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提到了一位了不起的河南人,名叫蘧伯玉。
了凡先生更是將其視為古人自律改過的標桿式人物。蘧伯玉與孔子所倡導的儒家積極入世、兼濟天下的觀念相符,也因此得到了孔子的贊賞。
王仙客|撰文
01/
《了凡四訓》盛贊了一位河南人
《了凡四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明末以來,該書廣泛流傳,影響了無數后世學子和志士仁人。
清代名臣曾國藩早年讀到《了凡四訓》后,終生奉行其教誨,并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書。
日本學者安岡正篤對該書也推崇備至,認為它是“治國寶典”和“人生能動的偉大學問”。
有“日本經營之圣”美譽的當代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也是了凡的“粉絲”,他早年學習《了凡四訓》,深深服膺,頓悟人生活法,用以指導修煉自己與管理企業,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紅牛之父”、天絲集團創始人許書標要求家族子孫必須學習和熟讀《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鼓勵人們沖破宿命論的束縛,通過不懈努力改變命運,強調自省自律的重要性,認為改過自新是修德要求和“知行合一”的踐履,并提倡行善積德,謙虛做人,腳踏實地。
在以“改過”為主題的章節里,《了凡四訓》提到了一位了不起的河南人,名叫蘧伯玉。
了凡先生將其視為古人自律改過的標桿式人物:
“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
(蘧公祠遺址在春秋時期先賢君子蘧伯玉故里孟崗鎮伯玉村。現有牌坊、蘧公雕像、碑刻多處,是國內外蘧氏后人祭祀蘧公所在,祠內遺存的明嘉靖和萬歷時期重修蘧公祠碑刻尤為珍貴。圖源:長垣政協網)
02/
他是儒圣孔子的老師、朋友和庇護者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新鄉市長垣縣孟崗鎮伯玉村人),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因其賢德而聞名于諸侯。
春秋時期,衛國只是一個側身于列強的小國,在大國爭霸的紛亂之世,能在夾縫中求存并不容易,孔子到了衛國,發現這里國泰民安,治理得井井有條,很是震驚,也很欽佩。
眾所周知,當時的衛國國君衛靈公主打一個“爆脾氣”的人設,但這不影響百姓安居樂業。
因為衛國還有一批優秀的大臣在輔助國君治理國家,其中就有蘧伯玉這樣的“脊梁”式的人物。
蘧伯玉生于公元前58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84年以后,是位年逾百歲的壽星仁者。
他出身于名門貴族,一生侍奉衛獻公、殤公、靈公三代國君。
衛國大夫史魚非常欣賞蘧伯玉,臨終向兒子留下遺命,以“尸諫”的形式,打動了衛靈公重用蘧伯玉。孔子稱贊史魚是最秉直的人。
孔子在魯國失勢之后,先到了衛國。在庇護孔子的貴人里,就有蘧伯玉。
孔子比蘧伯玉小29歲,他帶弟子周游列國之前,與蘧伯玉分別在魯國和衛國為官,那時二人就已互派使者致問了,用一個成語來講,叫“神交已久”。
據學者考證,在孔子周游列國的14年中,有10年在衛國(今長垣縣境內),其中兩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達9年。
尤其是孔子第二次從外地回到衛國,蘧伯玉已年高隱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設帳授徒,可見二人關系之密切。
“中國儒商”的先祖子貢,是蘧伯玉的外甥,蘧伯玉親手把外甥交給孔子為徒,顯然也是高度認可孔子的道德學識。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所嚴事:于周則老子;于衛,蘧伯玉”。嚴事,即師事。蘧伯玉和老子并列,被孔子尊為老師,當然有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論語》中被孔子直接稱為“君子”的只有四個人,蘧伯玉是其中之一;孔廟祭典中排在東廡第一位的蘧瑗,即是蘧伯玉。
這并不意味著蘧伯玉是儒家的人,相反,蘧伯玉“弗治而治”的思想開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先河。
美西大統領杰斐遜曾講,管得最少的官府就是最好的官府,東方早有這樣的智慧。
不折騰百姓,并非高深的執政理念,但幾歲小兒說得,幾十歲老人卻未必能做得,蘧伯玉起碼是堅持這個原則的。
他上面還有大領導“霸道總裁”衛靈公,衛靈公脾氣不好,用人卻很有一套。
《孔子家語》記載, 魯哀公曾頗為自負地問孔子:“現在的國君誰最賢?”
孔子回答:“最賢的我還沒見過,相比之下應該是衛靈公吧?”他的理由,就是衛靈公知人善任。
衛靈公對于來自魯國的孔子,會不會重用呢?
孔子離開魯國之后先到的國家就是衛國,在衛居住十個月之后,孔子并沒有得到衛靈公的重用,或許,當時衛靈公還不夠了解他。
孔子有了去晉國的想法,他帶著弟子經過匡蒲之地時,適逢公叔戌率蒲人反叛衛靈公,公叔戌害怕孔子及其弟子幫助衛靈公,派兵將其圍困。
當時孔子已是國際聞名的“游學天團”大導師,他帶著一幫弟子和鐵桿粉絲團,走到哪里都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孔子學生里有位公良孺堪稱“榜一大哥”級別的土豪,經濟實力和戰斗實力雙雙爆棚,不是一般的能打,《史記》記載,“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斗甚疾。”
但顏回這樣的弟子體格就很弱,孔子一度以為失散的顏回被打死了。
《論語·先進》載:“子畏于匡,顏淵后。子曰:吾以女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當代學者錢穆先生考證,“子畏于匡”與“蒲人拘孔”說的是同一件事,發生在長垣縣,該縣有匡城蒲鄉。
蒲人一看孔子的隊伍這么能打,也心生敬畏,雙方達成盟約,孔子答應不去衛國國都(通風報信),蒲人不再圍困。
但孔子很快就違背了這一盟約,一向不語“怪力亂神”的他,還為此事講出了“要盟也,神不聽”的千古名言。
因為蘧伯玉的信到了。
經過蘧伯玉等人的努力周旋,衛靈公邀請孔子返回衛國國都。為了顯示誠意,衛靈公親自迎接孔子。
被一國之君迎至國都郊外,是孔子流亡生涯中絕無僅有的一次殊榮。可以說,孔子此次遇難呈祥,貴人就有蘧伯玉,這位老大哥是真辦事、真給力啊!
