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出來了,388萬。
比2024年少了整整50萬人,降幅12.9%。
這屆年輕人想明白了,學歷是真沒用了。
不關你是大專本科,還是碩士博士,想找工作都不容易。
畢了業反正還是要失業,還費那個勁干啥,考研還有個鳥用?
證明自己會做題嗎?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直到2024年,這十年時間,考研報名人數是持續增多的,每年都新增幾十萬,連續創新高。
這和就業環境變差是有關系的。
于是,考研成了不少人的無奈選擇。一邊拖延就業,一邊提升學歷,增加競爭力。
但考研人數越多,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越低。考到后來,學歷的天花板越來越明顯,大家也意識到,讀書改變命運,越來越像個笑話了。
于是,從去年開始,考研人數首次減少,今年繼續減少。
可以說,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
由于整體就業情況都不好,高學歷的性價比也變得越來越低。
你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想想就知道,要降本增效,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高學歷的人,在學校也沒學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給公司帶來的邊際收益并不明顯,還要付更高的工資,那肯定不想要。
學生們想明白了,花很大力氣考出來,多讀個幾年,成本倒是花了不少,畢業找個工作都費勁,不用說高工資了。
一部分年輕人躺平了,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換了個賽道卷——考公。
2025年國考報名人數繼續增加,飆升到342萬,同比增長12.6%,創下歷史新高。
為什么考研人數減少了,而國考卻持續爆火?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都想要鐵飯碗。
之前很長時間內,國考報名人數一直比較穩定,每年100萬到200萬。
直到2022年,這個數字開始瘋漲,從210萬一路飆升到今年的342萬。
與此同時,城鎮青年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
2024年10月,16-24歲的勞動力失業率雖然從上個月的17.6%降到了17.1%,但這“下降”有點尷尬,年輕人的就業壓力并沒有實質性緩解。
就業這么難,還是考公吧,上了岸就有安全感。有這種想法的人越來越多。
原本還有人把考研和考公,都叫做上岸。
現在這兩者已經有很大區別了。
考研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畢業后還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而考公一旦上岸,相對還是有優勢的。
會有個什么結果?
考公難度直線上升。
體制內的日子本身也不好過,崗位不容易擴張,而往這個賽道擠的人卻越來越多,競爭肯定更激烈啊。
考研大軍轉向考公賽道,不過是從一個獨木橋來到了另一個獨木橋。
年輕人,沒有退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