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
提到暢銷車型,我們都不難說出各級別排名最靠前的幾款,但是名次稍微靠后的,就不一定能關注到了。
而實際上,市場上總是時不時出現一些網絡熱度不高、但銷量相當亮眼的車型。今天我們就以近兩個月的銷量為主,盤點幾款銷量有些出人意料的小爆款。
10月銷量8373輛,環比增長21.2%
和國產前就已經依靠進口車積累了一定名氣的賽那相比,豐田格瑞維亞的熱度要低一些。但在今年10月份,格瑞維亞銷量首破8千,達到8373輛,對比9月份環比大漲了21.2%。而賽那在當月的銷量,僅僅比格瑞維亞多了1輛,兩款車力壓騰勢D9、別克GL8,雙雙成為當月銷量最高的中大型MPV。
上市一年多之后迎來拐點,那么格瑞維亞銷量增長的原因很明顯,就是得益于今年4月份的改款。把價格門檻從2023款的30.98萬下調到29.98萬,與此同時還伴有終端層面的優惠。
目前格瑞維亞的優惠力度超過3萬元,實際起售價已經只有26萬出頭,對比格瑞維亞剛上市時35.58萬的起售價,門檻可以說大降了近10萬元。舒適版和豪華版,裸車價都落到了30萬元內。
當然,裸車價不到30萬元的版本,用的是塑料方向盤、手動座椅,沒有語音識別、無線充電和座椅加熱。但也已經有了L2級駕駛輔助,全景天窗。優惠后30萬出頭的尊貴PLUS版,就能把配置短板基本補齊,考慮到這款車的混動系統、尺寸、空間等綜合產品力,格瑞維亞當下的性價比確實頗具吸引力了。
賽那的情況和格瑞維亞相似,也在4月份進行改款,價格門檻同樣降到了29.98萬,但賽那的優惠力度卻不及格瑞維亞,大約有2萬多的終端優惠。配置相當的情況下,價格要比格瑞維亞貴1萬元左右。
格瑞維亞和賽那在30萬元以內的版本,確實存在配置短板,但來到30萬出頭,配置就已經比較全面,智駕輔助、車機系統相比老款都有升級,落地價也基本和騰勢D9入門版持平。再加上全系混動系統,油耗成本不算高,對于家用來說,確實算得上當下綜合產品力比較突出的選擇。
奇瑞風云T9
10月銷量8551輛,環比增長12.9%
提到風云T9,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很多小伙伴甚至可能說不上它是什么品牌,而這款車近幾個月銷量持續攀升,10月份銷量達到了8551輛,成為奇瑞品牌僅次于瑞虎8和艾瑞澤8的主力車型,這就不得不讓人關注了。
簡言之,風云T9是一臺軸距2770mm、車長接近4米8的中型PHEV混動SUV。摒棄了奇瑞早期的3DHT多檔位路線,改為和比亞迪DM-i相似的單檔混動系統,成本和油耗都有所降低,算得上宋PLUS DM-i的直接競品。
這款車在今年5月份上市,指導價12.99到18.99萬,和同價位的其它A+級混動SUV不同的是,風云T9有5座和7座兩個版本,雖然第三排空間相當局促,但勝在多了多人乘坐應急的能力,是它突出重圍的一個亮點。
除了起步門檻比最新的宋PLUS DM-i略低外,風云T9起步的純電續航就達到120公里,宋PLUS DM-i的112公里版本起步價要14.58萬。另外風云T9的超長續航版本,純電續航達到了210公里,是20萬元內為數不多達到200公里以上的插混SUV,這些都是風云T9在一眾競品內,實現銷量突破的原因。
功能配置方面,風云T9從14.29萬的舒適型配置就比較全面,主銷價位并不比宋PLUS DM-i低多少。但稍大的尺寸、可選7座的配置,以及比較新潮的外觀和內飾設計,給了我們一個差異化的新選擇。它的綜合產品力和性價比,值得考慮。
哈弗猛龍
10月銷量9064輛,環比增長25.7%
和風云T9相比,哈弗猛龍上市后的熱度明顯較高,方盒子外觀,加上長城汽車獨創的Hi4低成本四驅,都是這款車的賣點。但賣點沒能成功轉化成銷量,去年10月份上市后不溫不火,月銷始終徘徊在3、4千輛。
