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7日注意到,為保護尹錫悅免遭懲處,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正在國內刻意煽動一股“反華情緒”,硬將內政問題扯上中國。該黨一些議員竟聲稱,有在韓國的中國人介入了當地政治活動,站在了各地支持彈劾尹錫悅的最前線。
前幾天我寫的《禍水西引》,基本上已經被韓國執政黨給落實了。事實上,反華情緒對于韓國內政的處理并沒有什么好處。也不會給尹錫悅這件事帶來翻盤的機會。如果韓國執政黨不能利用這個話題做出符合美國期望的成績,那么這種事除了讓中國方面感到惡心,讓美國方面感到無能外,韓國人不僅撈不到什么好處,恐怕還要吃個大癟。
很顯然,1月4號中國駐韓國使館發出的旅游警示,是已經察覺了保尹派要做的動作,所以提前發出警示。當然,我也是從這個警示里嗅到了一點小小的陰謀味道。只是,以韓國的實力,即便這件事被它們辦成了,對中國也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影響,甚至在中美之間,也并不能幫助美國取得什么優勢。這只不過是韓國人自己的一廂情愿,認為把臟水潑向中國,就一定會讓美國開心,從而幫助國民力量黨解脫目前的政治困局。韓國人的心理一向如此天真。
但美國人如今可沒心思和韓國人玩這種小把戲。對付中國,美國有自己的節奏,韓國要想跟上這個節奏,那就必須要爆發出洪荒之力才可以。什么是韓國的洪荒之力?不外乎有兩種,一個是比美國更加激進地斷絕中韓之間的所有聯系,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的聯系;另外一個就是干脆對著半島開幾炮,充當美國攪亂東北亞局勢的急先鋒。
但是,這兩個方向對于韓國那些嘴大膽小的政客們來說,都不具備可行性,斷絕中韓之間的貿易和產業聯系,韓國這些年都是一直在收縮的。但最后韓國人發現,收縮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凡是韓國人以為可以卡中國脖子的產業,只要韓國一收縮,中國這邊里面就會大爆發。
正如中國這些年的外交手法一樣:對于友好國家,我們都盡量保持克制沖動的情緒,但如果這個友好國家突然不友好了,則沖動的情緒立馬上頭。比如南海造島以及芯片總動員。弱如菲律賓,我們也是在友好的時候以禮相待,在適合的機會才曉之以厲;強如美國,我們也從來不懼它的打壓和制裁,芯片總動員就是這樣產生的。
可以這么說,中國在對外問題上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不分強弱。所以,韓國想要在產業上跟著美國走,基本上就是在給中國送禮,讓中國有理由且沒有心理負擔地挖取韓國的優勢產業,比如IED大屏,比如芯片,比如造船業等等。韓國如果還想在這個方向上繼續跟著美國走,那它最后針對中國的產業優勢也就只能剩下媽媽的朋友,或者朋友的媽媽這個產業了。這個產業,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是絕對無法超越韓國的,它們大可放心。
至于開戰,這件事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這件事的主動權卻并不在韓國執政黨手里。尹錫悅鉚足了勁弄了一個戒嚴行動,尚且虎頭蛇尾,鎩羽而歸,就更加不要說針對北邊兄弟的軍事行動了。這種事,如果沒有美國人點頭,即便是韓國真正的軍方大佬,也沒有這個膽量和能力去操作。它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一些出格的非戰爭手段來刺激北邊的兄弟,希望北邊先動手,比如上次的無人機事件。因為南邊的韓國,根本就沒有宣布動手的資格,一個戰爭指揮權都在美國人手里的國家,妄談戰爭是非常可笑的。
但前面說過,如果半島爆發戰爭,是有利于美國攪亂東北亞局勢的。也就是說,美國人是不是也希望半島出現戰爭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看待。戰爭手段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最后的選擇。美國在半島上是有過歷史教訓的。所以,戰爭的主動權一定會捏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當年那樣被李承晚拖進水里。所以,即便美國要在東北亞搞一場戰爭,那也是美國覺得時機到了,而不是讓韓國自己亂打亂撞的挑起一場戰爭。
而從目前來看,美國并沒有覺得中美之間到了非戰不可的狀態。特別是在俄烏戰爭膠著不下的時候,如果半島爆發戰事,美國就只能進入到全面戰時狀態,否則的話,它是沒有辦法同時應對兩個方向戰爭的。而且,這兩個方向上,分別應對著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超級軍事大國。美國只有和歐洲以及它的所有盟國都進入到全面戰時狀態,才可以集中所有資源來應對戰爭所需要消耗的物資和人員。從這一點上還說,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甚至是日本,都不太愿意被半島拖下水。
如今中美之間的態勢,美國已經不具備戰爭武器上的絕對優勢,甚至在某些方面,美國的戰爭能力還不如中國【這里指的是裝備而不是指人員意志和戰術戰法。那樣的話,美國就更加不占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不諳軍事的政客們或者還可能會有冒險心理,但已經在西太平洋和中國較量過多次的美國軍方,必定是對啟動戰爭持有審慎心理的。
中美之間如果真的要爆發熱戰,要么是某個節點上突然爆發無法控制的沖突,就像半島戰爭那樣,但半島現在的戰爭權掌握在美國手里,所以不大可能會突然爆發。除非三將軍按捺不住沖動的心情。
要么就會經過充分的討論和部署,就像俄烏戰爭那樣。美國和北約對烏克蘭是經過幾年培訓和醞釀的,并且在戰爭爆發前一兩個月里,美國已經充分宣傳了俄羅斯動手的可能。而在對待中國方面,目前我們并沒有看到美國有此類準備。針對菲律賓和臺灣所售的武器,只能說還處于準備的初期階段,甚至只是處于撈錢的傳統習慣中。
所以,尹錫悅以及其所在的執政黨是很難操縱中國介入論這個話題來獲取美國好感的。布林肯以及拜登只想給特朗普執政制造更多的困難,但卻絕對不愿意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卻讓特朗普出來摘和平的果子。而至于特朗普本人,對于目前韓國的現狀,他并不感興趣。之前我們已經說過,特朗普這次執政首先要安內,美國國內政治異己的排查,美國國內政策的調整,這些都是需要耗費精力呵呵時間的。
而且,他現在對于一戰而勝中國的信心并不充足,甚至絲毫也沒有這份信心,所以他為了保證自己的總統任期有所作為,才選擇了對加拿大、格陵蘭以及巴拿馬運河話題的炒作。這些在特朗普看來,都是更容易讓自己實現政治成績的好路子。當然,在聯俄抗中的這條路上,特朗普也一定不會放棄的,只是這條路需要的時間更長,遇到的阻力更大,如今的特朗普想要獲得普金的信任,絕對不是見兩次面就能得到的。想要普京信任,他就必須要保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既有戰果,而想要把這些戰果送給普京當投名狀,就必須要對歐洲三刀六個洞, 而歐洲又豈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呢?
拜登的心不在焉和特朗普的無暇他顧,注定了韓國這頭風箱里的老鼠還得亂撞一段時間。它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韓國在一次次沖撞下慢慢開始下沉,最終淪為一個經濟環境日趨下滑的國家。慢慢地,韓國或者就能體會到歷史上依靠中國的好處了。這是一種轉向的開始,或者說,這是韓國整個國家在沉淪中慢慢調頭的一種具體表現。至于這一調頭需要多長時間,那就要看中美博弈的過程是怎樣一種狀態了。中美如果就這樣慢慢博弈下去,那么韓國也就只能這樣慢慢煎熬下去。因為它,身不由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