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是八省聯考了,小幫邀請瘋狂作文《贏在素材》的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常考的5大主題+高分范文,建議考前多看幾遍~
老粉都在背,萬一壓中了呢~
主題一
價值與追求
【立意與構思】
?青年應在理性的追求當中認清自我價值,在價值的實現中成己立身。
?真正的人生價值應該追求推己及人,為他人謀,為民族謀。
?擇業有道,擇心之所向,在步履不停間實現各自價值。
【滿分范本】
絢麗甜美不偏廢,共待花果同春色
一考生
花桃絢爛多姿,果桃碩果累累,兩者各有其美,各有其價。花桃與果桃的對話,仿佛在訴說著追求人生價值的多樣性和互補性。在追求人生價值的道路上,我們既要欣賞花桃的絢麗,也要珍視果桃的甜美,實現花果同春,各有千秋。
接納自我,綻放個性之美,是花果同春的前提。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擁有不同的天賦和特質。正如尼采所言:“成為你自己。”我們應該認識自己的優點,接納不足,勇敢展現個性,讓生命之樹開出獨一無二的花朵。梵高,這位生前飽受爭議的畫家,堅持自己獨特的畫風,用色彩和線條表達內心的情感。雖然他的作品在他生前并未得到廣泛認可,但在他死后卻成為藝術史上的瑰寶,影響深遠。梵高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接納自我,勇敢展現個性,才能在人生的舞臺上綻放獨特的光彩。
內外兼修,鑄就豐滿人生,是花果同春的關鍵。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注重內在品質的提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內心的平和與淡泊是塑造美好人生的基石。孔子的道德修養與學問成就相得益彰,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傳播儒家思想,成為后世敬仰的圣人;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愛心廚房溫暖了患者家屬,“保持收支相抵,虧一點也不要緊”的責任擔當使他們的內心無比豐盈。和花桃與果桃類似,有繁花似錦,也有碩果累累,但我們不片面地只成為花桃或果桃,你我應內外兼修,鑄就豐滿的人生,實現花果同春。
包容差異,共創多彩社會,是花果同春的境界。 社會如同一片廣袤的森林,每個個體都是這片森林中的一棵樹。不同的樹擁有不同的形態和色彩,共同構成了這片森林的豐富多樣。科研工作者屠呦呦憑借對青蒿素的發現和研究,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教育家張伯苓創辦南開大學,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但是,我們所追求的價值不一定必須轟轟烈烈,當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種田去”,他們在收獲間自洽,也追尋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由此可見,只有尊重并欣賞個體間的差異,才能共同創造一個多彩而和諧的社會。
在追求人生價值的道路上,讓我們接納自我,綻放個性之美;內外兼修,鑄就豐滿人生;包容差異,共創多彩社會。如此,我們便能實現花果同春,讓生命的春天綻放出更加絢爛多彩的花朵。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構建一個花果同春、多元和諧的美好世界。
主題二
社交與表達
【立意與構思】
?“社交”與“表達”相輔相成,互不可缺。
?合理利用社交媒體,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和語言表達的健康發展。
?交際表達”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道德品質。
【滿分范本】
相處是有我之道,非唯我之道
黃睿珩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說:“此在(即人)是在世的存在。”“此在與他者共在。”“共在”即相處。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只考慮他人而忽視自身,容易落入“無我”的窘境;而一味固執己見忽視他者,則可能墮入“唯我”的陷阱。可見二者并非取舍,而是權衡,堅守原則與底線,同時換位思考慮及對方,在守與換的交互中,使相處中有我而不唯我。
