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無論經濟繁衰、戰火紛亂、技術躍遷、文化演進……世事風云變幻,最終多數能夠傳承下來的是蘊藏在人類精神世界的無形財富,而接近這些財富的最好方式,唯有閱讀。
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芒格有言:“我手里只要有一本書,就絕不會覺得浪費時間。”也唯有閱讀,能將我們個人有限的視野無限拉長和拓寬,于變局中開新局。
新年伊始,我們照舊梳理了過往一年最受長江讀者歡迎的20本圖書,內容涵蓋了科技前沿、理論經典、商業創新、歷史洞見、人文哲思,既有宏大敘事的時代脈動,也有個人成長的深刻啟迪,既有長遠歷史的價值重估,也有科技更迭的未來描摹。在宏觀與細微之間,在世界與歷史之間,在自我與時代之間,向經典求索,與大師對話。
始于一頁,抵達無窮。希望在歲末年初之際,與你一起通過閱讀,保持對思辨力、想象力、創造力、行動力的渴求與精進,開啟一個智慧的新年。
2025新春書單??????????
*以下書籍排名不分先后
- 宏觀洞見 -
《長期危機:重塑全球經濟之路》
《新二元經濟》
《鄉下人的悲歌》
《新鍍金時代》
- 近觀未來 -
《品牌數智化》
《智人之上》
《黃仁勛:英偉達之芯》
《理解和改變世界》
- 他山之石 -
《我看見的世界》
《三生萬物》
《有效的經營者》
《一如既往》
- 思維高地 -
《思考,快與慢》
《韌性》
《決策的邏輯》
《結構化思維》
- 管理新知 -
《怎樣做成大事》
《混合信號》
《管理學的進化》
《看不見的大象》
《長期危機:重塑全球經濟之路》
作者:[英]戈登·布朗 [美]穆罕默德·埃爾-埃里安 [美] 邁克爾·斯賓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高企,不平等加劇,保護主義抬頭,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世界似乎陷入長期危機。出路在哪里?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我們需要尋找答案,更需要行動指南。
長期危機可以有長期對策,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方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等合著新書《長期危機:重塑全球經濟之路》中給出了他們的思考——要擺脫危機,需要從經濟增長、經濟管理和全球秩序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推動技術進步、改善經濟決策、加強國際合作等手段,構建更加包容、可持續和安全的未來。
《新二元經濟》
作者:周春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化的滾滾洪流中,新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以智能化、數字化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在經濟大變局的新時代,企業界、金融界,乃至政界,均迫切需要一套嶄新的經濟理論,來詮釋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新現象、新問題,來把握和預測經濟與商業發展的新趨勢,來指導各方進行更科學、更合理的投資決策、研發決策、生產決策、營銷決策和產業決策。
在《無限供給:數字時代的新經濟》基礎之上,長江商學院周春生教授在《新二元經濟》中嘗試建立一個嶄新的理論體系來更加科學地分析數字經濟時代的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轉變和經濟動能轉換的內在規律。
這本書對于幫助我們理解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把握新經濟特點,以及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均有重要參考意義。兩本書推薦搭配閱讀。
《鄉下人的悲歌》
作者:[美]J.D. 萬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為什么一大批人喪失美國夢?《鄉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極其動人的回憶錄,脫胎于作者J.D.萬斯向上流動的親身經歷。這本書也是一部深刻的社會評論,真實講述了社會、地區和階層衰落會給一生下來就深陷其中的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以“局內人”的角度,帶領我們以更宏觀的視野,深入探視美國藍領階層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
大多數的美國白人藍領仍舊擺脫不了世襲的貧窮與困頓,仿佛是一條與生俱來的枷鎖,牢牢套在他們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他們無法在美國這個以自由為豪的國度中,找到合適的出路?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視角。
《新鍍金時代》
作者:[英]詹姆斯·克拉布特里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14億人口大國,30年經濟自由化改革。如今的印度擁有世界最大規模且結構年輕的人口、發達的科技、日益龐大的中產消費群體和逐日膨脹的樂觀野心,然而在沸騰的表象之下隱現著不可持續的危機。
“這是一個關于印度貧富問題的故事,發人深省、引人入勝,更是悲哀地揭示不平等如何有力地碾壓和擊垮一個國家的偉大成就。”想要了解印度經濟奇跡背后政治與商業共生的真實內幕,《新鍍金時代》將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擇。基于資深智庫分析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金融時報》記者駐孟買5年深度追蹤,一手調查印度億萬富豪的崛起與墜落,長期追蹤商業帝國的盛衰之路,這本書還原了印度30年經濟改革歷史以及一個處在轉型風口浪尖的分裂社會。
《品牌數智化:科技驅動的模式與價值創新》
作者:孫寶紅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人工智能、Web3等新技術的涌現,沖擊著原有的商業版圖,也改寫了品牌和用戶的關系;另一方面 ,中國企業正加速出海,迎接嶄新的全球市場競爭。過往的成功無法被輕易復制,在數字時代中國企業如何適應并贏得全球市場上的品牌較量?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強連接,創造更大價值?如何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構建長期競爭力?
