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去上班,突然被通知公司崩盤,原地解散。”12月11日,極越汽車上演極速崩盤,引發全網熱議。
三個月前還在為極越07的發布會喝彩,如今卻崩盤了。員工討薪、主播直播求職、車主組團退車……極越從新勢力的一員,瞬間變成了行業的反面教材。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01 極越崩盤:員工、車主成最大受害者
12月11日,極越CEO與全體員工開了一場為時10分鐘的視頻會議,表示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進入創業的2.0階段,管理層將全力以赴,與全體員工共渡難關。
當“原地解散”宣布之后,很多極越員工仍然不敢相信。
會議結束后,極越以一級部門為單位與員工進行溝通,HR和各部門負責人傳遞了兩種解決方案:
方案一:12月16日前自愿離職的員工,簽署協議,N+1的賠償,若有錢了下發;
方案二:留職停薪停社保公積金。
簡而言之,就是簽訂協議的,只有白紙一張,錢什么時候到賬并不知曉,留職停薪就是自費上班。
12月12日上午,極越員工擔心CEO“跑路”,直接將CEO夏一平圍堵在總部辦公室門口,要求他交出護照,“追薪”維權,不少員工都拿著手機記錄了在場畫面,有的員工甚至現場直播。
從網傳視頻及直播中獲悉,員工提出了多項核心訴求,其中包括要求公司盡快補繳今年10月和11月的社保、醫保以及公積金,并在離職當天按規定支付“N+1”賠償金等。
與此同時,極越門店的主播已從直播賣車變成了直播在線求職!有一主播在得知失業后,應網友建議,略帶哭腔地把《好運來》的背景音樂關了,轉而在線求職。
還有主播稱:“工資沒發,五險一金沒交,才上班五個月。找爸媽補了8萬從極越買了輛車。現在開了一兩個月,工作沒了,每個月還得還3000車貸。”
對于這些狀況,夏一平回應員工表示,理解大家的憤怒和擔憂,他強調,“這些問題都在解決,現在正在與大家溝通,如果我選擇逃避,就不會出現在這里。”
他還多次向員工承諾,會盡全力解決問題,并明確表示,“不管怎么樣,我一定會和大家站在一起,我不會離開,也不會逃避。”
他的表態旨在安撫員工情緒,并試圖建立對公司后續舉措的信心。
然而員工們對夏一平帶領極越走出困境的能力普遍持懷疑態度,但他們又似乎非常樂觀,因為極越有兩百度和吉利兩大巨頭股東。
據最新消息,經過30多個小時的調解協商,確定了百度和吉利會為極越員工繳納2024年11月的社保,推進其他事項的合理合法解決。
對于員工們關心的賠償問題,目前并未有明確解決方案,賠償款項尚未落實。
面對極越風波,車主們也都擔憂售后問題,他們想“組團退車”。
某車主:“看了極越好久,小米極越二選一。最終下定決心交了定金。五點剛交了,還在商量什么時候提車,晚上七點倒閉了。”
某車主:“上午提車,下午倒閉,太坑了”
對于車輛服務,極越也表示,公司只是進行經營調整,車輛相關的服務不會受到影響,各個渠道仍然可以正常預約維修保養等服務。
同時,公司產品的“三包”和質保責任依然有效,所有相關責任都會按照法律規定由相應主體承擔。
至于新車交付,極越強調整體交付進展正常。可能部分用戶的交車時間會稍有延遲,根據目前的交付連續數月保持快速增長的情況,不必過于擔憂。
公司正在協調各方資源,盡可能地加快交付節奏,將車交到用戶手中。
對此,百度和吉利的聯合聲明也表示妥善處理車主車輛使用等問題。
02 極越崩盤:欠款與資金危機
2023年10月,其首款車型極越01上市,是一臺中大型純電SUV,售價21.99-30.99萬元。今年9月,第二款車極越07上市,這是一臺中大型轎車,售價20.99-29.99萬元。數據顯示,極越汽車在11月交付2485輛車;今年1~11月累計交付超1.4萬輛新車。
從極越的銷售數據顯示,極越汽車在11月交付2485輛車;今年1~11月累計交付超1.4萬輛新車。
但極越每月銷量并不亮眼,盡管下半年極越的銷量呈現逐月遞增趨勢,但與動輒月銷數萬輛的頭部新勢力相差甚遠。
盈利無望導致百度及吉利對其發展前景也持悲觀態度。
而這一切的導火線或許起源于一份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36萬元催款函。
函中明確指出,這筆費用已經過了約定的付款期限,供應商多次催促,但極越汽車方面遲遲不支付。
