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上篇向大家介紹了北宋文人曾布所寫的一組狗血故事詞《水調歌頭》和其中所敘述的馮燕的故事,也借此簡述了唐宋元時期故事文學的發展。其實北宋時以詞體寫故事,曾布并非個例,比他稍晚的詞人趙令畤同樣曾改編過唐傳奇里的故事——《鶯鶯傳》。
世人皆知元代名劇《西廂記》,殊不知《西廂記》的故事其實是唐代詩人元稹的手筆。元稹曾寫下一篇唐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后來宋元兩代都有文人對《鶯鶯傳》進行改編,宋人趙令畤將其改編為詞體,而元人董解元和王實甫分別將其改編為戲曲《西廂記》。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就是北宋趙令畤改編的宋詞版的《鶯鶯傳》——十二首商調《蝶戀花》:
蝶戀花
北宋·趙令畤
之一
麗質仙娥生月殿。謫向人間,未免凡情亂。宋玉墻東流美盼。亂花深處曾相見。
密意濃歡方有便。不奈浮名,旋遣輕分散。最恨多才情太淺。等閑不念離人怨。
之二
錦額重簾深幾許。繡履彎彎,未省離朱戶。強出嬌羞都不語。絳綃頻掩酥胸素。
黛淺愁紅妝淡佇。怨絕情凝,不肯聊回顧。媚臉未勻新淚污。梅英猶帶春朝露。
之三
懊惱嬌癡情未慣。不道看看,役得人腸斷。萬語千言都不管。蘭房跬步如天遠。
廢寢忘餐思想遍。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密寫香箋論繾綣。春詞一紙芳心亂。
之四
庭院黃昏春雨霽。一縷深心,百種成牽系。青翼驀然來報喜。魚箋微諭相容意。
待月西廂人不寐。簾影搖光,朱戶猶慵閉。花動拂墻紅萼墜。分明疑是情人至。
之五
屈指幽期惟恐誤。恰到春宵,明月當三五。紅影壓墻花密處。花陰便是桃源路。
不謂蘭誠金石固。斂袂怡聲,恣把多才數。惆悵空回誰共語。只應化作朝云去。
之六
數夕孤眠如度歲。將謂今生,會合終無計。正是斷腸凝望際。云心捧得嫦娥至。
玉困花柔羞抆淚。端麗妖嬈,不與前時比。人去月斜疑夢寐。衣香猶在妝留臂。
之七
一夢行云還暫阻。盡把深誠,綴作新詩句。幸有青鸞堪密付。良宵從此無虛度。
兩意相歡朝又暮。爭奈郎鞭,暫指長安路。最是動人愁怨處。離情盈抱終無語。
之八
碧沼鴛鴦交頸舞。正恁雙棲,又遣分飛去。灑翰贈言終不許。援琴請盡始衷素。
曲未成聲先怨慕。忍淚凝情,強作霓裳序。彈到離愁凄咽處。弦腸俱斷梨花雨。
之九
別后相思心目亂。不謂芳音,忽寄南來雁。卻寫花箋和淚卷。細書方寸教伊看。
獨寐良宵無計遣。夢里依稀,暫若尋常見。幽會未終魂已斷。半衾如暖人猶遠。
之十
尺素重重封錦字。未盡幽閨,別后心中事。佩玉彩絲文竹器。愿君一見知深意。
環玉長圓絲萬系。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物會見郎人永棄。心馳魂去神千里。
之十一
夢覺高唐云雨散。十二巫峰,隔斷相思眼。不為旁人移步懶。為郎憔悴羞郎見。
青翼不來孤鳳怨。路失桃源,再會終無便。舊恨新愁無計遣,情深何似情俱淺。
之十二
鏡破人離何處問。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只道新來消瘦損。玉容不見空傳信。
棄擲前歡俱未忍。豈料盟言,陡頓無憑準。地久天長終有盡,綿綿不似無窮恨。
詞人趙令畤,為蘇東坡門客,可算是東坡弟子。其詞風格婉約風流,與秦觀相似,甚至有詞家說:把趙令畤的詞放在秦觀詞集里,一點都不違和。
趙令畤將元稹的《鶯鶯傳》原文進行修改切割為十篇故事情節,并把十首《蝶戀花》穿插其中,又分別寫了一首起頭一首結尾,共計十二首商調《蝶戀花》,用于歌舞演唱,表演《鶯鶯傳》的故事。以唱詞總結故事,而又以具體文字表達故事情節,這正是元雜劇最基礎的表現形式,因而后人稱之為“戲曲之祖”。
往期推薦 Top6
↓↓↓更多唐風宋韻,關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