本書力圖系統性地呈現品牌如何在數字時代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運營,即“品牌數智化”,并兼顧前瞻性與實操性地講述企業如何利用數字技術,逐步建立對用戶和數據的掌控權,增強用戶品牌體驗,創造用戶價值,從而打造品牌長期競爭力;同時分析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運營的主要目標,即尋找業務增長點和新的盈利模式,簡稱“科技驅動的模式與價值創新”。
書中突出了與未來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及Web3.0相契合的主題,所選取的案例均來源于長江商學院孫寶紅教授近年來對商業模式或營銷技術創新的切身觀察,幫助企業管理者掌握品牌建設相關的前沿技術和實施途徑,贏在未來。
《智人之上》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社
人類如此智慧,為什么卻總是傾向于自我毀滅?我們為什么走到了生態和技術自殺的邊緣?當非人智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時,人類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智人之上》透過大歷史的長鏡頭,講述信息網絡如何塑造了我們和我們的世界,邀請我們思考信息與真相、神話與官僚制度、智慧與權力之間的復雜關系,探討不同的社會結構在試圖構建信息網絡時面臨的關鍵困境。
我們正身處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信息革命中。看看人類的信息網絡在過去幾千年如何發展,我們也許可以更了解今日與未來發生的事情。
《黃仁勛:英偉達之芯》
作者:斯蒂芬·威特
出版社:湛廬文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科技企業家的傳記,更是一部關于如何在全球科技舞臺上取得成功的范本。跨越30年的科技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術是如何發展的,人工智能將會如何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技術發展的速度和進展是怎么樣的。在這場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英偉達是一個縮影。
通過對技術發展歷程的洞察,我們將更清晰的看到未來,企業家可以了解到科技行業的復雜性,以及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這本書適合所有對科技、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感興趣的讀者,無論你是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還是對其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都能從黃仁勛的故事中獲得啟發和動力。
《理解和改變世界》
作者:[法]約瑟夫·希發基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類遇到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是最壞的事情,但我們還不知道答案。”這是霍金生前的觀點,似乎也成為一種預言。在人工智能疾速狂奔的時代,人們對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取代人類這個話題投入了巨大的好奇。未來,人工智能將怎樣接近人類智能、人類應該如何與人工智能共存、我們是否需要恐懼人工智能......都是需要探究并回答的議題。
2007年圖靈獎得主、世界安全計算機系統發展重要貢獻者、中美法三國院士約瑟夫·希發基思(Joseph Sifakis)在《理解和改變世界》一書中,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清晰的解答:人工智能不會超越人類,人類和人工智能是互補的,而非互相替代的關系。
他認為,比起所謂的超越人類,AI會帶來的最大威脅是人類對它的依賴可能導致我們無限讓渡自己的判斷,喪失決策權,最終成為“奴隸的奴隸”。
《我看見的世界》
作者:[美]李飛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從底層移民成長到頂尖科學家,《我看見的世界》不僅是“AI教母”李飛飛的個人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發展史。她度過了困頓艱辛的青少年時代,但對科學的熱愛不斷激勵著她持續追尋人生的“北極星”,并最終走進科學的殿堂。
當李飛飛和家人努力適應在美國的生活時,恰逢現代人工智能開始不斷取得突破。她不斷開啟新的科學征程,并確立了自己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科學使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書中詳細記錄了這些重大時刻的關鍵細節,既有對重大科學突破幕后的精彩窺探,也有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氣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
