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旅游度假區,是集自然風光、娛樂設施、美食體驗和住宿服務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地方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的重要載體。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日前對外發布江蘇省旅游度假區發展情況,統計顯示,我省現有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61家,其中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0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翻看江蘇61家旅游度假區地理位置,整體格局呈現“環核式”分布模式及“大分散、小集聚”布局形態。“環核式”模式受中心城市區位特征影響明顯,形成了“蘇錫常集聚區”和“寧鎮揚集聚區”兩個集聚區,兩大集聚區外的旅游度假區在長江以北地區形成多個組團,共同構成江蘇省旅游度假區“大分散、小集聚”的布局形態。
據悉,江蘇旅游度假區分布具有顯著的水域資源指向性。全省旅游度假區中95%的度假區跟“江河湖海”有關,其中帶“湖”字的有20家,帶“泉”字的有5家。全省范圍內,依托湖泊資源打造的度假區數量占80%。沿海地區均分布有海濱型旅游度假區。總體上看,全省旅游度假區中河湖型占比59.6%,溫泉型41.9%,森林型24.2%,海濱型8.1%。
近年來,江蘇省旅游度假區保持了高質量發展態勢——
度假區投資建設持續加強。2023年,全省度假區共完成旅游項目建設投資424.94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2.34億元。完成旅游基礎設施投入127.28億元,旅游項目投入297.66億元,分別較2022年增加7.46億元、4.88億元。當年完成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項目數達162個。每平方公里旅游投入達10.30億元,比2022年遞增4.36%。
度假區旅游效益穩步提升。2023年,全省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2.19億人天(1.70億人次),同比遞增26.59%,其中接待過夜游客2307.37萬人次。全省度假區共有旅游經營單位2948家,2023年營業收入總額達424.44億元,同比遞增59.56%。旅游經營收入超過10億元的度假區達16家實現稅收收入168.92億元,共擁有從業人員23.88萬人。
江蘇省文旅廳資源開發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江蘇將實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閑工程,推動度假區品牌形成更加鮮明、產品特色更加彰顯、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度假環境更加優美,確保我省度假區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給游客更好的旅游度假體驗。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