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廟會
由0和1不斷組合而成的計算機語言,能變成一道道指令。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程序員們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計算機語言,最終的源頭會是來自河南的河圖洛書?
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為何會被譽為“宇宙魔方”?
鳴鹿 | 撰文
01/
河圖洛書到底是個啥?
1689年,游歷于意大利的德國人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結識了一位剛從中國回來的耶穌會傳教士,開始對中國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
他從傳教士手中得到一幅從中國帶來的八卦圖。
這是在河南輝縣百泉山隱居的宋代易學宗師邵雍所摹繪的“易圖”。
萊布尼茨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著八卦中的每一卦象。
萊布尼茨又同在中國北京傳教的法國耶穌會神父白晉多次通信,白晉給他寄來了一幅歷史更為久遠的伏羲圖。
邵雍,宋代的易圖《先天圖》
通過對古老中國的易經和八卦的研究,萊布尼茨的小宇宙瞬間爆發。
他發現由陽(—)和陰(--)兩種符號組合而成八卦圖,把8種卦象顛來倒去排列組合,恰好組成了二進制000到111共8個基本序數。
1700年,偉大的天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成為法國巴黎皇家科學院的成員,這時候,他已因獨立發明微積分而先于牛頓齊名。
第二年,55歲的萊布尼茨在《皇家科學院紀錄》上發表標題為《二進制算術的解說》的論文,這篇論文的副標題是“它只用0和1,并論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國數字的意義”。
自此,二進制開始公之于眾。
萊布尼茨受八卦和易經的影響,發明了計算機語言。
很多中國人簡單地認為易經只是一部算卦的奇書,真是大錯特錯了。
如果為易經尋找源頭,會被追溯到周文王的頭上,周文王姬昌被囚禁在安陽湯陰羑里城時,對伏羲的先天八卦進行不斷推演,演繹出后天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定都在河南淮陽的伏羲氏,被海內外華人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他所畫的八卦,成為易經的源頭,而伏羲八卦的源頭,毫無疑問,會是他意外的一次收獲——河圖。
位于河南洛陽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的龍馬負圖寺,就是紀念伏羲得到河圖過程而建。
相傳,伏羲當政時代的某一天,在洛陽東北方的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忽然浮出一只龍馬,背負了“河圖”,獻給伏羲,伏羲根據這河圖創造衍變了八卦。
河圖這個名字,總跟另外一個名字合在一起使用,這就是洛書。
洛書也有一段大有來頭的傳說。
這個傳說的背景發生在大禹治水的時代,洛陽西邊洛寧縣的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龜,背上駝著“洛書”,獻給大禹,大禹因此而治水成功,劃天下為九州。
2014年12月,由洛陽市申報的“河圖洛書傳說”,被文化部確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圖洛書的發現過程充滿神話色彩,難以當成信史來品評。
但是卻足夠神秘,它是以我們古老的河洛文化為藍本構建出來的。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它地處中原,以河南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東至滎陽,鄭州,南至汝穎,北跨黃河。
河洛的“河”是指黃河,而“洛”則指的是洛河。
因為兩條河最終交匯于河南鞏義的河洛鎮,所以當一清一濁兩股深淺不同的水流相激并旋轉時,形成了巨大的旋渦,從高處望去,它們就像一幅天然的太極圖。
從黃河伊洛河交匯出的太極圖開始,到伏羲在宛丘(今河南淮陽)創造八卦,再到太極拳的故里溫縣陳家溝,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似乎獨獨鐘情于河南一般,在這片土地上久久不肯離去。
河圖洛書圖式
02/
被稱為“宇宙魔方”的河圖洛書
千百年來,深受陰陽五行影響的中國古人,深信河圖洛書真實存在于這個世界之上。
關于它確切的文字記載則出現在先秦,西漢的典籍中,《尚書·顧命》有云“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論語·子罕》又稱“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易傳·系辭》也說了,“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關于圣人則之這句話,很多人推測這圣人就是指的就是伏羲和大禹。
人們相信,河圖洛書是從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由黑點和白點為要素,以若干不同結構方式組合排列而成。
具茨山巖畫(左) 中華第一龍(右)
圖上的星星點點,和黃帝故里新鄭具茨山上發現的巖畫頗為相似。
考古發現,四五千年生活在河南大地上的先民已經開始用類似的圖案記錄星象了,比如濮陽西水坡出土的中華第一龍就是一個典型的星象圖。
這些星點和伏羲八卦想表達的意思很接近, 比如河圖之象是通過“點”來確定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還有左旋之理(即為天體星象),陰陽之理,比如河圖之數,以天地之數而生萬物之數。
最后再由這些數和象衍變出諸如天文,占卜,風水,兵法等等實用性極強的東西。
河圖洛書中所蘊含的天體運轉,星象的規律,所以它又被后世人稱為“上古星圖”和“宇宙魔方”。
它所闡述星辰萬物之間的變化和術數是奧妙無窮的。一定程度上,河圖洛書又被視為華夏文化的源頭。
從可考的資料看,原始的河圖雛形出現的相當早。
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有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了,就是在這個時期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陶器上用錐刺成五十五個小圓點組成的三角圖案。
這個圖形和推演的河圖極為相似,所以后世人認為,這就是最原始狀態的河圖。
其實關于河圖洛書的說法還有很多,比如宋代華山道士陳摶的《龍圖易》圖式。
據說也和河圖洛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摶也是河南人,他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鹿邑老鄉。
陳摶《龍圖易》
河圖洛書雖然只是河洛璀璨文化中的滄海一粟,但是它經歷了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替,卻依然擁有最原始的脈絡,現代學者們也從未放棄過對它的探索和研究。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