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文|momo
曾經看著武俠長大的一代又一代,對武俠小說的影視化似乎感情復雜。
怕有太多人拍,魚龍混雜,毀了心中的武俠。
也怕沒人拍,關注日減,武俠式微。
近些年,武俠片的質量和產量均無保證,2024年,全年僅兩部武俠片上映。
打開豆瓣的華語武俠片榜,產自八九十年代的經典武俠片仍然牢牢占據著高位,榜單中離我們最近的片子,也上映于7年前了。
回想那個屬于武俠的黃金時代,徐克自是其中無法忽視的名字。
所以當一部電影打出金庸+徐克的夢幻組合標簽,難免讓一波武俠迷心中重新升起期待。
或許,我們能從中重溫,那個屬于我們的黃金時代。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
01
在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中,徐克這次選擇了《射雕英雄傳》。
射雕是不少金迷眼中的“金庸小說之最”——流傳最廣,讀者最多,也最容易讀懂。
很多傳統武俠小說重情節,把人物作為情節的附庸,可金庸卻用人物來駕馭故事。
◎金庸
他曾在小說的序言中寫道——
“小說作者最大的企求,莫過于創造一些人物,使得他們在讀者心中變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他說自己最高興的,就是讀者喜愛或者憎恨他小說中的某些人物。
那是讀者的個性與感情,與小說中所表現的個性與感情相接觸,產生的“化學反應”。
《射雕英雄傳》一直在金庸小說的翻拍榜中名列前矛,郭靖與黃蓉,也是這樣兩個有血有肉,被眾多讀者喜愛的角色。
他們不僅于亂世中寫就了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佳話,更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國為民,終成一代“俠之大者”。
《射雕英雄傳》卷帙浩繁,人物眾多,場景繁復,總共四本,共計100多萬字。
由于電影的篇幅和形式限制,改編的難度很大,因此選擇就變得十分重要。
故事簡介顯示影片主要改編原著34-40回。
從目前釋出的預告來看,電影聚焦在郭靖面臨“血親”大宋和“養恩”草原時的選擇,展現郭靖黃蓉的第一次守城經歷。
這段劇情在以往的影視化作品中往往被一筆帶過,如今這一版,卻把它單獨拎出來,在電影中著重筆墨,用中式美學描繪“俠之大者”。
從《射雕英雄傳》到《神雕俠侶》幾十年的滄桑巨變,從蒙古的“金刀駙馬”到死守南宋邊城的大俠郭靖,從俠之小者到俠之大者轉變,都始于這里。
我們在電影的預告片中,能看到兩處非常重要的表達。
一是郭靖說:江湖之大,高手輩出,武功高強的人,未必就有一顆憐憫之心,而武功低的人,未必就不能行俠仗義。
二是郭靖和蒙古大汗的一處對話。
蒙古大汗問郭靖:天下英雄,誰比得上我?
郭靖答: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永懷憐憫之心。
此改編思路以小見大,徐克一出手就抓住了人物和原著的靈魂。
“俠之大者”出自《神雕俠侶》第二十回。
駐守襄陽的郭靖,囑咐子侄楊過:
我輩練功學武,所謂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
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后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02
金庸小說對徐克影響頗深。
徐克生于越南亂世,成長過程中輾轉多地,但心系中國,與郭靖的成長背景和心路歷程相似。
據說他閱讀的第一本金庸小說是九歲那年看的《神雕俠侶》,當時沒有錢買書,書是從書店租來看的。
小時候看金庸小說,是為了和同學們講故事,爭臉面,可小說中的精神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徐克。
2018年金庸先生逝世,徐克曾發文悼念——
先生浩瀚精神,傲視天下之大義,臨泰山崩塌不懼之大勇,知極難而不退的大氣,迄今仍籠罩我輩創作領域。
繼1992年《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之后,30多年過去,徐克再度操刀改編金庸作品。
這也是他在2011年《龍門飛甲》后時隔14年再度執導武俠片。
提起徐克,觀眾對他的評價似乎總逃不過一個“怪”字。
可比起“怪”,總覺得另一個詞更能代表徐克——
浪漫。
在徐克眼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很浪漫的,且這種浪漫并不局限于男男女女之間的感情。
前不久微博之夜的活動,徐克攜主創為新電影做宣傳,他這樣向觀眾推薦自己的電影——
震人肺腑的俠氣,讓人心動難忘的浪漫情義。
2025年,《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跟大家分享一個浪漫、興奮、開心、熱鬧的春節。
在徐克眼中,金庸是比較理想和浪漫的一類作者。
浪漫,也是他認為武俠世界讓我們著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里面的人物氣派、精神狀態,都很浪漫,而且讓我們收獲到一種故事里的滿足感。”
除了浪漫,徐克身上的另一個特點是“不確定性”,一直在求變求新。
有人問過他,為什么不循規蹈矩地拍武俠,非要挑戰一些新東西?