03/
伯玉知非,千古典范
衛靈公和南子這一對男女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風流。
他們主宰著衛國的政權,但沒有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可見人家不糊涂,而是把私德和公域分得很清楚,對此,孔子很是佩服。
南子在當時也是妥妥的大女主形象,并不亞于羋月和武媚娘。而蘧伯玉,大概就相當于“衛國的狄仁杰”這樣的角色。
蘧伯玉力薦的孔子,在衛國受到了禮敬。
孔子在魯國俸粟六萬斗,衛國照舊,但衛國不可能成為孔子政治改革的試驗田,他在衛靈公那里沒有得到實權。
分析其原因,一是衛國并不缺賢才,二是孔子來自異國,衛靈公對其尚未產生足夠的信任,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孔子打造“禮樂之邦”的理念,與衛靈公富國強兵的追求并不一致。
衛靈公寵愛的南子,也很尊敬孔子。南子雖然風流,但政治眼光和手腕并不差。
孔子見南子,成為聚訟千年的著名八卦。
由于南子的風評太差,孔子私下里見南子,還招來弟子的一頓猛懟,差點兒人設崩塌。連身邊的弟子都這樣,也難怪后人編排孔子和南子的緋聞。
(電影《孔子》畫面截圖,導演胡玫,主演周潤發、周迅)
孔子曾跟隨衛靈公和南子一起街游,衛靈公和南子坐前面的車,孔子坐后面的車。
衛靈公和南子上街,如同美西大統領里根和南希夫人上街一樣拉風。
看到衛國國都群眾見了南子如同當今娛樂圈追星一樣瘋狂,他發出了“吾未見好色如好德者”的感慨,這或許是在內涵人家衛都民眾精神思想膚淺庸俗——他們已經是大美女南子的“腦殘粉”,就不太容易成為孔夫子的“死忠粉”了。
孔子后來悻悻然離開衛國,但他一直沒有說南子的壞話。
可見,“衛國的羋月/武媚娘”贏得了孔子的尊重,她是有實力有氣場的,高手之間打一個照面,就知道對方的段位。
八卦插播到此結束,接著講孔子的老師兼老大哥——蘧伯玉。
蘧伯玉的氣場也不是一般的強大,南子是欽服的,她老遠就能感受到蘧伯玉的氣場。
南子,美貌與聰明并重的奇女子,能聽聲辨人,她對蘧伯玉的深刻了解與高度欣賞,或可一比武媚娘對狄仁杰的態度。
蘧伯玉在歷史上留下了“夜車止闕”的故事。
對此,南子評價說,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不欺暗處,不糊弄,用今天的話講,蘧伯玉表里如一,絕對的正直,不是白天一套晚上一套的“兩面人”。
蘧伯玉的道德自律,是公認的,不僅衛國“第一夫人”深深欽佩,儒家至圣先師也深深欽佩。
他嚴于改過的精神,通過經典流傳了下來。
《論語·憲問》記載,有一天,蘧伯玉派人來拜望孔子,孔子向來人詢問蘧伯玉的近況,來人回答說:“他正設法減少自己的缺點,卻苦于做不到。”
來人走后,孔子對弟子盛贊這位使者,認為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
一般人總是喜歡挑別人的錯,盯著別人的毛病,而蘧伯玉卻整天盯著自己的短處,近乎強迫癥一般改正自己的過失,道德潔癖只針對自己——在孔子看來,這就是圣賢的本色,蘧伯玉活出了圣賢的樣子。
孔子對這位老師的高度尊敬和頻頻點贊,通過弟子的記錄流傳下來,讓后世的人們了解到蘧伯玉自律是認真的,不是自己欺騙自己,不是自己糊弄自己,他每天都在自律,用今天的話講,他對自己太狠了。
正是這種嚴格的自律,成就了蘧伯玉渾厚磅礴的能量氣場。
厚德載物,一個國家的福報,要靠君子的福澤來承托。
吳國公子季札出使晉國途中到衛國拜訪蘧伯玉,了解到蘧伯玉每到晚上都要靜坐思過之后,留下了“衛多君子,未有患也”的名言。
蘧伯玉的清操自勵,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現象級案例。
《莊子·則陽》拿蘧伯玉作為討論課題:“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于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西漢《淮南子》也留下了記錄:“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伯玉知非的典故,也被歷代文人墨客寫進詩詞。
白居易有詩云“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蘇東坡也不只一次在詩中贊嘆:“蘧瑗知非我所師,流年已似手中蓍”、“吾年凜凜今幾余,知非不去慚衛蘧”。
蘧伯玉修身立德,“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堪稱正人君子,也堪稱中華民族道德自律的標桿,所以千百年來,他能夠被無數后人景仰。
明代袁了凡之所以能夠逆天改命,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效法前賢、自律改過。
在留給后人的思想遺產里,了凡先生強調了自律改過的重要性,蘧伯玉的道德光芒,從此也在《了凡四訓》這部經典里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