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巡視南京周圍陣地,部署首都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開始。軍事委員會組成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唐生智,副司令長官羅卓英、劉興;轄第二軍團,第六十六、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四、七十八、八十三各軍及教導總隊、憲兵部隊、江寧要塞部隊、炮兵部隊等,約15個師。作戰地點為南京東南正面陣地(江寧鎮、牛首山、淳化鎮、湯山、龍潭之線)和南京復廓陣地(雨花臺、紫金山、烏龍山、幕府山及南京城垣)。第一線、第二線兵團已占領陣地完畢,努力趕筑工事。
12月5日
毛主席對《大公報》記者發表談話,指出:“目前抗戰,雖遇挫折,但在此挫折中,吾人已獲得偉大教訓。全國久已普遍認識致敗之弱點。今后極應實施戰略的反攻,改革軍隊素質,提高政治自覺性,進行獨立自主的運動戰以殲滅敵人。敵在華北僅20萬,愈深入后方愈空虛,予吾人殲滅之機會正多。”并稱,“此次抗戰為革命戰爭,吾人誓死抗戰到底,加強鞏固全國團結,以爭取民族解放最后勝利”。
汪精衛在漢口對海通社代表發表談話稱,“中日之間現在戰爭已經開始,中國只有繼續戰爭,以覓取勝利,或至于敗亡”。“但若日本真愿意要求和平,提出可接受條件,則中國亦可予以考慮從事停戰”。
日軍到達南京外圍陣地。我軍在句容與日軍接觸。土橋鎮、牧馬場等地發現日軍。湖熟鎮方面,日軍騎兵與我前進部隊有接觸。索墅鎮及祿口鎮亦有日軍騎兵出沒。日機10余架,輪流轟炸南京大校場及明故宮機場。
國立武漢大學停課,準備遷校四川樂山;該校珞珈山校址移作我國抗戰最高統帥部之用。
內政部制定遷移婦孺辦法,規定在抗戰時期,沿海、沿江、沿鐵路、公路接近戰區地域,重要城市或鄰近要塞易受敵機空襲地帶之居民,所有婦孺,應一律遷移疏散至鄉村。
偽上海大道市政府在浦東警察局舊址成立;漢奸蘇錫文任偽市長。
12月6日
蔣介石電李宗仁、閻錫山及韓復榘稱:“南京決守城抗戰,圖挽戰局;一月以后,國際形勢必大變;中國當可轉危為安。”按:蔣介石所指“一月以后,國際形勢必大變”,即指楊杰來電所稱“蘇聯最高蘇維埃將在一個半月以后開會,屆時可能會改變態度,立即出兵”。
國民政府遷渝后,舉行首次擴大紀念周,中央及地方各機關長官并各學校校長等500余人出席;紀念周由林森主席主持。
國民黨中央黨部遷渝后,本日上午舉行執、監委會常務委員聯席會議,決議通告各級黨部及各機關,即日起在重慶開始辦公。
國民政府明令褒揚為抗戰捐軀殉國的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四五師師長劉家麒,第一九六旅旅長姜玉貞,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廷珍。郝夢齡追贈陸軍上將,劉家麒、姜玉貞、鄭廷珍各追贈陸軍中將。
日機整日轟炸南京,淳化鎮被炸為一片瓦礫。日機炸紹興、杭州、廣州等地。
12月7日
蔣介石于凌晨飛離南京,移駐廬山。
進攻南京日軍突入湯水鎮我軍第一線陣地,傍晚我軍撤至第二線,固守湯山及湯水鎮。龍潭、拜經臺、保國山之線,亦到處發現日軍,與我第四十一師發生混戰。淳化鎮日軍以步、炮、飛機協同向我陣地猛攻,我部隊傷亡甚大。秣陵關日軍分兩路向我進攻,已進至杜橋、楊山之線。日機八次轟炸我守軍陣地。
德駐日大使狄克遜將德國調停中日和談備忘錄面交日外相廣田弘毅,廣田認為情況已變,日本要求比以前更苛刻。
英國外相艾登聲明,中英條約仍當繼續有效,絕不能因中日爭端有所變動;如欲修改該條約,只能由中英兩國直接談判。
12月8日
湯水鎮、湯山、棲霞山、淳化鎮、秣陵關、牛首山均失守;右側我軍退至板橋鎮。我軍東南正面陣地已失,退守復廓陣地。
日駐上海總領事致上海領事團備忘錄,警告南京外僑立即離城。日本大使館聲明,日軍不負南京國際安全區之安全責任。
