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發布了《山東根據地“選帥”風波不斷,因羅榮桓的一次軍事行動,迅速平息》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文中講述了羅榮桓元帥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軍事代表作——留田突圍。
這次突圍,羅榮桓出敵不意,兵行險著,帶領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機關、分局機關、省戰工會和黨校將近3000人,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中乘間蹈隙,神不知、鬼不覺地跳出了包圍圈,人人毫發無傷,堪稱軍事奇跡。
隨軍報道的太平洋學會記者漢斯·希伯,對羅榮桓的指揮藝術嘆為觀止,隨后撰寫了 《無聲的戰斗》一文,向全世界宣傳了這一經典戰例。
羅榮桓也憑借這一次經典戰例確立了自己在山東根據地無可動搖的絕對領導地位,贏得了陳光、朱瑞等人的衷心擁護。
事實上,羅榮桓根據日軍大規模掃蕩晉察冀的種種跡象來分析,已經判斷到這一年入冬之后,日軍將會重點掃蕩山東,因此一再提醒山縱領導人黎玉要密切注意日軍的動靜。
可惜的是,山縱正集中魯中軍區主力與頑軍激戰,無暇顧此。
那么,當日軍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到來,115師部隊可以輕松地跳出了敵人的合擊圈,而正與頑軍交戰的山縱,被頑軍咬住不放,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日軍的“鐵壁合圍”中,損失慘重。
其中,王建安的第1旅各團均被打散。
羅榮桓的心情郁悶,和陳光一起,率領部隊在蒙山東麓與日軍“躲貓貓”,時不時抓緊時機反擊一把。
毛主席曾預言:“抗戰的第四周年將是最為艱苦的一年。”
如果不再出什么意外,羅榮桓他們將會這將平安度過這個“艱苦的一年”了。
偏偏,還是出了意外。
11月29日,特務營和山縱2旅成功地將600名日軍堵在了綠云山。
但是,這股日軍極其兇悍,拒不投降,負隅頑抗,一時間,槍聲不斷,激戰不止。
眼看天色已暮,羅榮桓料定敵人的援兵很快會到,我分局、戰工會和師部機關人員必須馬上轉移。
往哪兒轉移呢?
在大青山地區活動的抗大一分校及時來電傳過來一個重大情報,說他們那一帶沒有敵情。
羅榮桓沒有多想,率機關人員連夜轉往大青山。
結果,進入了日軍精心設下的合擊圈。
并非抗大一分校的同志工作不夠細致,而是敵人實在太過狡猾,隱藏得太深了。
11月30日拂曉,日軍的飛機、坦克、裝甲車,一齊出動,大青山周圍,炮聲如雷。
羅榮桓等人分頭突圍。
經過連日激戰,從包圍圈里面透漏出來的同志們陸續聚攏到了石蘭以東地域,在羅榮桓的指揮下,轉移到了濱海區。
很多重要領導人沒能沖出包圍圈,長眠于大青山。
這其中,有山東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分局宣傳部長劉子超、115師敵工部副部長王立仁、魯中軍區司令員劉海濤、魯中區委社會部部長朱玉干……以及前面提到的太平洋學會記者漢斯·希伯。
老覃在多年前發布過《他是解放軍炮兵之父,一家四口為革命獻身,光照日月、義秉千秋》一文,文中提到的朱瑞的夫人陳若克之死,也發生在這場戰役中。
陳若克是一位女中豪杰,敵人襲來時,身懷六甲的她,正在分娩,剛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可憐的新生兒,初到人世,連媽媽的奶水還沒有吃上一口,就和媽媽一起被滅絕人性的日本士兵殘忍地殺害了。
羅榮桓忍悲含淚,對此后的軍事行動更加小心謹慎。
1942年的春天剛過,劉少奇受毛主席的委派,來到了山東臨沭縣,在朱范村召集了山東分局、115師和山縱的領導人一同開會。
他在會上指出了山東黨在領導上最大的缺點——工作縮手縮腳,不能堅定獨立自主領導山東抗戰的戰略方針,屢失創建根據地、爭取戰略要點的先機。
在臨沭的日子里,劉少奇多次和羅榮桓促膝長談。
劉少奇驚奇地發現,羅榮桓的戰略眼光與在對敵、頑勢力的分析和判斷,以及各種相應的對敵策略,均與自己不謀而合,不禁暗暗歡喜,心想:“有羅榮桓坐鎮山東,我軍必勝!”
回到延安后,見到毛主席,他迫不及待地說:“主席,你把羅榮桓安置在山東,真是知人善任啊!”
毛主席點了點頭,說:“羅榮桓同志外柔內剛,胸有韜略,堪稱大材,以前不能大用,這次,應該放手讓他發揮。”
說到這里,毛主席的語氣突然轉低沉,有些感傷地說:“以前每逢我倒霉,他就跟著倒霉,真是太委屈他了。”
劉少奇聽了,先是點了點頭,接著有些遺憾地說:“現在,羅榮桓的資歷在四位分局委員中排在倒數第二位,由他獨撐山東,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