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雙旗鎮客棧 (我們在這個塵世上的時日不多,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取悅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紀元:初級職稱二十六年,中級職稱元年。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你一定仔細品讀這句話的意義。反正,我這個二十七年沖鋒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深刻領悟了這句話的意義,因為我的文字總是被網絡君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為名而付之一炬,可憐焦土!
正是因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現實里的我們多么微若螻蟻、命比紙薄,網絡上的我們照樣微若螻蟻、命比紙薄。
我們在網絡上只能進行奶頭樂式的娛樂和名為“狼性精神”,實為“鬣狗精神”的暴戾野蠻情緒宣泄,至于理性探討,根本不為網絡這個法內之地所容啊!
前幾天,在網絡上我就注意到了一則發自于個人的大河南大鄭州一名一線基層教師自訴的悲涼苦楚遭遇。
說句實話,這個年頭,沒有官方行文,或者輿論沒有發酵之前,我往往不敢將自己筆觸涉及這一類事件。
因為我如果將筆觸涉及到此類事件,我便很容易成為“馬戶和又鳥們”的攻擊目標:道聽途說,理應正法!我們是新時代好教師,一切都應該唯上!只有唯上,才能唯真!我們不能讓小道消息泛濫!
可在我躊躇的兩三天時間里,我注意到官方雖然沒有站出來,但這件事卻在教師群體之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地發酵起來了!
也就是說,這件事九成可能為真(如果不為真,官方一定會疾言厲色予以聲討,甚至于將首發教師褫奪教師資格),而且,很多很多教師同行對這種教育生態感同身受——一個導火索,也便引燃了薩拉熱窩。
事情是這樣的:她在歲歲年年的專家創新聲中換湯不換藥的期末考試中參與批卷工作,完成自己分內工作之后,以為自己可以歇一口氣,松快松快。然而,未曾預料到,局外人以為不過是小角色、局內人卻知道根本惹不起的當地教研員,本著“欺負老實人”的一貫現實風氣,讓這名教師繼續加大工作量,繼續批改其他題目。
當這名教師表達自己不愿意生活在不公平的環境中,不愿意感受到非正義之時,覺得自己地位在教育日益行政化的當下,卻遽然遭遇小人物挑戰的教研員勃然大怒,人家像訓斥家奴一樣訓斥教師,并且君無戲言地給出了口頭處罰:今后,區域內的教育教研活動,你就別想參加了!
局外人看到了什么?局內人又看到了什么?蘇軾《豬肉賦》里的兩句:“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可以套用到這里:局內人不肯說,局外人不知道從哪兒說起!
局外人一定會哈哈一笑:不就一個哄小孩子玩兒的教育教研活動嘛,不參加就不參加,又能奈你何?!
局內人卻能聽出來一種項上繩索被收緊的聲音:這哪里是什么教育教研活動不參加的問題,這分明是自己拿不到哄孩子玩兒的各種各樣的榮譽,從而無法拿到決定教師終身薪資報酬的教師職稱的問題啊!
什么是教師職稱?教師職稱代表著利益分配!如果沒有教師職稱,一名教師可能遠遠不如小區里面撿垃圾的大爺大媽,他們的生活一定會苦不堪言!
不但苦不堪言,只要他們不逃離教師隊伍(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只要還有一線生機,莫說教師逃不出教師隊伍,你也逃不出你的生存圈子),他們拿著菲薄的工資,卻還要為許多許多教師同行背黑鍋,受盡學生家長的白眼和指責!——這是一個先敬衣裳后敬人的時代啊!
這件事放在一邊吧,而今資本化、行政化的教育生態內,教師不過是一種工具,樸直善良、老實木訥的教師就更是一種趁手合用的工具了,而維系這個工具正常運轉的東西一定叫做——教師職稱評審制度!
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就是給教師群體講述的一個童話,或者說是一個笑話!這不,就在剛剛,我看到了一則新鮮出爐的、缺乏了時效性的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的笑話——《女教師職稱評審被人事處長拽傷?校方通報:警方調查后不予立案,評審未發現違規違紀情況!》
對了,這是一則官方嚴肅媒體的相關行文大標題,大家可以自行去找一找。如果大家能夠證明我在說謊,我愿意提頭來見大家!
我之所以說“沒了時效性”,那是因為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月之前,時至今日,才被我們知曉!
這件事的發生地在皇城根兒下一所學校,從官方媒體的正式行文中看起來,事情脈絡似乎也非常清晰:不過就是在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兩名教師通過了“評議”,另有一名教師沒有通過“評議”;這名未曾通過“評議”的教師在塵埃落定后的某一天到學校溝通,但因情緒激動而要倒地;在這名教師將倒未倒之際,以學校“杈桿兒”為首、以學校保安老師為輔的幾名人員迅速攙扶并救助了這名教師,將之迅速送醫,且在送醫之后未見異常。
可是,事發后兩天,這名“個別微信公眾號提到的某教師”(官方行文對這名教師的表述,一字不差引用)卻告知六扇門,自己被教育管理者拽傷。
是是非非,我不做評論,我只想說自己的兩點意見:
第一、皇城根兒下發生的這件事的官方行文,全文都是“評議”,有點讓我啞然失笑。
要知道,在2021年11月份之前,焦作十七中還沒有成為輿論焦點之前,這個“評議”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情商”!
當年我就說過,焦作十七中那幫人也不知道腦子里面裝了些什么東西,那是真把我們情緒不當情緒啊,竟然敢拿酒桌上的辭令——情商,和人們心知肚明且深惡痛絕的所謂“團結”來說事兒,實在先就敗了一步!
在“評議”還沒有爛大街之前,拿“評議”來做一個人的尖尖小帽,那是最合適不過的東西,也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創新!
言而不平,完全可以堵住悠悠眾口!
第二、不管這件事誰是誰非,我反正能看到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這個妖魅的妖媚身影!
我們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真的能夠服眾嗎?我說過很多次這個問題!
就算那名教師謊報自己被毆打致傷,但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原罪絕對無法被洗凈!
即便我們不對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中的“評審”二字做任何手術性改進而依舊保留,那么,縮小教師職稱所代表的懸殊金錢差距,讓那些樸質端方、善良誠實的教師們不至于在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面前不可避免地心理失衡,也讓教師群體避免陷入鬣狗扎堆的塵煙撕咬中,不讓這種貽笑大方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鬧劇發生,有什么不可以、不可行呢?
補白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說過:一種理論,無論它多么精致和簡潔,只要它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絕或修正;同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
我們完全可以套用這句話!讓我們說一聲: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你認為它精致和簡潔,但我認為它百分之百不真實,因此必須被拒絕或修正,就這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