南京國際安全區開始懸掛特殊標志旗幟,首都衛戍司令部隊離開安全區。國際安全區委員會已接受區內各處公共建筑,現進入安全區人民已達八萬,將由紅十字會設粥廠供應難民。
天主教南京區主教于斌在比利時魯文城,散發名為《關于遠東戰事,敬向全世界善良虔信人士發出呼吁》之小冊子。
12月9日
日軍向南京東南郊攻擊,占領高橋門、七饔橋及中和橋,于拂曉進至光華門外,將大校場、通光營房占領;隨后攻破光華門,小部日軍突入城內。牛首山方面日軍進占大勝關,我軍退守雙澗鎮至宋家凹一線。日軍圍攻棲霞山,我軍將日軍擊退;雙方傷亡達4000余人。日機六七十架在南京城內反復轟炸,投彈數百枚。
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以飛機投下致唐生智之最后通牒,勸唐生智投降,限10日中午答復;并稱“否則一切戰爭之恐怖,均將見于南京”。
外交部發言人對海通社代表聲明:蔣介石無論現在或將來,均無放棄領導全國責任之意。
蕪湖失陷,該專區專員與縣長事前棄城逃走。日軍進蕪湖城后,在江邊屠殺市民2000余人。
晚,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下達第三十六號命令:“各部隊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地。”晚9時,南郊將軍山陣地守軍擊退日軍多次進攻。
12月10日
日軍向南京雨花臺、通濟門、光華門及紫金山同時展開攻擊。進攻通濟門和光華門日軍被我軍擊退,我軍失去雨花臺陣地前要點三數處,紫金山第三峰失守。日本大本營宣布,進攻南京司令官為天皇姻親朝香宮鳩彥親王中將。
日軍在進攻南京途中進行瘋狂野蠻大屠殺。東京《日日新聞》刊載隨軍記者報導《紫金山》一文,稱日軍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片桐部隊所屬向井敏明與野田巖兩少尉,在無錫約定砍殺中國人100名比賽。是日,兩人在紫金山相見,野田殺105人,向井殺106人;因不能確定誰先到100之數,兩人決定不分勝負,重新再賭殺滿150名中國人比賽。
日本舉行五相會議,近衛首相、廣田外相、賀屋藏相、米內海相、杉山陸相均出席。會議決定日軍侵占南京,逼中國簽訂城下之盟。
漢口《大公報》發表社論《置之死地而后生》稱,“全國同胞!日本現在確切要把中國置之死地了,我們除非愿作朝鮮,就必須死里求生……。大家都要和南京守城將士一樣堅決,一樣勇敢!獨立的中國只有死里求生的一條路了”。
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對《法蘭克福報》特約通訊員發表談話稱,關于目前議和之說,乃純粹決定于日方之事。
蔣介石電告楊杰,蘇聯運華第一艘船在香港起貨,并囑向蘇加購雙翼驅逐機等項武器。
12月11日
蔣介石兩次電南京守軍,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
日軍以主力繼續向紫金山、雨花臺攻擊。日軍攻陷紫金山后,即向和平門、太平門及中山門進犯,并由紫金山發炮轟擊城內。雨花臺我軍右翼陣地為日軍突破,中華門城門亦為日軍炮火轟毀。一部日軍攻占楊坊山及銀孔山;一部日軍由大勝關渡江至江心洲,向我第七十四軍攻擊。
行政院通令所各屬機關,今后星期日及例假,仍須照常辦公,并應延長辦公時間。
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在廣德犧牲殉國的第一四五師饒國華師長。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張群,在漢口對海通社代表發表談話稱,即使南京失陷,中國政府亦決心繼續抗戰;中國能夠支持數年之戰爭。在回答中國人民是否將武裝從事游擊戰問題時,張氏答稱:“此即最近第八路軍總指揮所提議者,即使實行武裝民眾,亦必出以嚴格限制之辦法。”
日本內閣會議批準五相會議的決定,其要旨為:一、不承認蔣介石政府;二、進行擴大戰事;三、輔助“新中國”建立。
12月12日
