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呼吸機,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這個是便攜式吸引器,用于清理口腔、胃腸道、呼吸道等部位的分泌物、血液等物質,保持器官的通暢和清潔。這個是除顫監護儀,用于監測心臟電活動,必要時進行除顫治療,同時它還具有網絡傳輸功能,可以實現與宜興市人民醫院的網絡系統連接,方便醫生在病人到達前,實時查看病人的心電數據。這個是進口自動心肺蘇復機,可以代替人工長時間持續按壓狀態,維持患者生命。此外還有上車擔架、鏟式單架、樓梯單架、急救藥品等等,稱得上移動的搶救室了?!贝蜷_救護車的門,宜興市急救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王驪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車內的一件件寶貝。
宜興市急救中心自2018年獨立建制以來,20個急救車組24小時待命,17名黨員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107位職工,共同守護百萬陶都人民的健康,踐行著“為每一個呼吸和心跳奮力奔跑”的初心使命,擘畫出了宜興院前急救騰飛領跑的筑夢華章!
“電話響起、急救開始”
宜興市地域面積1996.6平方米,位居蘇南縣級市首位,戶籍人口107.08萬,常住人口達128.7萬人,同樣在蘇南名列前茅。為統籌全市的急救力量,打造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健康的“前哨站”,2012年,宜興市委、市政府開始籌建獨立型急救中心。2018年,獨立建制的急救中心正式投入運行。目前,宜興市急救中心已經建成14個急救站點,其中5個直屬急救站、9個網絡分站(點),達到每10公里服務半徑一個急救站點、每10萬人一輛當班救護車的高質量發展要求。
在宜興市急救中心大樓內,有一個生命之星光榮榜,上面整整齊齊地張貼了206個愛心標記,其中一部分還有黨徽、團徽。王驪告訴記者,心跳呼吸驟停急救患者經過急救車組現場搶救,恢復自主心律,并且送到醫院有生命體征,救治車組就可榮獲一顆“生命之星”,寫上搶救人員姓名和時間,有黨員、團員的貼上黨徽、團徽?!懊恳活w‘生命之星’背后,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有市民被搶救了不止一次。并且以前是黨員急救車組為主,現在常規急救車組越來越多,這也是我們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黨員先鋒精神引領一線急救人員比學趕超的成果。”
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宜興市急救中心創新開啟“電話響起、急救開始”新模式,實現3秒摘機、1分鐘派車、2分鐘出車。2023年度呼入電話6.44萬個,急救派車2.61萬趟,救治患者2.13萬人,搶救危重癥患者0.49萬人,現場救治率100%,急救中心心肺復蘇成功率達24.10%。
2023年全省院前急救質控考核結果顯示,宜興市急救運行核心指標綜合考評在全省縣級市中排名第一。
黨建合力,重癥救治攀高峰
今年5月12日晚上8點多鐘,一場緊急的ECPR(體外心肺復蘇)手術在宜興一小區的綠化帶中緊急進行,而這原本是只能在醫院手術室中進行的治療?!爱敃r病人情況緊急,呼吸心跳都已經停止。最先趕到的交警先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急救人員趕到后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持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聯系宜興市人民醫院。因為病人情況緊急,來不及趕到醫院,我們就和宜興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的醫生一起,在綠化帶進行了一次緊急的ECPR治療。從晚上8點接到電話,急救人員和手術醫生分別在8:07、8:22趕到現場,20:43置管完成,建立體外循環,轉運至人民醫院繼續治療。”
這次緊急治療的成功,得益于宜興市急救中心黨支部、宜興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黨支部、新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的一次黨建共建活動。“心跳呼吸驟停情況危急,片刻耽誤不得,怎樣聯合各方力量,第一時間搶救,是我們醫療單位都在思考的問題。經過多次協商和討論,4月19日下午,我們三個支部在新街街道梅園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了一次院前體外心肺復蘇聯合搶救演練,探索將ICU手術室搬到現場的可行性。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搶救演練就發揮了實際作用。這也是全省首例、全國第4例院外ECPR手術,前移了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陣地,填補了危重患者轉運的空白,有效縮短了搶救時間。”王驪說。
110、120、119,每當發生意外,他們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的身影。如何統籌協調,讓搶救更加有條不紊?去年6月,急救中心還承辦了衛健、公安、消防聯合開展的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演練暨110、120、119黨建共建簽約活動。4個部門18個單位上百人參與,模擬兩車相撞多人傷亡場景,進一步提升了多部門突發事件反應出警、現場破拆、檢傷分類、救治轉運應急救援能力。
技能普及,培養更多“急救員”
除了負責全市院前急救的統一指揮調度、承擔全市日常急救任務外,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也是宜興市急救中心的一項重要職能。宜興市急救中心黨支部多措并舉,以多種形式推進公眾急救技能的普及。
走進宜興市急救中心“醫路先鋒”黨員教育實境課堂, 500平方米的黨建陣地分成4個展廳、8個功能板塊,現場展示AED、負壓隔離擔架等多種急救設備,以及各種型號的人體模型數十個,可提供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術、穿脫防護服、氣管插管等多種情景演練,展示“有技術、有情懷、有擔當”的急救文化。“在這里不僅能夠接受黨性教育,還能夠學到有用的急救知識,每年有上萬人來這里參觀學習,已經被列為無錫市百個黨員教育實境課堂之一,成為宜興的黨建文化‘網紅打卡地’?!蓖躞P告訴記者。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宜興市急救中心持續打響“黨徽閃耀,我能急救”黨建品牌,連續2年承辦全市性的急救技能競賽,上百個部門、單位和企業上千人參加了競賽和培訓?!拔覀兿M块_展一輪技能競賽,選手們可以聆聽一場實境教育、學習一項救命本領,進而淬煉一群急救尖兵、打造一個先鋒基地?!蓖躞P表示。
不僅要把人請進來,更要走出去。宜興市急救中心積極推進學校、企業、機關等多部門黨建共建活動,將黨建共建與急救培訓結合,多維度形成合力來推動全民急救培訓。目前,急救中心已經先后與宜興市人民法院、宜興市公安局實訓大隊,以及多個街道、學校等30余家單位開展黨建共建培訓活動,將急救知識送到老百姓身邊,以此引導社會大眾學習急救理念,掌握急救技能,傳遞生命大愛。幾年下來,宜興市已有近4萬人學會了救命本領,成為非在編的“急救員”。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肖雷 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