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被腰痛困擾?想彎腰撿東西,卻疼得直不起身;想好好睡一覺,可腰痛卻如影隨形。其實,你并不孤單,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連發三篇文章指出,全球約有 5.4 億人正飽受腰痛折磨 。腰痛就像一個不速之客,一旦到來,便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麻煩。
腰痛帶來的困擾
腰痛會限制我們的身體活動,曾經輕而易舉的彎腰、站立、行走,如今都變得困難重重。不僅如此,晚上睡覺的時候,腰痛還會讓我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第二天工作時,無精打采,效率直線下降。而且,長期的腰痛還會在心理上給我們帶來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所以,當腰痛出現時,一定要及時治療,而明確病因則是治療的關鍵。因為不同部位的腰痛,可能代表著不同的疾病,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不同位置腰痛暗示的疾病
骶髂關節疼痛
骶髂關節疼痛,說的就是骶骨與髂骨之間的關節處疼。很多人一開始都不太在意,結果疼得越來越厲害。
典型癥狀:疼痛主要集中在腰窩附近,有時候臀部、下腰部、腹股溝也會跟著疼,但一般不會超過膝蓋。要是你彎腰、轉身、上下樓梯,或者長時間站立、行走后,疼痛往往會加劇。而且,在寒冷、潮濕的環境里,疼痛也會找上門來。還有哦,早上起床時,部分患者會感覺骶髂關節僵硬,活動不靈活,得活動一會兒才能慢慢緩解。因為疼痛,像彎腰撿東西、從椅子上站起來這樣的動作,做起來都很費勁。
誘發因素:長時間彎腰、駝背、久坐等不良姿勢,運動前不熱身、運動過度或姿勢錯誤,臀部摔傷、撞擊等外傷,懷孕時激素變化、體重增加和重心改變,以及寒冷、潮濕的環境使關節周圍肌肉緊張,這些都可能誘發骶髂關節疼痛。
特殊檢查:醫生會通過一些特殊的檢查來判斷,比如 FABER 試驗,患者仰臥,醫生把患側腳交叉放在對側大腿上,然后用手穩定骨盆,對患側膝蓋施加向下的力量,要是骶髂關節區域出現疼痛,那就提示陽性。還有骨盆擠壓試驗、Thigh Thrust 試驗、骨盆分離試驗等,都是醫生常用的檢查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脊柱疾病,簡單來說,就是腰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了周圍神經組織。
典型癥狀:最常見的就是疼痛,主要在下腰部,可能是鈍痛、刺痛或者放射性疼痛。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疼痛會從腰部向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甚至足部放射,就像有一條線在痛。久坐、久站、彎腰、提重物,或者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會加重,不過躺著休息一會兒能緩解。除了疼痛,還會有下肢麻木無力的感覺,就像有螞蟻在爬,受壓迫神經所支配的肌肉力量減弱,抬腿困難、走路不穩,嚴重的還會大小便失禁。
誘發因素:年齡增長,椎間盤退變;男性相對更易發病,先天腰椎異常也會增加風險。不良姿勢,像久坐且姿勢不對、長期彎腰或彎腰搬重物;缺乏運動,腰部肌肉無力;過度肥胖,增加腰椎負荷;急性損傷,腰部受撞擊、運動扭轉或拉伸過度;反復微損傷,職業活動中反復屈伸腰部;重體力勞動,腰椎間盤長期高壓;長期伏案工作,腰部肌肉緊張、椎間盤受壓;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情緒使腰部肌肉緊張,這些都可能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特殊檢查:直腿抬高試驗,患者仰臥,下肢平伸,醫生抬高下肢,一般能自動直腿抬高 80° - 90° 為正常,舉高不能達到 70° 且沿坐骨神經有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還有仰臥挺腹試驗、克尼(Kernig)征、股神經牽拉試驗等,這些檢查能幫助醫生準確判斷病情。
腰椎小關節紊亂
腰椎小關節紊亂通常是因為腰部突然閃扭或者姿勢不當,導致腰椎小關節位置發生微小錯位。
