發表評論文章千余篇,累計5億次+閱讀量
之所以將企業作為主要研究報道的對象,那是因為企業是市場經濟運行最重要的子單元。從創業者切入,以第一決策者的視角深入了解企業經營,在企業身上了解所處行業的發展現狀,再從行業出發了解背后宏觀經濟的趨勢走向。以點及面、環環相扣才能最全面、立體地看懂中國的底層邏輯和運行規律。
當然,有時也會受邀參加一些國家級重要會議,嘗試著看清一些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比如,曾作為媒體代表受邀參加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天津達沃斯論壇、中國企業家大會、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2024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等數百場重要活動及會議。也先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代周報、每日經濟新聞、科創板日報、鳳凰衛視、天津衛視等主流媒體專訪報道。
在2020年之后,我開始頻繁和省市區三級網信部門建立密切聯系,借助自己在內容和媒體上的優勢,經常參加網絡宣講、名人行、座談會、政務宣傳等公益服務工作。其中包括:「網絡名人新春交流采風活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網聚正能量座談會」、「網絡名人采風活動」、「河南推介宣傳活動」等等。
對我而言,在與網信部門的合作中,無論是從內容創作的監管規范,還是利用新媒體,在雙創時代發揮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功能,或者是智力層面的建言獻策,輔助政策的上傳下達,并且找準自身定位貢獻微博力量,這是一個雙向受益的過程。
這五年來,我也先后收到省市區三級網信部門的表彰和認可:“2022年度正能量網絡名人貢獻獎”、“2022年度新媒體好網民”、“2023年度優秀網絡文化志愿者”、2024—2025年度“河南省網絡文明伙伴”等。
想要營造清朗的網絡文明環境,作為一名財經媒體人,要有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不能過分迎合商業和流量,必須要有自己的底線和紅線。尤其要堅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不能人云亦云,在創作上傳遞自己正確的觀點和態度。
近期,我寫了關于零售和餐飲的兩個選題,為了公正客觀的去陳述事實,我會和不同門店的老板、員工聊天,從他們身上獲取最關鍵的信息源。很多時候,我們對一個行業賽道和門店創業的認知,突破口就在于了解那些最底層的一個門店創業者的實際經營狀況,而不是是去看大而空的行研報告。
如果要寫一篇文章,基本上我會堅持兩個原則。一是這篇文章要對讀者“有用”,讀完之后能有一定的啟發和收獲,或者打破信息的不對稱,識別商業社會中的機會和陷阱,以文章為媒介匹配供需兩端。二是傳遞正確的思想和態度,如果這篇文章只是網絡素材的整合,那它就是毫無靈魂的。我可以忍受它沒有流量,但我必須對內容本身負責,更要代表一種鮮明的態度。
舉個例子,在2022年5月份,當時網絡媒體上充斥著「中國經濟脫鉤」、「供應鏈轉移東南亞」、「外貿行業迎來最黑暗時刻」的話題,看空中國經濟,企圖將中國與全球化脫鉤的不良輿論風向盛行。適逢地方網信部門組織了一場外貿企業調研活動,通過這次調研我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表述了幾點關鍵信息:
在逆勢之下做得好的外貿企業是如何破局的,向行業傳遞一些可取的經營思路,比如“跨區域分工協作模式、數字化轉型、多元化業務拓展、直播短視頻破圈”等等。我們要看到地方政府部門做出的努力,優化營商環境、企業精準幫扶,給更多返鄉創業的企業家更大的信心和支持。
當我們在討論是否真的存在供應鏈轉移東南亞的情況時,有些企業早已經把目光放在了廣大中西部地區,利用地方土地、稅收、人力和政策等優勢依舊有機會做大做強。最常見的是返鄉創業,將生產環節遷回老家,利用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最大程度降低場地、人力、物流等成本。研發和運營環節則繼續留在一線城市,利用一線的人才、技術、資金和客戶優勢,實現跨區域分工協作、降本增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