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評論,為什么美股跟老美經濟基本面密切相關,大A無論中國經濟基本面如何,永遠3000點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個是融資市場,一個是投資市場。
投資市場,是可以反應經濟基本面的。
但是融資市場,就很難反應經濟基本面了。
因為它的目的就是融資,是吸引新的資金進來,至于股民有沒有回報,這個就不重要了。
比如,昨天美股表現比較好,納指、標普等寬基指數,7個頭部科技股,漲幅都比較好,這是什么原因?
和老美發(fā)布的CPI數據有關,和通脹情況有關。
CPI數據符合預期,核心CPI低于預期,說明老美的通脹在緩解。
然后呢,美聯(lián)儲降息的頻率和幅度就會略高于市場預期。再進一步,流入社會和美股的錢就會比市場預期的多,美股就漲了。
簡單來說,短期內,就業(yè)和通脹情況影響著美聯(lián)儲的決策,美聯(lián)儲的決策又影響著美股的走勢,這個鏈條很清晰。
長期來看,股市基本上反應的就是經濟增長情況。
創(chuàng)造的財富增多了,那么相應的公司股價也會往上走。
經濟發(fā)展的速度是10%,也就是說它今年比去年多創(chuàng)造了10%的財富,那么創(chuàng)造這些財富的公司的價值,也應該相應增長這么多。
美股往往比老美的GDP增速還更快,比如他的GDP如果上漲3%,標普500指數能上漲6-9%。
為什么?
因為老美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國際化公司,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一半的收入來自海外,通常,這些放大效益主要來自于海外的利潤。
說白了,美股的巨頭公司,比如科技股七姐妹,賺的都是全球的錢,利潤多,能帶動美股指數漲的更快。
這里有兩個條件:
第一,股市監(jiān)管好,不能把市場搞成莊家割韭菜的地方。
第二,嚴格采用退市制度,讓留在牌桌上的企業(yè),是發(fā)展比較好的公司,這樣才能反應經濟發(fā)展的情況。
再看看融資市。
不管是通脹數據,現在應該叫通縮了,還是就業(yè)數據,都不太能影響到股市的短期變動。
經濟的發(fā)展呢,和指數的走勢也沒多大變化,畢竟二十年來都是3000點。
過去,可能大家把更多財富都放在房子上了。
但是現在房子漲不動了,整個經濟處于縮表時期,資產價格還會下降。
想要投資別的東西,也沒什么好去處,大額存單利率都1.6%了,國債收益率也創(chuàng)新低。
確實到了向外看的時候了,多看看正規(guī)市場的資產。
今天我們交流群里,有個群友去開港卡了,并且成功開了匯豐。
記得這位群友前些天說下周去,還真去了,行動力很強。
財富屬于有判斷力,有行動力的人。
其實我自己當時有這樣一個瞬間,看來看去,國內的資產很難有機會,就必須要往外看看了。
很多時候,看似突然的決定,都是深思熟慮后的必然。
建了一個全球資產配置的交流群,想加入,掃碼加我微信,備注【全球投資】,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