南京日軍攻占雨花臺主陣地及紫金山第一峰據點,并攻進中華門。中山門城垣被日軍炮火擊毀數處。我城外守軍退入城內,秩序異常混亂。日軍在水西門攻擊入城。下午5時,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召集各高級將領會議,決定按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命令撤退,大部突圍,一部渡江。各部隊于當晚11時開始突圍。
日機轟炸南京,并對蕪湖英炮艦“蜜蜂號”、“瓢蟲號”及商輪“瑞和號”投彈。
日本親善專使石井對《星期日泰晤士報》訪員談話稱,列強若能長此維持嚴格之中立態度,日本擬繼續尊重列強在華之權益,以海關稅收抵付外債,上海租界工部局權力所依據之地皮章程,仍將受日本尊重。
12月13日
日軍攻陷南京。
上午,日軍第六師團、第一一四師團從中華門首先入城,第九師團攻入光華門,第十六師團攻入中山門、和平門。下午2時,日海軍第十一支隊溯江抵達下關江面。下午4時,國崎支隊沿長江北岸攻至浦口。
同日,日軍各師團按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發布《攻占南京要領》規定,分別竄至各區,進行“掃蕩”,開始進行瘋狂野蠻的南京大屠殺。
當日,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今朝吾師團長下令,將南京俘虜守軍1.5萬人,在太平門、仙鶴門等地進行集體屠殺。在南京城內,中山碼頭、下關火車站等處,日軍對聚集江邊的難民進行瘋狂射擊,槍殺我無辜同胞達數萬人。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為南京淪陷發表通電,重申繼續抗戰決心,謂我軍“退出南京,絕不致影響我政府始終一貫抵抗日本侵略原定之國策,其惟一意義,實只加強全國一致繼續抗戰之決心”。
日本大本營與日本內閣舉行聯席會議,作出關于同中國正式開始和平談判的決定。
12月14日
蔣介石自江西星子抵武昌;軍事委員會遷至武昌珞珈山武漢大學內辦公。
首都警衛軍副司令蕭山令少將,12日奉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之命,兼任首都警察廳長暨南京市長,率憲兵兩團掩護我大部隊由城內撤出。蕭山令率部在南京城內與日軍反復沖殺,血戰竟日,最后兵敗,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蕭山令為陸軍中將。
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設議政、行政、司法三委員會。漢奸湯爾和為偽立法委員會委員長,漢奸王克敏、齊燮元、朱琛、王揖唐、董康、江朝宗、高凌霨為偽行政委員會委員,王克敏為委員長;漢奸董康為偽司法委員會委員長。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采用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國旗”。王克敏與日本密約,偽政府行政、經濟、軍事、教育等大權均由日人控制;日本派出由平生劍三郎率領的顧問團任偽政府最高顧問團;偽政府一切行政事務,均需要事先征得該顧問團同意方得施行。偽政府成立后,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平、津及河北各偽維持會均解散,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各省偽組織均屬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日軍渡過長江北岸,占浦口、浦鎮、江浦、揚州。
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移駐南京。
日本在上海實施新聞檢查,上海《大公報》、《申報》停刊。
日本舉行內閣及大本營聯席會議,由近衛首相主持。出席會議的有多田駿參謀次長,有賀軍令部次長,杉山元陸相,廣田弘毅外相,米內光政海相,末次內相,賀屋藏相,決定提出加重對華新條件。