人首先是以自我為圓心,與周遭的他者相遇。海德格爾說,此在的存在首先是“我”的存在。人要作為獨立的個體與他者相處,預設了一個前提,即“我”先成為“我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我”的存在,使與他人相處成為可能,而后從圓心出發,向四周擴散,與他人相遇相處,形成了類似于費孝通所說的“差序格局”。因此,所應守住的,便是使“我”之為“我”的“底層設置”,包括個人的底線原則、價值取向,先使相處成為“有我”之道。在與他者的相處中,雖然不得不承認有價值觀改變或重塑的可能,所謂的“守”,恰使得改變不顛覆自我,外來不取締本我,相處不成為異化。唯其如此,方才守住我之為我的邏輯連貫性,而不致在相處中落入自我的闕如。
人以自我為圓心,意味著每個人都是圓,圓的邊界相觸及時,價值發生沖撞,才開始守與換的叩問。 相處有親疏遠近之分,關系疏遠者,縱使價值迥異,對自身影響也并不大。我們真正關切的是,兩個彼此接近的圓,在邊界交互甚至交融的過程中,如何守住本我,又不傷害對方,在此,換位思考有決定性意義。若不是非黑即白的價值對沖,分歧就有對話與圓融的空間。只站在自身的唯我立場,有一葉障目之害。換位思考,是對對方立場合理性的體察,目的不在解構對方立場,而在發掘對方的真實關切,進而回到自身,不是負隅頑抗而是自我省察,求同而存異,對自身進行部分解構以及重新建構。倘若彼此都能由己及人再由人及己,守其當守,求同存異,兩個圓勢必在彼此交互中擴展彼此的半徑,成己成人。
“守”對自我的建構有基礎性意義,而“換”則對彼此交互、成人成己有決定性意義,從而成有我而不唯我之道。薩特說“他人即地獄”,我們總錯把堅守自我與考慮他人放在天平兩側,仿佛他人真是與自己對立的地獄,非要稱個誰重誰輕。沒有堅守自我的換位思考,使自我迷失在他人之中;沒有換位思考的堅守自我,則是構筑起唯我的城堡,拒他人于門外。在堅守自我基礎上的換位思考,在同與異之間,關切對方又省察自身,增益價值又不顛覆自我。海德格爾說:“此在與他者共在。”在“共在”中,我們權衡“守”“換”,平衡他人與自身,成人成己。
主題三
自我與環境
【立意與構思】
?在這個多元變化的時代,我們要擁抱環境并積極塑造自我。
?人既要順應環境,適應社會的變遷,又要堅守自我,追求真實的人生。
?人的價值受環境影響,更由自我選擇決定。
【滿分范本】
學習土豆好榜樣,適應環境本領強
一考生
土豆何以能超越紅薯成為我國主糧界“四哥”?無他, 憑借的就是其對外部環境強大的適應能力: 不苛求空間,寒冷干旱都能頑強生長;不苛求時間,春夏秋冬皆可與時更迭;不排斥伙伴,與多種作物都能和諧共生。吾輩青年,實應向土豆學習,接納環境,融入社會,不斷超越,創造價值!
學習土豆的空間適應能力,就要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隨方就圓,才能無往不利。
漫漫人生旅途,有順境也有逆境,無論置身何種環境,我們都應該以樂觀豁達的心態去接納,去融入,把人生價值最大化。就如蘇軾,居廟堂之高,則合和士子,經綸天下;處江湖之遠,則侶友漁樵,賞清風明月;守一方之土,則興修水利,造福一方。是什么成就了蘇軾的“文壇千古第一人”的美名?正是像土豆一樣超強的空間適應能力。所以,吾輩青年要向土豆學習,無論置身的泥土是溫潤肥沃的,還是干冷貧瘠的,都要樂觀接納,深深扎根,努力結出豐碩的果實。
學習土豆的時間適應能力,就要具備開拓創新的意識。與時俱進,才能一帆風順。
在當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市場瞬息萬變,如果不能與時俱進,等待你的只能是被時代的浪潮淘汰。君不見,曾經的全球手機市場霸主諾基亞,一味沉迷于既有的成功,未能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時及時升級轉型,痛失頭把交椅;君不見,曾經家喻戶曉的“包子之王”狗不理,不能隨受眾的需求及時提升品質、調整價位,如今淪落到人都不理的慘境。吾輩青年要以此為鑒時時警醒自己,向土豆學習,適時變化,不斷創新,做時代的強者。
學習土豆的伙伴適應能力,就要具有包容接納的胸襟。美美與共,才能合作共贏。
自然界的勃勃生機來自物種間的和諧共處,美美與共,這樸素的自然規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造就的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至今令我們心向往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終使儒學退化為中華民族的思想桎梏,怎不令人唏噓!“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相反,以廣闊的胸襟去包容接納他人甚至異己,以合作共贏的理念去對待伙伴乃至對手,才能擁有強大的伙伴適應能力,成為一顆不斷超越的成功的土豆。
達爾文曾說,能夠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物種,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青年啊,像土豆一樣,以豁達樂觀的心態去適應空間,以開拓創新的意識去適應時間,以包容接納的胸襟去適應伙伴吧,下一個超越“紅薯”的“土豆”,說不定就是你!
