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非常好奇,洋務運動為什么會走向失敗,為什么日本的經濟可以飛速發展,而我們的洋務運動卻是一地雞毛呢?歷史上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總結歷史經驗的人很多,但總結成二調子的人也比比皆是。一個王朝明明是君主殘暴不仁,他們為了自己安逸享福把責任推到百姓身上,像宋代用程朱理學禁錮百姓的思想。而洋務運動也是一樣,它的失敗就在于半吊子總結了其他列強的經驗,然后讓自己陰溝里翻船,這才導致了洋務運動的滅亡。下面,我們就來分析洋務運動滅亡的根本原因有那些:
洋務運動
首先,我們要明白企業存在的根本就是利益,而只有你有了利益,你才可能實現你的抱負。這就像鳥飛行一樣,它在飛之前一定是先學會走路,如果你連走路都不會,談飛行只是好高騖遠。而清朝也是一樣,它的口號就是師夷長技以自富,這句話聽起來很雞血,但卻有點不切實際。你富起來的根本是不是先要企業富起來呢?這就和鳥學飛一樣,一個王朝的富庶是要有適合經濟發展的土壤,很明顯君主制的大清并不適合經濟的發展,這就像標題一樣奢華靚麗的面子下是一個破爛不的里子。
換句話說君主制就是經濟的累贅,而這個口號其實就是一個陷阱。因為如果提出自富,那么大家就會想到讓大清富起來的是誰呢?那肯定就是這些封疆大吏了,然后這些企業全部落在了封疆大吏手里。這也注定了洋務運動失敗的必然結果,因為從古至今成為商人的大臣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大秦的呂不韋,一個是紅頂商人胡雪巖,除此之外基本就沒有了。而且他們是先成為商人,再成為大臣。因此洋務運動必然會走向失敗,這也是一種因果。
商人
其次,就是地主思維拖著洋務運動的后腿。那么什么是地主思維,比如長工去地主家里干活,地主不說停,長工就不能停,而且地主是不會給長工發工錢的,因為地主覺得給長工管飯就已經是他們仁慈了。而這本質就是對付出勞動的無視,他們不認為是長工用勞動換取的報酬,而是他們出于仁慈給了他們一口飯吃。我們要知道即使比他們早的工業革命還有休息呢。而且還有一定的工資,而幾百年后的洋務運動卻不拿自己人不當人看。
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你也沒有凝聚力。而且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洋務運動的工廠經常出現毆打童工的情況。這樣的結果就是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肉體和精神的摧殘,工人根本沒有精力去做好一件產品好,因此他們生產的產品殘次品率特別高。比如他們生活的炮彈因為與尺寸不符,經常需要再搓一下才能用。因此這樣的企業又怎么能長久存在,為什么有八小時和雙休?不是資本家大發善心,而是八小時是兼顧家庭和工作的點,也是更好生產產品的點。當你生產優質的產品,你就會立足市場,當你生產百年,你就有三菱重工這樣的信譽,你的信譽會變現為利潤形成正循環。
市場
最后,我們有句話叫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發展經濟還是需要專業的人,一來商人對市場有著異于常人的嗅覺,二來他們的格局也非比常人。比如商人經營企業他想的如何做大,如何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這也是百年企業為什么都是世界名企的原因。而沒有商業天賦想的是如何壓榨勞動力,如何節約成本,最終妄圖以價格戰走向滅亡。這就像過日子的人一樣,有能力的人想的是如何多掙錢讓家人過得更好。而沒有能力的人想的是如何扣嗖讓家人過的更難,他們不會想著掙錢,而是如何往死了逼家人。
而洋務運動就是這樣,企業被官僚壟斷,他們又怎么會做生意呢?一方面洋務企業負債累累,另外一方面這些官僚中飽私囊,比如李鴻章就是典型的宰相合肥天下瘦。最終步子太快扯了襠,這就是我剛開始說的好高騖遠。因為商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阿貓阿狗拿著錢就能辦成的事,或許一個企業用錢可以搞定,但如果一個商業帝國呢?如果你沒有商業才能,哪怕給你富可敵國的財富,你也會揮霍得一無所有。不同的人經商,他們的結果必然是有天壤之別的。
企業
我更感到可悲的是,有人竟然總結半吊子經驗,他們認為別人是通過剝削原始積累的,那么自己也應該加班加點。如果這樣說世界最富有的企業應該是工業革命剝削最嚴重的企業了吧,那么世界企業排名應該是按照工業革命壓榨等級排序了吧。但,是嗎?多少企業在歷史長河里消失了,是因為剝削不夠狠嗎?我想說:或許剝削是它們經過的路,但卻不是它們走向成功的路。你看看西門子的發展史,它們的成功是什么。而且日本發展也不長,也沒有經過原始剝削積累,但日本的百年企業卻是全世界最多的,那么這又是為什么呢?同樣我們周圍不乏剝削的企業,但走向世界的卻是不靠剝削的小米,諷刺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