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手握幾十萬兵馬的國民黨將軍到新中國成立后為我國的水利事業(yè)奉獻一生,他的人生經歷了許多重大轉折點。
傅作義率部起義后,原本想捐出自己的全部家產,但我黨只接收了一小部分,北平的房產原封不動的還給了他。
但到傅作義離世時,他價值百萬的家產卻不翼而飛,家庭成員的生活極其清貧。
毛主席得知此消息后親自批示:給傅作義家每月追加100元生活費!那么,傅作義的百萬家產到底去了哪里呢?
傳奇將領
傅作義于1895年出生于山西省榮河縣,家里世代都是農民,到了他父親這一代。
憑借一股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僅擴充了家里的田地,還做起了河工生意,后來,又開始嘗試做些小買賣,利潤越滾越大。
世人都知道山西的特產是煤,有了資本后,他又將所有的錢都用來買煤到外販賣。
最鼎盛的時候,傅家的煤賣到了位于河北邯鄲的慈禧行宮。
有錢之后,這位父親就想讓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傅作義六歲時上私塾,文章寫的非常好。
但就是在數學方面的成績一塌糊涂,可他這個人很要強,有人嘲笑他數學差是腦子笨。
于是他便發(fā)奮學習數學,僅用了很短時間,就從一個數學差生變?yōu)榱巳苾?yōu)等生。
可傅作義最喜歡的并不是學習那些固定的科目,而是愛好研讀孫子兵法,他認為,在這亂世之中做一個領兵打仗的將軍,方能報效國家。
當時,清政府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清朝統(tǒng)治,所以在全國各地開辦了很多的陸軍新式小學,旨在為清政府培養(yǎng)軍事方面的人。
1910年,傅作義看到太原陸軍小學正在招生,于是他便棄文從武。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清政府派兵四處鎮(zhèn)壓,但無濟于事,喪鐘已經敲響,清朝統(tǒng)治者是時候退出歷史舞臺了。
傅作義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不顧旁人的勸阻,毅然剪掉了辮子,并加入了同盟會的少年軍。
打了幾仗后,就成了學生軍的排長,雖然年紀輕輕,但他打起仗來悍不畏死,永遠都沖在第一個,這讓上級對其非常賞識。
于是便推薦他到北京清河第一陸軍中學學習,在這里學習期間,傅作義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之后又到當時大名鼎鼎的保定軍校學習。
這所軍校出來的學生含金量是極高的,在當時的中國,也只有黃埔軍校能和保定軍校媲美。
1918年,傅作義加入了由閻錫山所領導的晉綏軍,從基層軍官干起,幾年的時間里被連連提拔,在軍閥混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
31歲那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統(tǒng)領一個師的兵力,可以說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在河北涿州駐守期間,張作霖的東北軍包圍了這座孤城,傅作義孤守待援,并沒有放棄與東北軍的作戰(zhàn)。
雖然東北軍幾倍兵力于傅作義部,但在短短幾日時間,傅作義親上城頭帶領部隊打退了東北軍幾次大規(guī)模進攻。
張作霖眼看死傷慘重,于是就命令部隊停止攻擊,想困死在城中的傅作義。
東北軍的實力在當時的諸多軍閥中是相當強悍的,所以傅作義呼叫的援軍遲遲不敢前來。
看著士兵們正在餓死,病死,傅作義非常不忍,便去找張學良談判。
最終,涿州城破,張作霖父子二人都認為傅作義是一個難得的將才,許諾他以高官厚祿。
但傅作義堅決不受,他投降只是為了保全士兵們,無奈張學良只能將其軟禁在河北保定,想要以這種方式讓傅作義變心,但最終傅作義還是逃出了保定。
戰(zhàn)功赫赫
北伐戰(zhàn)爭結束后,傅作義的職位又得到了提升,他帶領的軍隊是當時國民政府戰(zhàn)斗序列中最能打硬仗的部隊之一。
但北伐戰(zhàn)爭的結束并不代表著中國內戰(zhàn)的結束,很快蔣介石將屠刀砍向了我黨所領導的紅軍部隊。
以及國民黨軍中讓他感到忌憚的諸侯,就比如說閻錫山和白崇禧等人。
那時的傅作義一腔熱血已經被澆滅,尤其在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他心中抵御外辱的念頭更加強烈了。
可蔣介石給他的命令是率領晉綏軍第35軍繼續(xù)圍剿紅軍,傅作義實在忍受不了了,便聯(lián)合29軍軍長宋哲元等人向蔣介石聯(lián)名上書。
其實,這也是一種無聲的威懾,最終,傅作義如愿以償的率部來到了長城抗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
但日軍的武器裝備非常強悍,且戰(zhàn)斗力不俗,中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在1933年白河村戰(zhàn)斗中,傅作義已經找到了戰(zhàn)機,可蔣介石卻親發(fā)電報要求傅作義撤退。