他對此持不同觀點,別人拍過的,他覺得拍起來沒意思。
“那件事如果好像沒什么變化,我去拍來做什么?”
變化意味著會出現問題,但是沒關系,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
試驗有時候會面臨著失敗,但是沒關系,他可以再來。
所以他說,他經常從“另一道門”進入武俠世界,也許這也是大家認為他“怪”的來源之一。
在武俠世界里,他積極探索、擁抱新技術。
據說在2001年上映的電影《蜀山傳》中,徐克運用了1600多個特效鏡頭,也開啟了奇幻電影的新篇章。
在2011年的電影《龍門飛甲》里,徐克運用了最新的3D技術,為了更好的效果,他花了很長時間走訪電影公司,并邀請了《阿凡達》的3D攝影指導。
這也是中國內地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
他擅長糅合多種元素的打斗,使動作兼具力量和美感,尤其注重人物動作的起勢、亮相、收勢。
他不拘泥于傳統的武器、招式,《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東方不敗穿行竹林的場面,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對于人物的塑造,他也總有“徐克式”的切入點。
在徐克版《黃飛鴻》中,他讓黃飛鴻出現在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之中,因為他覺得像黃飛鴻這樣的人,身處那樣的時代和環境之中,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更值得一提的是,徐克在自己的影片中塑造了很多豐滿的女性形象。
在他的電影里,她們不再是很多傳統武俠片中的漂亮陪襯,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而是擁有豐盈內心、獨立人格的個體。
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徐克更是把東方不敗改編成女性角色,得到了很多人的愛,終成一代經典。
在《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已經釋出的預告片中,我們也看到黃蓉、華箏以不同于以往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
你很難想象,這個從武俠黃金時代走來的人,今年已經74歲了。
手握眾多武俠經典作品的他不愿悠閑地躺在功勞簿上,他還帶著他的浪漫和無邊的想象力,在繼續朝前走。
03
江湖傳言,徐克是一個很卷的導演,很多和他合作過的演員都說他精力充沛,好像不需要睡覺一樣。
在《人物》雜志對演員肖戰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導演徐克要求演員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樣一段“半封閉”的日子里。
片場也成了演員們內卷現場,學蒙語,學騎馬,練體能……
除了嚴謹認真,我們也能在預告中窺見一些徐克熟悉的“怪”味。
比如電影中,胡軍飾演的洪七公,造型是這樣的。
腦袋上頂著若干碩大的楊梅一般的絨球,胡軍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說,自己當時看到自己的造型也傻眼了:這個洪七公,怎么像唱戲的一樣?
胡軍說,他特別期盼徐克導演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能夠回歸到已經失去的武俠世界。
他覺得,如今的武俠片,很多俊男美女,看起來也琳瑯滿目,卻獨獨少了“俠氣”。
在徐克眼中,武俠片是獨屬于我們中國人的講述故事的浪漫方式,就像在寫詩。
我想,如果我們能期待誰,既能抓住武俠的“魂”,又能跟上如今時代的種種變化,或許還能提供一些預期之外的新東西,我們一定會想到徐克。
74歲正是闖蕩的年紀,很愿意在這個春節檔去電影院看看導演徐克,這首新寫的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