即使是最技術性的學術研究也需要激情,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可以激發無盡的科技創新。
《三生萬物》
作者:寧高寧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曾執掌華潤、中糧、中化集團、中國化工四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寧高寧被認為是最具企業家精神、最不像“領導”的央企掌舵人,也是最善于把亂牌、雜牌打成大牌和王牌的中國企業家之一。
《三生萬物》詳盡地描繪了寧高寧從一個小城青年到商界領袖的成長過程,并講述掌舵三大央企期間一系列關鍵而深刻的事件。這是寧高寧對人生的一次真誠回望,他系統性地回顧和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供了一種大道至簡的三維思維方式。
《有效的經營者》
作者:宋志平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大多數企業領導者都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的,對管理尤其是對管人管事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偏好,如果不去管人管事,可能就會覺得“大權旁落”。
然而事實上,現在的企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是經營,需要“向外看”處理好企業外部的事情,做正確的決策和獲取資源,這在當下不確定性環境中更是如此。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領導者如何有效經營?《有效的經營者》凝聚了宋志平40年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與智慧、觀察與反思,為廣大年輕一代的企業家、創業者和管理者提供了路標性的指引。
《一如既往》
作者:[美]摩根·豪澤爾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每個人都想看清未來,但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世界永遠變化,未知無法預測。但千百年來,人類的行為一如既往,永恒不變。恰恰是那些永恒不變的人類行為,蘊含著最深刻的歷史經驗,因為它們能夠預示每個人的未來。
豪澤爾在《一如既往》中將心理學、行為決策科學和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發現融入到生活中,揭示了財富和成功的關鍵秘密。他認為,人的行為大概率是會重復上演的,人心是一個從古到今都沒什么改變的東西,所以只要了解了人性,就能更好地把握和判斷。
《思考,快與慢》
作者:[美]丹尼爾·卡尼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社
2024年3月27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的奠基人丹尼爾 · 卡尼曼去世,享年 90 歲。卡尼曼留下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著作,探討如何獲得幸福、如何避免人類決策誤差等等。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們總是理性和自私的,并以此做出決策。但卡尼曼認為,人們在復雜的場景下,常常會根據直覺做出反應,而這些決策往往會導致非理性的行為。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卡尼曼提出人的思考受到兩種模式的驅動:“系統一” 的思考快速、依靠直覺且情緒化(快思考);而 “系統二” 則較慢、計劃性且更依賴邏輯(慢思考)。
思考從來不缺維度。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問題面前,做相應的思考。
《韌性》
作者:張曉萌 曹理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韌性”這一概念突破物理學、心理學范疇,在社會經濟領域越來越多被提及。“城市韌性”、“經濟韌性”、“社會韌性”等詞匯高頻出現在人們面前,究其源頭,都是源于人的韌性。
劇變時代,個人心理韌性的塑造、提升刻不容緩。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企業管理中,打造韌性能夠幫助我們從逆境中快速恢復,收獲更多積極體驗,也是激發個人和組織成長的能量之源。
長江商學院張曉萌教授在融合心理學、行為學等前沿科學的基礎上,提出了“韌性飛輪”模型,其核心為“韌性”,通過“覺察”、“意義”、“連接”三個葉片幫助我們提升心理韌性,解碼焦慮與情緒,發掘并深化熱愛,在關系中強化自我認知,實現從個人韌性到組織韌性的傳導。
《決策的邏輯》
作者:朱睿 童璐瓊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人的決策不是完全理性的。我們的大部分決策是沖動的、快速的,而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但大部分人的決策過程其實都存在規律。
