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幾天,deepseek火的一塌糊涂。
各種文章,視頻不斷地推送,在給這個AI應用軟件流量。
但后來發展到,打爆老美,贏麻了,這就有些變味了。
看到這里,我就知道這事沒這么簡單,必然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動。
贏沒贏不重要,讓你感覺贏麻了就行。
其實大概在一兩個月前,我就開始用deepseek了。開始的感覺是,搜索速度很快,還能給到一些外部信息,用起來挺順手的。
直到前段時間,推出了新的版本,又有了突破,這才被廣泛關注起來。
甚至一些老美的科技股,也應聲下跌,特別是英偉達、臺積電。
然后就有聲音說,deepseek太牛了,把美股搞崩盤了,咱們后來居上了。
其實這個說法是沒有邏輯的。
雖然我不是搞AI技術的,經過查資料,也大概知道了這里面的影響鏈條。不一定完全準確,但邏輯沒問題。
deepseek,水平高,成本低,這都是事實,不然也沒能力影響到美股。
但是,deepseek只是一個應用,它不是做芯片的,不是做AI基礎設施的。它的核心優勢是,在能力不錯的基礎上,成本控制能力很強。
這就相當于,你生產一個高精尖的產品,原材料是很貴的。經過努力,你研發出一個技術,把原材料的成本降到了原來的70%,省了不少錢,就辦到了同樣的事。
消息一出來,市場覺得,原本那個奇貨可居的原材料,可以少用一點了,它的估值應該降一些。
老美科技股下跌的原因,就在于此。
關鍵問題是,就算你降低了成本,但你還得用那個原材料啊。
接下來有更多實用的AI應用落地,那對于芯片的需求只會更大,不會減少。
換句話說,deepseek降低成本,反而會加速AI生態的繁榮。
所以鏟子股下跌,主要還是情緒因素,英偉達的基本面也沒啥變化,第二天就反彈回去了一半。
看到價格跌下來,我立馬決定加倉,這是降低成本的好機會。
之前買大A的時候,看到下跌就覺得情況不妙,可能要跌很久。現在買美股的優質股,看到下跌就覺得機會來了,跌下來加倉才能降低成本。
對我來說,瞎看熱鬧,沒有任何意義。
看到機會,就要參與到那個機會中。
在AI時代,有兩個大方向是沒問題的:
利用AI做生產,去買AI相關的資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