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毀譽參半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駕崩,遺詔皇太子朱見深繼位,即明憲宗。新天子登基之后,照例要施恩于宗室,于是賜各地親王們白金和文綺。而在諸王之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魯王朱肇煇。
戊戌,上以初即位,賜親王白金、文綺。魯王、遼王、慶王、肅王、唐王、鄭王、襄王、寧王、周王、沈王、伊王、岷世子各白金三百兩、纻絲羅十五表里、紗十五疋、錦三疋、鈔二萬貫。—《明憲宗實錄卷二》
憲宗朱見深畫像
魯王殿下之所以能夠排在最前面,在于他既是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之孫,又已經七十七歲高齡,可謂是輩分最尊、年齡最長、名望最高,妥妥的宗室第一人。那么整個魯王家族在憲宗成化年間都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魯靖王朱肇煇
朱肇煇,生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魯荒王朱檀庶長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二十八孫。魯藩的開藩始祖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生母郭寧妃,開國元勛鞏昌侯郭興、武定侯郭英是他的舅舅。
郭寧妃劇照
朱檀酷愛金石丹藥,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毒發(fā)身亡,年僅二十歲。朱元璋在悲痛之余,賜以惡謚“荒”。謚法“好樂怠政”曰“荒”,說明老朱非常的實事求是。
嗚呼!父子,天性也。謚法,公議也。朕于爾親雖父子,詎得以私恩廢公義?今特謚爾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來。—《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八》
父王去世之時,朱肇煇才一歲半,加上他又是獨子,因此魯王一脈是否能夠傳承,全系于其一身。在生母戈氏、嫡母湯氏的精心培養(yǎng)之下,朱肇煇茁壯成長,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被冊封為魯世子,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襲封魯王,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重返封國兗州。
魯荒王墓
這里要提一句,這位湯氏其實是魯荒王的繼妃,她的姐姐才是前一任王妃,但是因為和朱檀一起作惡,被朱元璋賜死。小湯氏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去世,史書稱其對庶子“撫育教誨有度”,可以說洗刷了姐姐給湯家?guī)淼膼u辱。
多虧了這位嫡母,太宗朱棣夸贊朱肇煇這位侄子居國簡靜,奉法謹禮”,宣宗朱瞻基則認為魯王這位堂叔“賢而禮士”,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魯國的風評。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六月,魯王有疾,憲宗派太醫(yī)趕往兗州對其進行治療。七月十五日,朱肇煇去世,在位六十四年,享年七十九歲,謚曰靖,謚法“恭已鮮言”曰“靖”。
魯靖王一脈
魯靖王妃嚴氏,中兵馬指揮嚴敬之女,她為朱肇煇生育了三個嫡子:分別為次子魯惠王朱泰堪,第四子鉅野僖順王朱泰墱、以及第六子鄒平莊靖王朱泰塍,在總共六個兒子中占據(jù)了一半,可見夫妻二人之間感情也相當深厚。
成化年間魯藩宗室世系圖
- 安丘王
朱泰坾,魯靖王庶長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封為安丘王,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謚曰靖恭。
朱陽鐆,安丘靖恭王嫡長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封為安丘長子,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先于其父朱泰坾去世。
朱當澻,朱陽鐆嫡長子,安丘靖恭王嫡長孫,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三月襲爵,隨即奏請追封其父為安丘王。
丁巳,追封魯府安丘王當澻父陽鐆為安丘王。陽鐆,靖恭王長子也,母妃孫氏。宣德辛亥生,景泰辛未封為長子,成化丁亥卒。至是追封為安丘王,賜謚曰莊簡。—《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九》
憲宗朱見深劇照
- 樂陵王
朱泰壆,魯靖王第三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封為樂陵王,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二月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謚曰恭惠。
朱陽錧,樂陵恭惠王次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封為鎮(zhèn)國將軍,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九月襲爵。這里要提一句,恭惠王嫡長子朱陽鎏,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封為樂陵長子,但卻在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去世且無嗣。對于這位倒霉蛋的未亡人賈氏,魯王殿下特意上奏朝廷,每年賜她養(yǎng)贍米一百石。
此外樂陵恭惠王第四子朱陽鍓早逝,朝廷先是每年賜其養(yǎng)贍米三十石,接著又在魯王的奏請之下,將數(shù)額增加到每年五十石。
乙卯,增給故魯府鎮(zhèn)國將軍陽鍓夫人夏氏食米二十石,從魯王陽鑄請也。—《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七十一》
明代親王府承運殿
到了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的時候,王府出了一樁大事,樂陵長子朱當菏、鎮(zhèn)國將軍朱當洅被削爵廢為庶人。朱陽錧共三子:長子朱當菏、次子朱當渿、第三子朱當洅,統(tǒng)一由生員滕镃進行教導。
所謂的生員就是秀才,滕镃明顯學問不見得突出,情商更是捉急,因為他竟然向樂陵王報稱老大和老三資質駑鈍,只有老二才是人才,史稱“時菏、洅資質不及渿,镃白于王”。這可真是笑話,人家郡王殿下請你來教書,你好好教混一份工資就是,本來樂陵王府也沒指望兄弟三人去考狀元,你管人家資質誰高誰低呢?莫非還打算讓樂陵王廢長立幼不成?
