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會發現,買的銀行理財、債基,出現了一些回撤。
我看了下,公募長期純債,回撤的均值有0.23%。這在以前不算多,但在如今理財的低利率環境下,差不多一個半月的票息回撤掉了。
這次回撤,源于央行一次力度比較大的打壓,而背后,是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01
最近兩周,央媽已多次在不同場合喊話,“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這個非常重要的表態,非常明確的給股、債、商、匯,四個市場中期的重要性排序定調了,匯率的穩定是第一位的。
很多人不理解,為啥上層對匯率一直高度重視,這本質是個中國資產估值的問題。
如果匯率出了問題,股市、房地產這些重要的人民幣資產,都會面臨更大的麻煩,即匯率扛不住,人民幣資產更會扛不住,并持續螺旋下降,兩者是個互相作用的關系,
而因為最近美國隨著建國上臺,再通脹預期的升溫,美元指數攀升到近2年的高點,不僅僅是人民幣,歐元、英鎊、日元,都面臨不小的貶值壓力。
圖片來源:wind
其實這輪A股(橙線)12月以來的回撤,你看下時間節點,和人民幣匯率(白線)貶值基本同步:
圖片來源:wind
02
而這次央媽的動手,從資金市場開始。
前天我就開始發現不對勁,第一時間就在“16號內參”寫了,提醒大家關注:
然后昨天,資金市場更是夸張,10年國債才1.6%,隔夜卻被干到了16%,資金市場和債券市場如此大的分裂,這就非常逆天了。
目前看,這波對短期影響比較大,如短債基金,一些短久期的銀行理財,會陸續出現回撤。
當然,從理財角度而言,我依然維持之前的建議,如果你買的債基,是一年以上長期配置的,且接受年化2%多一點的回報,也就別折騰了,放著就好。
債券過去兩年的好日子基本也結束了,隨著收益率快速下滑,資本利得的收益已經透支了未來,未來也就可憐的票息收入了。
不過隨著這兩天的干涉,人民幣匯率算是穩住了,A股也隨之反彈了些。
03
這里帶一下紅利,因為隨著債券收益到底,還是會有部分資金關注紅利股,畢竟A股市場上,還是有些不錯的標的。
但在這里,也還是要提個醒,即別看到“紅利”二字就閉著眼睛買。
舉個例子,如場內有兩個ETF都叫“紅利ETF”,其實完全對應的是兩個紅利指數,一個是“上證紅利指數”,一個是“深圳紅利指數”。
我們就看下兩者最新的行業占比:
圖片來源:wind
發現區別沒?
一個指數第一占比是銀行,尤其是過去一年,銀行行業指數漲幅42%,全球各類資產排第二,僅次于比特幣,那今年是還會繼續漲?或者回撤修復?
另一個核心都在消費,但25年消費到底能否逆轉?
其實這本質都是指數編制的問題,我在《聊聊ETF的缺點》中分析過這個問題。
所以,看好紅利的最優解,是找個不錯的,做紅利的主動型管理人,而不是簡單的買紅利ETF。
如下圖,金融在上證紅利的占比,19年是15%,最新是30%。
圖片來源:wind
下午聽個業內交流,聊到某行業標桿房企。
一年前我們在《2024如何理財》的年度視頻中,就已經預警過這家。
其實真正業內對這個風險的爆發,已完全在預期內。除非有外部強力救助,否則靠自己很難了。債券市場已經在信用利差上,給出了判斷:
超級大周期的切換,就是這么血淋淋。
對于家庭投資理財而言,千萬別有固定思維,絕對信仰某類資產、某類策略、某家公司,否則很容易踩大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