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青”春與書,萬“馬”奔途,為充分發(fā)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帶頭作用,鼓勵廣大青年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書籍中淬煉思想之魂,深扎信念之根,校團委開展“青春年少好讀書”系列活動,設置“青思悅讀”專欄,讓閱讀的春風吹進滿井之中,堅定文化自信的信念,以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投身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偉大征程中!
本期悅讀人 李政澤
李政澤,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1級本科生,校團委組織部副部長,北京科技大學青馬工程“青柑計劃”學員。曾入選“海淀人才計劃”,獲“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等榮譽。
結(jié)束了“青柑計劃”在寧夏的研學后,我回到了久違的家。雪后的吉林市是我熟悉的清冽感,風中帶雪,雪中藏花,遼闊的寂寥,純凈的寧靜。和家人到市場上采購小年所需的食材,看到香脆的堅果和甜美的糕點,看到喜慶的春聯(lián)和精致的窗花,我才切身感受到乙巳蛇年,悄然將至。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在喜慶祥和的氛圍中,在劉德華兢兢業(yè)業(yè)的歌聲中,在茄子和豆角對土豆的爭奪中,我饒有興致地漫步在長街上,這條街叫河南街,兩側(cè)展示著仿滿清時期人們過年的風俗,長街的盡頭有一家新華書店,或是書籍對我的天生吸引力,或是耳朵急需一個寒風中的港灣,我便推門而入,于是在東北慵懶的午后,在咖啡香氣氤氳的書店,邂逅了一本溫暖又厚重的書。
一個多月前,我國的春節(jié)正式申遺成功,成為了我國第44個非遺項目。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一個春節(jié)文化相關(guān)的專柜在默默地與人們分享著春節(jié)的喜悅。而在眾多書籍中,有一本卻又顯得如此不同,它以歷法與神秘“禁忌”的破解為切入,讓我了解到了春節(jié)的前世今生,帶著滿足感和獲得感,我開始翻閱這本書,興甚而至,與君共享。
這本書叫《符號里的中國》。從結(jié)繩記事到龍鳳圖騰,從天地人神到鱗毛羽昆,這些既是悠悠歷史中的“符號”,也是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密碼”。本書深入挖掘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各類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從古老神話中的神祇形象,到傳統(tǒng)建筑里的裝飾元素,從民間傳說的祥瑞之獸,再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儀式象征。從點滴符號中窺見中華民族的底色,在潛移默化中講述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在閱讀過程中,看見生動形象的各類符號,我不禁聯(lián)想到前些日子與“青柑計劃”同學們一起在寧夏研學,在西吉縣龍王壩村的展覽室內(nèi),看到了一場黃土地上的狂歡的記錄——西吉社火。聽村長講到,“社火”寓意驅(qū)邪避難。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作為中華民族慶祝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慶典活動,社火有著數(shù)千年的歷史,它來源于古代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經(jīng)過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如今社火則點燃了人們對生活的希望,一路見證西海固地區(qū)從貧瘠甲天下到如今全面脫貧,社火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血脈永續(xù)的強大基因。
猶記我在參加學校“中英高校學生聯(lián)合項目”時,在頤和園與來自英國的國際友人交流,他們對仁壽殿前銅龍銅鳳非常好奇,我向他們解釋了龍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象。不久后,《黑神話·悟空》問世,遠在英國的同學們非常喜歡這部游戲,我向他們講述了山西晉城佛光寺立柱、重慶寶頂山大足石刻“西方凈土變”、陜西水陸庵的五百羅漢懸塑群、《漢書》中的“盛冬雷電,潛龍為孽”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成功激發(fā)了他們再游中國的決心。
我覺得這就是文化符號的意義,它是文化傳承的實體,也是文化交流的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任務要求。我們要讓小符號發(fā)揮大作用,向全球傳播中國聲音,向世界講好中國文化。斗轉(zhuǎn)星移,萬物乾坤,中華文明,玉振金聲。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我國目前共有44個項目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文化是歷史送給中國的禮物,一泓池水涌入大河,才能流經(jīng)千里;一聲春雷置身天地,方可震鑠古今。滋養(yǎng)中華大地的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運氣,而是一代代人的篳路藍縷。作為新時代的鋼鐵青年,我們應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眾人合力,前赴后繼,為實現(xiàn)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diào)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貢獻磅礴力量。
年華錚錚,于斯為盛,何以為家,謂之中華。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
近期專題 歡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體工作室
來源 | 李政澤
責編 | 轟隆
校核 | 紀寧 圓 永峰
值班編委 | 小丸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