12月15日
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我徒手軍民萬余人,其中押往海軍魚雷營用機槍集體掃射9000余人;在挹江門外姜家園南首用機槍射殺或縱火燒斃居民300余人。在司法院難民所內外軍民2000余人,被日軍押至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并對已死或受傷者復用木柴、汽油焚燒。
12月16日
行政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為南京淪陷發表告全國國民書,稱:“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后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大都市,而實寄于全國之鄉村和廣大強固之民心。”
日軍從南京安全區搜捕數萬人綁赴煤炭港槍殺,將尸體拋入江中。同日,中山北路華僑招待所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往下關中山碼頭槍殺。
日軍南京碇泊場司令部少佐部員太田壽男供稱,是日到18日奉命處理尸體。太田壽男直接處理的尸體有1.9萬具,經安達少佐處理的尸體有8.1萬具;估計其他部隊投入江中尸體有五萬具;總數為15萬具。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延長對華戰爭,并承認北平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12月17日
蔣介石在武昌召集軍政首長談話,謂南京失守,日軍此后深入內地,其困難將更多。蔣氏勉眾首長今后要多負責任,準備過艱苦生活。同日,蔣介石籌定在日軍占領區域,發動游擊戰,使日軍進退維谷,疲于奔命。
全國抗日大同盟成立,在漢口設立總部。
南京日軍昨日在街頭強奸數百名尋找避難所的婦女,旋又進入安全區帶走100余名婦女進行強奸。至是日,南京安全區1000名左右的婦女遭日軍強奸,其中一名婦女被輪奸37次,另一名孕婦對日軍進行反抗,被日軍刺死。
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及日本中國海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分別由中山門與下關舉行侵占南京入城式。日天皇發布詔書表示“欣悅”。
國際委員會致日本使館公函稱:“受敝處指揮的紅十字會,在難民區收拾尸體時,卡車或被劫去……昨晚更有紅十字會的工役14人被綁。難民區內的警察屢遭干涉。昨天駐在司法院內的警察50人被綁去,當時據(日)軍官云,‘拖去槍斃’;午后又有志愿警察46人被捕去……奸淫擄掠種種暴行的報告,如雪片飛來……若干難民住宅,一夜遭日本兵闖入五次,或劫掠財物,或凌辱婦女。”
日本中國海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對外國記者團發表談話稱,日軍雖已占領南京,但日本帝國決不滿意今日之成功,因距總局的前途尚遠。日軍基于帝國之總意,希望到達徹底的目的。
12月18日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南昌主持軍事會報會,決定封鎖馬當要塞。
日軍將南京城郊難民及俘虜5.7萬余人驅至下關草鞋峽,用機槍掃射,將尸體澆煤油焚燒。日軍在下關南通路以北,將被俘軍人及難民約300余人,集合至該處麥田中用機槍掃射,無一人幸免。在城內大方巷難民區,日軍將青年單輝亭等4000余人押至下關,用機槍掃射,無一人生還。
日本海軍部宣布,日機已在中國中部各城市投炸彈900余噸。
日本華中方面司令官松井石根集合師團長訓話稱,日軍在南京暴行,使日皇顏面掃地。
12月19日
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遷至重慶;職員及書籍200余箱同時抵達重慶。
