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詩評
原文
婦人之仁
文/榮榮
殺雞取卵燉湯,
撣灰抹塵,對付野蠻的蟑螂。
閑時描金銹銀,
綠肥紅瘦,也不荒一院的花草。
他在外面操勞,車水馬龍。
她遞茶端水,空懷仁厚之心。
安逸是一只眼前飛舞的蝶,
沒有顏色的女人總被溫情遮蔽。
回家,回家,回家。
一次次將生米煮成熟飯。
居家之愛,可愛,非常愛。
婦道之道,可道,非常道。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榮榮的詩《婦人之仁》,就這個詩題來看,已經充滿暗示。再看這個成語的一般解釋是指婦女的仁慈心腸,而比喻義是指處事優柔寡斷,施小恩小惠,不識大體。因此,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男性有婦人的特性,通常是褒義貶用。而在這首詩中,詩人兩句一節,非常全面的概括的家庭婦女每天的日常生活狀態,非常符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模式。但是,一直以來,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家庭婦女對整個家的付出。因為她們沒有收入,所以她們的奉獻往往容易被看輕,這間接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所以,近些年來,網上有許多聲音鼓勵女性走出家門,自力更生,擺脫家庭的束縛,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這需要勇氣和膽量,畢竟社會比家庭更復雜,更具挑戰。閑話少說,詩人寫家庭婦女的日常,從本質上來看,是贊賞她們的。特別是結尾那兩句,將愛和婦道寫得玄乎且深刻。接下來細讀下這首詩。
第一節,描寫做飯、操持家務,殺雞燉湯可謂手到擒來,打掃衛生,從柔弱的女人練就到連拿刀殺雞,對付野蠻的蟑螂都不怕的地步。這體現了一種變化,是生活生存改變了她們,讓她們能獨當一面,成了生活中的女強人。
第二節,展現了她們靜若處子的閑情逸致,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具體來看,就是穿針引線,做花紅,打理一院的花草樹木。做這些一方面陶冶了性情,一方面可以打發閑時。她們就是生活中的多面手。
第三節,寫的是夫妻之間的搭配,這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體現,丈夫在外操勞一天,回到家,她們遞茶端水為丈夫解乏,仁心仁意,這是她們對丈夫的溫柔體貼和感情的體現。詩人在此展現了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
從第四節開始,內容逐步寫得深入,體現出某些女人的一些苦楚。詩人拿安逸的蝴蝶和沒有顏色的女人做對比,所要說的是,沒有顏色的女人,仿佛沒有了生氣一般,顯得老氣橫秋,沒有活力,這透露出她們生活的無力感和不幸遭遇。這句“被溫情遮蔽”,寫得非常詩性,仿佛她們在生活中缺少愛缺少關懷,這與前面所描述的女人截然不同,幾乎是一個對立狀態。
第五節,詩人反復“回家”三次,仿佛在說,只有家才是她們的歸屬地,體現了被束縛的感覺,家仿佛成了她們身體和心靈的枷鎖。這句“一次次將生米煮成熟飯”,又透著無奈,體現了她們對生活和命運的順從,墨守成規,按部就班的生活態勢。這也是一類女人的狀態。
第六節,詩人借用和異寫了《道德經》里的經典句子,非常具有創造性。第一句“居家之愛,可愛,非常愛”,仿佛是對前文的總結,家庭婦女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人生,有愛心,有可愛之處,以及對家庭不一般的愛和付出,甚至愛到失去自我。這句“婦道之道,可道,非常道”,主要是從家庭婦女的德行來說,勤勞勇敢,犧牲小我,成就整個家,非常具有奉獻精神,從而也體現出一種壓抑性。
這首詩,比較全面的分析了家庭婦女的狀態和生活,以及內心世界,如同一個婦女的生活縮影。詩歌有贊美,有反思,有對她們人生的總結。前三節,畫風溫良賢惠,后二節,制造反差感,形成不同生活形態的碰撞,引發人們的思考。因此,婦人之仁,是好與不好的對方統一。或許,婦女只有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才能贏得更多的尊重,不過這樣,又會襯托出某些男人的無能,以及他們那該死的自尊。所以,做女人難啦!婦人之仁,有的放矢!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榮榮,原名褚佩榮。1964年出生于寧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過多部詩集和散文隨筆集,參加詩刊社第十屆青春詩會。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詩刊》《詩歌月刊》《人民文學》等刊物年度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等。
往期詩評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歷時大半年,共收錄詩評300篇,44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9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0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40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