其中還提到,如果極越汽車繼續拖延不付款,供應商將在公開渠道聲討極越汽車拖欠款項的惡劣行徑。
拖欠供應商貨款、員工薪資和吉利的代工費用,極越在市場推廣、供應鏈管理和運營效率方面問題頻出,反映出管理上的明顯不足。
據多方消息,為了解決管理方面的問題,吉利和百度曾派出人員進入極越擔任關鍵職務。但多方介入未能緩解公司內部問題,反將原本混亂局面更勝一層。
極越汽車由百度與吉利投資,曾被視為造車新勢力的明星企業。
2021年1月,百度與吉利控股集團聯合宣布成立極越汽車,初衷是希望強強聯手,打造出一家集智能化與制造能力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百度借助極越,進一步展示其智能駕駛、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場景中的實際落地。而吉利則通過極越推動其代工和零部件業務的增長,布局新能源車市場。
有極越員工透露,百度深度參與了極越的產品設計和服務,但“上層戰略與下層執行存在很大落差”。
例如,極越座艙在使用百度小度的技術上,因高昂費用限制,產品多為閹割版或進度延遲。在文心一言上,也因成本問題僅采用了部分免費功能,導致百度對應用效果不滿。
隨著時間推移,極越表現出的盈利能力不足、內部管理與執行問題等各方面問題,百度及吉利雙方都對其逐漸亮起紅燈。
據內部人士透露,極越原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獲得一筆30億元的關鍵融資,但這筆資金最終未能到位,直接導致公司資金鏈緊張乃至斷裂。
2024年10月,百度曾派財務團隊對極越進行盡職調查,為后續的30億元投資鋪路。
然而,在審計過程中,團隊發現極越的財務狀況遠比預想糟糕,存在高達70億元的資金缺口。
面對這一巨大窟窿,百度逐漸對極越失去信心,追加投資計劃一直沒有落實。
而吉利作為極越的重要代工方,據悉,今年 2 月,極越已經拖欠了吉利近 15 億元的零件和代工費用。
一位內部員工透露:“吉利從上個月開始就已經停止為極越生產新車了。”
吉利對極越的“放手”背后,是其戰略調整的必然結果。今年9月,吉利發布了《臺州宣言》,明確將“戰略聚焦”作為核心工作目標。
此后,吉利迅速對旗下的控股子品牌進行了整合,包括幾何、銀河、領克和極氪等,旨在優化資源配置,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
這種取舍反映了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務實選擇。
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僅令極越陷入資金危機,更讓其步入了崩盤的深淵。
03 企業競爭激烈,多家車企陷入淘汰邊緣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許多車企在這場大洗牌中逐漸被邊緣化,威馬、高合、愛馳、恒大等品牌也面臨著同樣危機。
威馬汽車在去年申請預重整后,今年3月吸引到4家資本注資。盡管有4家意向戰略投資人通過資格審查,但能否成功重整、贏得市場復活賽仍充滿變數。
而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已進入破產預重整階段。今年8月,法院受理了預重整申請,預計期限為六個月。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高合公司經歷了停工停產和多次自救努力后,依未能從淘汰賽中走出。
如今,除了極越,哪吒汽車近來也陷入輿論漩渦。其CEO張勇已從哪吒離職,被爆加入河南一家新能源商用車企業“大力牛魔王”。
此外,哪吒汽車面臨多家供應商貨款糾紛,并陷入裁員欠薪等爭議。這些問題使得哪吒聲譽急轉直下。
04 寫到最后
在諸多車企走向落幕的相比之下,部分車企表現亮眼。小米計劃推出全新SUV,比亞迪持續推出革新車型,鴻蒙智行的產品矩陣也在快速迭代升級。
這些新老勢力在2025年的市場競爭中或將更激烈,但淘汰率也可能隨之上升。
隨著行業洗牌的深入,消費者在購車時應更加理性,全面考慮企業的長遠經營能力,避免因追求短期價格優惠而蒙受售后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