人類究竟是如何做決策的?這背后有何規律可循?這些規律是否幫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決策?如果不是,我們如何能在了解背后規律的基礎上,做出更優的選擇?在本書中,長江商學院朱睿教授系統地通過行為心理學的視角,從情緒、思維方式、環境、記憶與歷史等方面講解了人們做決策的過程,并介紹了行為心理學在實踐中的一些重要應用。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出更優的決策,相信你能在這本書中有所收獲,并在了解行為決策背后心理學原理的基礎上,有效地助推自己和他人做出更好的決策。
《結構化思維》
作者:劉勁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藍獅子
來自現實的商業問題,往往涉及多個學科、多個維度,并不適合用一個學術流派的單一理論來解釋。長江商學院劉勁教授結合近三十年的商業研究實踐,認為結構性思維是分析、解決復雜商業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論。
化繁為簡,看清商業世界的復雜問題。在本書中,劉勁教授不僅詳細闡述了結構性思維的好處和使用方法,還運用這一思維方式,將其對于當前社會問題、中國經濟未來走向、資本市場運行邏輯、現代企業管理以及未來行業機遇的觀察與思考和盤托出。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這些觀察與思考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家和創業者理解當下,做出正確的商業決策,也能幫助投資人看清未來的發展趨勢,發現投資機遇,還能幫助普通大眾看懂商業世界,明確個人未來發展路徑。
《怎樣做成大事》
作者:[丹] 傅以斌 [美] 丹·加德納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失敗的項目都是相似的,成功的項目也都是相似的。
蘋果公司的iPod如何在11個月內從只有一名員工的項目發展為面市的產品?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為何成為電影業的傳奇?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建造又為何成為大項目的典范?悉尼歌劇院的建造如何斷送了設計師的前程?……
知名項目管理專家、牛津大學教授傅以斌從16000個項目中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99.5%的項目會失敗。無論人力物力多么充足,大項目也難逃三大鐵坑:預算超支、時間超期、效益不足。
這本書從0.5%成功項目的經驗中總結出“成事的科學”,這些做大事的訣竅值得一讀。
《混合信號》
作者:[美]尤里·格尼茨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理性人”是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假設,但正如行為經濟學所表明的那樣,人類的很多行為其實是非理性的。
激勵作為一種工具,應該以更合理的機制引導和激發人們去做那些原本不會做的事情。
一個企業如何塑造出對自己有利的敘事,讓消費者理性接受漲價并贏得更大市場?一名經濟學家如何幫助非洲部落的年輕人擺脫命運?……書中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例,展示了經濟學如何推動世界的運轉,文化的發展和個人命運的轉變。《混合信號》介紹了一種有效激勵的策略,用“小推力實現大改變”。
《管理學的進化》
作者:[新西蘭]托德·布里奇曼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瀏覽任何一本管理學教科書,你會發現其中介紹的理論大多是幾十年前的,它們產生的時代和今天的世界相去甚遠。然而,這些理論在今天仍然適用,理解它們的起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不同于那些“正統”的管理學教科書,托德·布里奇曼教授《管理學的進化》是一部管理思想簡史,通過回顧管理學經典的思想、理論與模型,一步步揭開蒙在理論上方的面紗,還原管理學的初始模樣,帶領讀者深入了解管理思想史上那些最負盛名的理論背后的故事。
《看不見的大象》
作者:[意]盧西亞諾·卡諾瓦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
為什么我們很難拒絕高熱量的奶油甜品?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存錢?怎樣才能超越眼前的利益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常常會被“看不見的大象”困擾。
這本書將行為科學與經濟學、心理學和流行文化相結合,介紹了認知陷阱、思維捷徑、不確定性管理、無用性感知等心理偏見,并提出如何應對長遠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決策者,都需要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面臨的問題,避免被市場的“大象”所吞噬。唯有培養起長遠思維,才能成為真正的“騎象人”。
文中圖片來自圖蟲創意,轉載需獲授權。
end
長江讀書福利
今年你讀到的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么?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截止到2月5日18:00,獲贊數最多的兩位小伙伴,將獲贈本期推薦中的一本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