典型癥狀:起病很急,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彎腰、轉身、伸腰時疼痛加劇。在腰椎小關節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脊柱兩側,能找到明顯的壓痛點。腰部周圍的肌肉會變得緊張,這是身體在保護受傷的小關節。患者會感覺活動受限,彎腰撿東西、轉身、伸腰都很困難。
誘發因素:突然扭轉腰部,比如拿東西時快速轉身;長期不良坐姿,彎腰駝背或長時間彎腰工作;急性扭傷,搬運重物時姿勢不正確,或者運動中意外碰撞、摔倒;隨著年齡增長,腰椎小關節退變,關節面軟骨磨損,關節囊松弛,小關節穩定性下降。
特殊檢查:Kemp 試驗,患者直立,醫生確定疼痛部位后,讓患者背伸脊柱,并向健側做側彎運動,然后醫生向健側肩膀施加向下的壓力,讓患者后旋健側肩部。如果誘發或加重了疼痛,就是陽性。要是患者還能感覺到疼痛從下背部放射至膝關節以下,那就可能同時存在神經根損傷。
腰背筋膜炎
腰背筋膜炎是腰背部的筋膜出現了無菌性炎癥。
典型癥狀:腰背部廣泛疼痛,范圍比較大,勞累、受寒后疼痛會加重。在腰背部的肌肉和筋膜附著點處,有明顯的壓痛點。腰背部肌肉會緊張、發硬,用手摸能感覺到像繩索一樣緊繃。患者彎腰、轉身、伸展時會感到困難,部分患者早晨起床時腰背部僵硬,活動一會兒能緩解。
誘發因素:長時間久坐、久站、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反復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如彎腰搬重物、腰部扭轉運動;急性損傷后治療不當;長期背過重背包等微小損傷積累;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關節炎;脊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小關節紊亂改變力學結構;寒冷潮濕的環境,以及情緒低落、心理壓力大等,都可能誘發腰背筋膜炎。
檢查:主要參考癥狀,腰背肌筋膜炎一般不太會引起躥麻的情況,腰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度基本不受影響,只是在某些角度可能會感覺緊繃 “抻得慌” 。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疾病,腰痛還可能是脊柱骨折、骨質疏松、胰腺炎、輸尿管結石、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多種疾病引起的。所以,一旦出現腰痛,尤其是持續疼痛,一定要重視,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避免腰痛,從改變這 5 種姿勢做起
坐姿:很多人一坐下來就彎腰駝背,這樣腰部承受的壓力會很大。正確的坐姿應該是保持脊柱自然的生理曲度,背部挺直,膝蓋與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線,雙腳平放在地面??梢栽谘糠乓粋€靠墊,幫助支撐腰部。
站姿:不要總是歪著身子站,這樣會讓腰部肌肉受力不均。要抬頭挺胸,兩眼平視前方,肩膀自然下垂,收腹提臀,讓身體的重心均勻分布在雙腳上。
睡姿:睡覺時,選擇合適的床墊很重要,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仰臥時,可以在膝蓋下方墊一個薄枕頭,讓膝關節微屈,這樣可以減輕腰部的壓力;側臥時,要保持脊柱在一條直線上,可在兩腿之間夾一個薄枕頭。
彎腰姿勢:彎腰搬重物時,千萬不要直接彎腰去拿,這樣很容易損傷腰部。應該先蹲下,讓身體靠近重物,保持腰部挺直,用腿部的力量將重物抬起,而不是用腰部的力量。
運動姿勢: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避免突然劇烈運動。比如跑步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步伐適中,不要過度跨步;做瑜伽等運動時,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姿勢錯誤導致腰部受傷。
腰痛雖然常見,但我們可以通過了解相關知識,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治療,同時改變不良姿勢,預防腰痛的發生。讓我們告別腰痛的困擾,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