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重慶全市教育大會放出重磅消息:重慶教育發展總體水平進入西部第一方陣,位于全國中上行列!
更重要的是,重慶教育已按下加速發展鍵,目標是2035年建成教育強市,教育現代化總體實現。
重慶未來十年的教育,還會更牛。
01
重慶基礎教育的牛是眾所周知的。
小學教育上,重慶有著名的“五朵金花”,“人和街小學、巴蜀小學、人民小學、樹人小學、謝家灣小學”。即使在全國小學名校中,“五朵金花”也是實力非凡,其中巴蜀小學僅次于清華附小,排名全國第二。
中學教育方面,重慶不但有主城強大的“七龍珠”,而且很多區縣中學的實力也非常不錯,如璧山中學今年高考600分以上就達300多人,偏遠的秀山中學今年清北錄取人數達到6人,銅梁中學在恢復高考后培養出了100余名清華北大學子。
重慶強實力的區縣重點中學
因此,重慶中學在最能證明實力的高考、清北錄取和競賽獎項方面成績亮眼就毫不奇怪了。
今年高考,重慶一本上線率達到36.9%,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青海和北京。而全國清北錄取排名TOP20 的學校里,重慶獨占4個,成為擁有TOP20學校數量最多的省市,甚至超過了北京。
競賽方面,2023年重慶位列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的金牌榜數量第二,有24名學子進入國集,提前拿到清北的入場券。
最重要的是,重慶教育公平化也做得很好,位于全國前列,五朵金花、七龍珠遍地開花。教育大會上還放出了最新數據:重慶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4.6%、全國第6,中小學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覆蓋率超過80%,優質高中資源覆蓋率達75%。
02
相對于強大的基礎教育,重慶的高等教育還存在一些短板。不過,這一情形正得到積極地改變。
去年8月,重慶開始全力推進與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分校建設。之后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花落釣魚嘴,而本月重慶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備忘錄正式出爐,宣布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除了聯合辦學,還將涉及新型產業聯動等多個方面。
這背后是重慶在不斷補充高等教育實力。從2014至今10年間,重慶高校數量增加了16所,成為妥妥的“高校第四城”。
重慶的高等教育,還有著明確的培養目標,那就是為自己的先進產業培養人才。
我們查閱相關數據得知,重慶目前已支持高校建設國家級科創平臺46個、市級科創平臺265個,契合全市科技創新布局占比88.7%。
全市教育大會上公布的數字是,高校專業與產業匹配度達87%,為全市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貢獻70%以上新增勞動力。
重慶太需要人才了,除了龍頭產業汽車業,還將打造空天信息產業、人形機器人等多個高精尖產業。因此,重慶在今年4月就制定了“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青年計劃”,每年真金白銀投入2.23億元。
重慶已定下目標:到2027年,4年累計促進15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
數量更多、適配度更高的高校出現,將為重慶帶來及留下更多高端人才,增強城市活力。
03
重慶定下十年后成為教育強市的目標,是有實實在在的支撐的。
重慶是最舍得在教育上花錢的城市之一。今年1-5月,重慶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051.9億元,其中花在教育上的錢有355.9億元,在重慶公共支出中排第二。
而重慶在教育投入上的全國排名,也跟重慶GDP排名成正比。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在教育上的支出1260.8億元,居全國第一。之后是北京,教育支出規模也超千億,達1170.2億元。第三名是深圳,金額為951.1億元。重慶排名第四,教育支出821.9億。
重慶的投入是立竿見影的。今天重慶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方面已經是西部地區塔尖,高等教育也在加速發展中。
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大事,重慶的教育,也是城市強有力的底牌。西部領先的教育、蓬勃崛起的先進產業、低于大多數大城市的房價,以及獨一無二的戰略地位,讓重慶成為西部地區更令人向往的大都市。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