理由是目前國民政府正在與日軍談判,挑起一場大戰(zhàn)會導致談判破裂。
作為愛國將軍的傅作義非常的憤怒,可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他不得不向后撤離,很快日軍占領了陣地。
后來,傅作義又指揮了長城抗戰(zhàn)中的懷柔戰(zhàn)役,這一戰(zhàn)保全了北平,打破了日軍的陰謀。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傅作義隸屬于第二戰(zhàn)區(qū),打了很多的硬仗,并立下了不少的戰(zhàn)功。
由我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打下的平型關大捷舉世聞名,但在平型關大捷的背后,還有傅作義的一份功勞。
1938年9月25日,八路軍在正面戰(zhàn)場與敵作戰(zhàn),日軍派了5000余人的聯(lián)軍朝主陣地進發(fā),意圖增援。
傅作義果斷出擊,牽制了日軍,使是正面戰(zhàn)場上的壓力得以緩解,平型關一戰(zhàn)打出了中國人抗擊侵略者的信心,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隊的厲害。
忻口作戰(zhàn)中,中國軍隊起初付出了很大的傷亡,傅作義的部隊上來后立刻就扭轉了敗局。
隨后他提出了直接突襲日軍指揮部的作戰(zhàn)計劃,但因為日軍用聲東擊西的作戰(zhàn)方法打下了娘子關,忻口已經失去了戰(zhàn)略意義,中國軍隊不得不撤退。
在這一戰(zhàn)中,傅作義率軍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數字,令參加此戰(zhàn)的日軍感到膽寒。
總而言之,抗日戰(zhàn)爭中的傅作義是一員悍將,之后還得到了蔣介石親自授予的青天白日勛章。
傅作義的轉變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隨即挑起內戰(zhàn),可傅作義不愿意再打下去了,于是便提出了辭職。
但蔣介石正是用人之際,不可能放傅作義離開,無可奈何之下,傅作義只能率部與解放軍作戰(zhàn)。
1947年底,國民黨能打硬仗的將領已經不多了,蔣介石覺得傅作義是個老實人,便委以重任。
那時的他是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總攬華北五省的軍政大權,可以說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但即便掌握著五省的人力與財力,國民黨軍還是連連敗退,無奈傅作義故技重施,想突襲位于西柏坡的黨中央。
我黨情報人員獲悉此計劃后,毛主席立刻在報紙上發(fā)布文章揭露了這個陰謀,使得傅作義的計劃破產。
此時讓傅作義更沒有想到的是,他一個五省封疆大吏,其女兒竟然是早已是我黨的地下黨員。
此后傅冬菊曾多次向父親傳達了我黨的精神,并勸父親和平起義,可傅作義認為起義就是背叛國民政府,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最后連連敗退的國民黨軍被逼到了北平城中,幾十萬殘兵敗將在城中準備做殊死一搏。
我黨一批又一批的情報人員向傅作義傳達黨中央愿意和他談判的意愿,勸他為了民族大義,不要再愚忠于蔣介石了。
最終,傅作義這位國民黨悍將和平起義,城中的25萬國民黨軍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北平的和平解放對全國的解放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傅作義功不可沒。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問傅作義想要干什么,對方表示想去老家治理水利。
但毛主席覺得,既然傅作義想治理水利,不如當新中國的第一任水利部長。
此后在部長的位置上,傅作義兢兢業(yè)業(yè),很少在辦公室待著,更多的時候,著急等批示文件的工作人員只能到基層水利工地尋找傅作義的身影。
想當初傅作義起義時捐出了所有的家產,但黨中央只收了很少的一部分,北平的房產如數歸還。
但傅作義一直在告誡家人,這些房產以后還要還給國家,1972年,當了20多年水利部長的傅作義去世了,去世之前,他要求將所有的遺產捐給國家。
之后導致他的妻子只能靠每個月48元的補助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但家人毫無怨言。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感慨萬千,親自批示,給傅作義一家每個月追加發(fā)放100元的生活費。
縱觀傅作義的一生,雖然走過些彎路,但他不失為是一位傳奇的愛國將領。
尤其在他當水利部長期間,為新中國的水利事業(yè)做出了很多不可磨滅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