這話傳到老大和老三耳中后,特別朱當菏還是郡王爵位繼承人,立刻引起了二人的不快,史稱“二子憾焉”,隨即準備找人杖殺滕镃。但是“天地君親師”,那是人倫大防,兩位王子試圖殺師,自然引發(fā)了朝廷的雷霆之怒,從而被廢為庶人。
事覺,命官核實,都察院奏請裁處。上以當菏等聽信奸謀,杖殺教書人。逆天害理,兇惡之甚,何以嗣守爵祿?俱降為庶人。樂陵王不能教子,亦下書切責之。—《明憲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八》
憲宗朱見深劇照
這里再補充一句,日后朱當渿死在了老爹朱陽錧之前,也沒能襲爵成為樂陵王。
- 鉅野王
朱泰墱,魯靖王嫡次子(倫序第四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封為鉅野王,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正月去世,享年五十二歲,謚曰僖順。
朱陽鎣,鉅野僖順王嫡長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封為鉅野長子,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一月襲爵。
- 東阿王
朱泰野,魯靖王第五子,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封為東阿王,終成化一朝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朱陽鐔,東阿王嫡長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賜名。朱當涂,朱陽鐔嫡長子,東阿王嫡長孫,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賜名。
皮弁帽:魯荒王墓出土文物
看上去東阿王一脈大宗子孫昌盛,傳承無憂。然而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三月的時候,史書上有一條記載,由魯王奏請,朝廷每年賜予朱陽鐔夫人柳氏養(yǎng)贍米三十石,而對朱陽鐔本人的身份描述是:“東阿王泰野故長子”,顯然此時他已經過世。
- 鄒平王
朱泰塍,魯靖王嫡第三子(倫序第六子),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封為鄒平王,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去世,謚曰莊靖。
朱陽鎕,鄒平莊靖王庶次子,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襲爵。王妃張氏,東城兵馬副指揮張杲之女。莊靖王庶長子朱陽锧,先于其父去世且無嗣,故而郡王爵位便宜了弟弟朱陽鎕。
行文至此,發(fā)現(xiàn)一點奇怪的巧合,除了鉅野長子以外,其余安丘、樂陵、東阿、鄒平諸王府的長子,都沒能承襲爵位。再補充一句,所謂的郡王長子,是一個封號,可著一品冠服,是朝廷認可,名正言順的郡王爵位繼承人。
大運河
結語:單純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魯藩宗室在成化年間似乎并沒有太多的劣跡。但是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三月的時候,總督漕運左副都御史李敏、總兵官都督同知王信聯(lián)合上奏,提出了漕運事務中的眾多問題,其中有一條就涉及到魯藩宗室。
明代兗州府位居漕運通道之上,設有管河通判一名。城內宗室濫收家人、廚役,而這些人假傳王府旨意,給漕運事務增添了無數(shù)的麻煩。因此戶部給出建議:讓這些人“自首歸宗”,違抗者予以嚴懲。
兗州府城內郡王、將軍、儀賓及王親,比皆濫收家人、廚役。往往假威詐旨,肆為不法,事覺則隱匿于府。宜行令山東布按巡守官,嚴督該府長史等清查,許令自首歸宗。違者官坐枉法,其人俱發(fā)戍邊。—《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三》
換句話說,魯藩宗室明面上口碑不錯,但實際上暗流涌動,并不太平,有太多的人拉大旗作虎皮,打著王府的名號肆意作惡。當然比起惡名昭著的太原晉藩、大同代藩,魯藩宗室顯然要好得太多。那么靖王之后襲爵的魯王,在成化年間還有什么故事呢?我們放在下篇之中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