日軍由吳興、崇德及滬杭路與錢塘江四路進犯杭州;主力集中于滬杭路及錢塘江兩路。吳興日軍一部向德清進犯,一部圖襲取新市,與崇德、石門灣日軍聯合犯塘棲。日軍第九、第一〇一師團由青山市向我退守杭州附近劉建緒部進攻。
世界紅十字會救濟專員自南通、如皋、泰興、寶應、靖江等處發函上報,蘇州、常州、鎮江一帶戰區難民聚集于江北各縣者不下百余萬。
12月20日
上午,在南京下關龍江橋口,日軍將被俘中國軍民500余人綁扎后以機槍射殺,并縱火焚燒尸體,凡尚有氣息者,更以刺刀刺死。
日軍是日起在南京城內實行有計劃的縱火暴行,市中心區太平路火焰遍布,至夜未熄,所有消防設備悉遭劫掠;市民有敢營救者,盡殺無赦。
12月21日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以更苛刻的條件為日中和平談判的基礎:“一、中國應放棄容共和反抗日、滿的政策,對日、滿兩國的防共政策予以協助。二、在必要地區設置非武裝地帶,并在該地區內的各個地方,設置特殊機構。三、在日、德、中三國間締結經濟合作協定。四、中國應對帝國賠款”;并稱:“如中國接受上述條件,必須表現出實行防共的誠意,并在一定限期內派遣媾和使節到日本所指定的地點進行談判。”
12月22日
南京日憲兵司令部發布布告,謂:“自12月24日起,憲兵司令部將簽發平民護照……凡各平民均須向日軍辦事處親自報到,領取護照,不得代為領取……。無護照者,一概不得居留城內。”
自是日起,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開始從事收埋尸體工作,收埋尸體人員共160人,分兩班收尸。每天收到的尸體用汽車送到望江磯、漢西門和下關掩埋。在所收埋尸體中,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和年輕婦女。
12月23日
蔣介石對德國記者談話稱,為了避免大量犧牲,今后對日作戰戰略,當著重游擊戰爭。
日本外相廣田將日本和平四條件以書面聲明形式交德駐日大使狄克遜,并作口頭說明:一、蔣介石政府必須以反共行動來表示接受這些基本條件的誠意。二、蔣介石須在規定的時期內派遣和平談判代表至日本所指定地點。三、日本希望在本年底左右獲得答復。四、當蔣介石已經聲明愿意接受這些基本條件時,希望德國不要勸告日中停戰,而建議雙方直接談判。
12月24日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處理中國事變綱要》,宣布“今后不一定期望與南京政府談判成功”;處理華北的方針,“政治的目標是建立防共、親日滿的政權,經濟的目標是建立日、滿、華不可分割的關系……。逐步擴大和加強這個政權,使它成為重建新中國的中心勢力。”
《紐約時報》駐上海記者揭露南京日軍暴行稱,“日軍入(南京)城后,恣意奸淫擄掠,實乃日本國家之國恥。美國炮艦‘巴納’橫遭擊沉,與美國軍艦、商船遭轟炸,實橋本上校直接命令所致”。
12月26日
南京日軍憲兵司令部發布的平民登記,是日開始分別在金陵大學、寧海路、上海路、金陵神學院、金大附中等處進行。日軍在金大網球場上集中3000多難民,欺騙說:“以前當過兵的或做過夫役的,都去到后面去……”有兩三百人走出了隊伍。日軍將這兩三百人押解出去予以屠殺。
南京崇善堂自是日開始掩埋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尸體,截至28日,共收集與掩埋尸體如下:崇字掩埋隊第一隊在漢西門至估衣廊,收尸124具,內男尸96具,女尸22具,兒童尸體六具,掩埋于五臺山。崇字掩埋隊第二隊在挹江門以東,收尸392具,內男尸342具,女尸38具,兒童尸體12具,掩埋于城墻根下。崇字掩埋隊第三隊在新街口以南,收尸91具,內男尸83具,女尸七具,兒童尸體一具,掩埋于五臺山。崇字掩埋隊第四隊在中華門以東,收尸404具,內男尸352具,女尸34具,兒童尸體18具,掩埋于城墻根下。總計南京崇善堂崇字掩埋隊四個隊在三日之內共掩埋尸體1011具。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