主題四
天賦·努力·運氣
【立意與構思】
?讓天賦加持努力,讓命運為我讓步。
?唯有持續地努力,配合適當的運氣和天賦,才能最終導向成功。
?利用天賦,努力奮斗,抓住運氣,走向成功。
【滿分范本】
莫坐等萬事俱備,要努力拼搏“追風”
一考生
等風來,若等來的是東風,不出屋宇,便能享受到清風的吹拂,運氣極佳,當然很好。試問,若等來的是西風呢?那豈不遭殃?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我們都想不用付出就收獲,如果我們總要等到萬事俱備時才行動,那么,勢必會萬事蹉跎。因此,不要坐等東風至,而要果敢行動、勇于追逐,積極主動地去實現目標、追求成功。
真正的事業往往都是在荒原上開拓出來的。勇毅者、進取者,不會坐等條件成熟,他們總是篳路藍縷,主動地去開啟山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建設者們面對歷經劫難、滿目瘡痍的祖國,沒有寄希望于他人,沒有坐等條件成熟,而是在戰火的余燼上,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自力更生,用繪圖紙、建廠房的方式,摸索著裝配生產線,開始最初的工業化建設。他們沒有等,因為他們知道國家的工業化是等不來的,而是要依靠積極主動的謀劃追求才能做到。
試想,如果只是消極、被動地等待,會是怎樣的結果?只能是坐吃山空、原地踏步甚至落后于人。深究一下,之所以消極等待,是因為懶惰習慣、保守思想、依賴心理等負面因素在作祟。有些人懶得接納新事物,害怕突破舒適圈,就以條件不具備為理由而選擇消極等待;有些人思想僵化,對新事物抵觸,不愿主動研究,就以時機還不成熟為借口而選擇消極等待;有些人心懷依賴,不愿主動作為,沒有擔當精神,就在推卸觀望中消極等待。
真正有進取心的人,必然會選擇奮起直追,必然會選擇迎頭趕上,必然會選擇開拓創新。如果落后于人,他們會像中國航天工作者那樣,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部分先進經驗,在奮起直追中,實現超越進步;如果時代的風口來臨,他們會像阿里、騰訊等科技公司那樣,勇于迎頭趕上,在網絡時代中大顯身手,成為弄潮兒;如果前面是一片未開墾的荒原,他們會效仿華為集團之于5G時代的姿態,勇于開拓創新,獨步潮頭,引領風騷。進取的早行者、勇毅的追夢人,怎會選擇消極等待?
當然,不等待,不是對客觀條件的限制無視,也不是操之過急、主觀冒進、揠苗助長。我們提倡的迎風而上、逐風而行,是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合理利用現有條件,主動創造必要條件,是一種主動作為。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要做主動進取的追夢人,不抱怨當下環境,不選擇消極等待,而是迎風而動,御風以行。朋友們,大膽進取吧,莫等待,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主題五
探索與突破
【立意與構思】
?渴望突破是前行的引擎,積極探索是突破的前提和保障。
?探索為突破鋪設道路,樂學善思則是探索與突破不竭的動力與智慧的源泉。
?青年應勇于探索世界、敢于突破自我,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和機遇。
【滿分范本】
挾信念之杖,攀神秘之巔
一考生
遠方的山頂云霧繚繞,被一種朦朧美籠罩,吸引著無數登山者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內心深處的理想燦爛美好,讓人們逐波競浪,追尋夢圓的彼岸,踏平坎坷成大道,前路始終在腳下。
縱觀時光的深邃,一瞥歷史的沉淀。探索神秘的未知領域,勇敢而堅強的人類從未停下對“頂峰”的攀登腳步。
阿蒙森與斯科特雙支探險隊深入南極北地,頂著凜冽寒風,承受著低溫極限,完成了到達南極點的歷史壯舉。陳景潤被哥德巴赫猜想深深吸引,嘔心瀝血數載不斷完成證明,用畢生心血將結果又推進一大步。嫦娥奔月,蛟龍探海,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中國科研團隊將目光鎖定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人類歷史的車輪正在對神秘的追求中發展進步,文明的興盛更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斷探索,我們登上了一座座高山,但山外有山,層巒疊嶂,前行的道路上我們從未止步。
在追求神秘探索未知的旅途中,是云霧繚繞充滿神奇魅力的“頂峰”誘惑,它給予我們好奇與想象,給予我們不竭的力量,成為我們攻堅克難、力爭上游的精神源泉。
汪國真先生有言:“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懷抱必勝的信念于登山途中,便不畏惡劣的環境、未知的風險。試想,若沒有南仁東對探求太空的好奇,怎會有天眼望遠鏡?若沒有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求索,又怎會實現禾下乘涼夢?若沒有林占熺以草木培養食用菌的想象,怎會有今天的山海傳奇?……因為好奇與想象,加快了我們探求世界的步伐,又因為堅定的信念,讓我們勇于面對未知風險。倘若失去對神秘的好奇與探求,咫尺也天涯;沒有一以貫之的奮斗,再美麗的藍圖也只是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保留頂峰的神秘色彩,樹立理想的相對距離,應該能激勵我們攀登屬于自己的“巔峰”。
達不到的頂峰是怎樣的挫敗與絕望?成長路上,一帆風順是奇跡,遍地荊棘才是常態。我們應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正視時常邂逅的驚喜或苦難。雖然前路未卜,風云莫測,但正是未達到的峰巒才更有意義和價值。頂峰未達才能不斷超越,行進路上或鮮花綻放,或陰雨連綿,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將成為你我青春最美好的瞬間。愿我們在垂垂老矣之時,能無怨無悔地說:“我曾擁抱神秘的頂峰,播撒生命的詩意!”
林清玄說:“白鷺立雪,愚者看鷺,聰者觀雪,智者見白。”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在亂花紛擾中見到本質的潔白,正視神秘的未知之巔,懷信念、熱愛與赤誠之心,守得云開見月明,心向遠方自明朗!
《瘋狂作文·贏在素材》
考向標注,秒記考點
寫作模板,一看就會
范文拆解,實戰上分
25版升級全彩印刷,一句頂一萬句!
聲明: 文章內容綜合整理自天星教育《瘋狂作文》,轉載請申請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