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俗稱樹掛,是由于驟然降溫,空氣中的霧氣凝結,形成乳白色的冰晶體,附著于地面的樹枝、枯草之上,既有點像霜,但比霜要重,也有點像雪,卻沒有雪的松軟。
霧凇一般發生在高緯度地區,筆者所在的山東地區也會偶然出現。霧凇是一種獨具豐韻的奇觀,銀裝素裹,玉樹瓊枝,儀態萬方,婀娜多姿,仿佛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
曾鞏任齊州(現濟南市)知州期間,也曾親歷了一場霧凇,并寫下了一首《冬夜即事》:“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門霧凇寒。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
為此,曾鞏還專門寫了一個小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于木上,旦起視之如雪,日出飄滿階庭,尤為可愛,齊人謂之霧凇。”對霧凇發生的原因,以及霧凇產生前后景象進行了記敘。
曾鞏這些關于霧凇現象的記載,應該是直接以“霧凇”命名的較早的文字記載,從中也可看出曾鞏對霧凇景觀的喜愛。為此,他還寫下另外一首專門描寫霧凇的詩《霧凇》。詩作原文如下:
園林日出靜無風,
霧凇花開樹樹同。
記得集賢深殿里,
舞人齊插玉瓏璁。
這首詩的大意是:
冬天的太陽升起,山莊園林里特別寂靜,沒有一絲絲風。
每棵樹上都掛滿了相同的霧凇,就像滿樹花開,潔白繁茂。
它們讓我想起在皇宮集賢殿上,觀賞盛大歌舞的美好時光。
眾多翩翩起舞的妙齡少女,頭上都插著潔白的玉質頭釵。
曾鞏這首《霧凇》是一首寫景寄情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點明時間,指出霧凇的形成時間是清晨日出時刻,也就是晚上還是霧,白天就幻化成了美不勝收的霧凇景觀。
接著,具體描繪霧凇的形態,布滿了每棵樹木,每棵樹木的枝條上都懸掛著潔白晶瑩的霧凇,仿佛就是盛開的花朵,讓人有如臨仙境之感。
然后,由霧凇聯想到自己在京城朝堂之上的美好時光,自己當時也是身居權利中心,也曾無限風光。
最后,以景結情,回想起自己在朝堂之上觀賞大型歌舞時的情景,舞女們頭上都插著潔白晶瑩的玉質頭釵,像極了眼前的霧凇,而自己還要繼續在外為官,不免生出淡淡的憂傷。
全詩語言淺白,通俗易懂;語氣平和,淡雅沖正;寫景逼真,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意境清幽,耐人尋味。
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霧凇這一自然景觀,再聯想到自己在京城時的光景,引發出自己遠離京城的憂傷情懷,但總體上來看,寫得比較委婉含蓄,哀而不傷,若有若無,需要讀者慢慢體會個中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