僅僅半年之后,哈弗猛龍就在今年4月份進行了年度改款,價格方面除了新增19.28萬的穿越版外,其余三個版本的價格都沒變化,依然是16.58到18.38萬。此外配置方面的變化也不大,主要是穿越版提供了高速智駕領航的選裝,同時全系新增了可支持華為HiCar的手機映射,中高配又增加了前排的座椅通風和記憶。
不過,作為一臺方盒子SUV,新款猛龍在越野相關的參數上有了全面提升,例如最小離地間隙抬高21mm,涉水深度提升20mm,接近角、離去角也都有優化。這一系列調整,可謂直擊潛在用戶的痛點。
改款之后,猛龍的銷量沒有明顯提升,直到今年7月份開始首次突破5千輛,之后又持續增長,直到最近的10月份,銷量達到了9064輛,至此算是真正走出低迷,成了一個小爆款。
對于喜歡方盒子造型、但并沒有重度越野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哈弗猛龍這種基于承載式車身、采用混動四驅的車型,能更好地兼顧造型、越野和日常城市駕駛的油耗和舒適性。經過改款后的猛龍,解決了老款的一些痛點,其它空間、配置、動力、續航等方面,都比較全面,是一臺20萬元內比較優秀的方盒子SUV。
AION V霸王龍
10月銷量7110輛,環比增長24.2%
埃安品牌旗下的AION S和AION Y,都是爆款純電車型,但同樣上市很早的AION V,卻同品牌不同命。熱度非常低,2020年上市后,月銷量始終在1-2千輛左右。但今年7月份進行換代的AION V霸王龍,銷量大幅提升,10月份已經突破了7千輛。
和老款相比,AIOV V霸王龍的尺寸全面縮小了半圈,價格門檻也大幅下調,從老款AION V的15.99萬下探至12.98萬。與此同時,AION V霸王龍的動力參數有所下調,后懸架結構也從多連桿降級成了扭力梁,本質上已經算是全新車型。
AION V霸王龍的價格門檻不算低,但起步的工況續航就達到520公里,且650公里續航版本的價格控制在了15萬元內,同尺寸、同等續航對比,它的價格定位是有優勢的。
不過這款車最大的賣點,還是車內的乘坐空間,尤其是后排,已經大到讓人難以理解的程度。A級SUV的體格,卻實現了不亞于B級SUV的空間,遠超宋PLUS EV、銀河E5等同價位的車型。
由此可以看出,AION S和AION Y的熱銷雖然離不開網約車市場,但在空間營造方面,埃安品牌確實是有獨到之處的。
AION V霸王龍在造型設計上有所突破,同時內飾的質感、氛圍也比較到位,這些能幫它吸引到足夠多的潛在客戶。而在空間和舒適性方面,這款車確實有著跨級別的優勢,預算15萬內、想買一臺尺寸不太大、但空間寬裕的純電SUV,AION V霸王龍就是一個繞不開的選擇。
阿維塔07
10月份銷量5636輛
作為一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上市近兩年時間里不算成功,阿維塔11、12兩款車型月均銷量都只有1-2千輛。而9月底上市的第三款車型,也就是同時推出純電和增程版的阿維塔07,銷量終于有了突破,10月份銷量就超過了5600輛。
從銷量比例來講,阿維塔07增程版占了八成左右,是絕對主力,所以這款車型的成功,很大程度肯定要歸因于增程動力。且同配置下增程版只比純電版便宜1萬元,這說明即便價格相近,很多消費者確實要更傾向于沒有里程焦慮的增程版本。
21.99萬的價格門檻不算低,但常用配置從入門版就基本配齊,另外從次低配開始,就配上了華為最新的ADS 3.0乾崑智駕,門檻要比鴻蒙智行旗下的車型還更低。
設計和做工用料上,阿維塔07依然堅持豪華車的標準,不過整體造型相比此前的阿維塔11、12有所收斂。運動、個性的風格延續下來,但不至于太過另類,讓它有了相對更大的受眾群體。
如果喜歡阿維塔07這種設計風格的話,那么基本上這款車就沒有其它大的缺點了。配置豐富、內飾豪華、功能全面,同時還有華為車機和華為智駕的加持,還提供增程、純電兩套動力,而能把這幾個要素都集齊,在20-25萬價位還是比較稀缺的。
以上就是近期市場上比較火的幾款車型,大家看完是否有自己心儀的產品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