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已經默默的陪伴地球數十億年,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同時也是唯一的天然衛星,人類文明在能飛出地球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把目光瞄準了月球。
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競賽,月球曾作為關鍵的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探測器前往,當然也隨著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把人類探索月球送至巔峰。六次成功的載人登月,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表面,正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所說的那樣,這是他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
但是隨著太空競賽的結束 ,人類對于月球探索停滯了幾十年。直到進入21世紀,月球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表面帶回1731克樣本,中國的探月工程三期任務“繞、落、回”也正式圓滿的告一段落,而隨著鵲橋二號的發射,以及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帶回1935.3克樣本,中國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務也算是正式開啟了。
嫦娥六號的成功,也讓中國探月工程徹底的奠定了國際領先地位,也是目前為止人類第二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第一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還是中國的嫦娥五號。
對于人類來說十分神秘的月球背面中國不僅僅成功軟著陸,還從那里帶回來將近2公斤的月球樣本,對于月背樣本的深入研究,更加有利于人類揭開月背的神秘面紗。
我們不像NASA局長尼爾森那么虛偽,表面上不屑一顧,稱NASA不會去月球背面,因為毫無意義,他們的目標在月球南極。
但是現在來看,美國重返月球載人登陸火星的大計劃嚴重拖沓,就像之前美國宇航員滯留國際空間站無法返回的情況,很多網友都在調侃道:美國現在重返地球都費勁,更不要說重返月球了!
當然,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美國重返月球之路的坎坷的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僅僅在2024年就經歷了兩次的延期,目前情況其實也并不樂觀,誰知道需要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重返月球。
而中國的探月之旅算是穩中求進,其實進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隨著探月工程四期任務的展開,率先完成了月球背面的采樣作業,緊隨其后的就是嫦娥七號以及嫦娥八號。
按照計劃2026年嫦娥七號將發射,目的地便是月球南極,月球上最吸引人的便是水冰,尋找到豐富的水冰便具備了建造月球基地的條件,因為水通過簡單的電解就可以得到氧氣和氫氣,氧氣可以供人類正常生活所需,而氫氣可以成為火箭的燃料。
這也是很多國家都把月球南極當作目的地的根本原因!
嫦娥七號要執行特別的探測任務,通過飛躍器,對月球南極的“洞穴”進行深入探測,得到確定的結果,月球上到底存不存在可以利用的水冰,畢竟此前的探測都是遙感探測,說有但誰都沒看到。
月球南極太陽高度角比較低,年平均溫度在零下173攝氏度到零下113攝氏度之間,有些撞擊坑無法受到太陽的充分照射,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達到零下233攝氏度,是極其寒冷的。
當然月球南極不僅寒冷,真正的挑戰是它的晝夜溫差很大,有些區域太陽照射后溫度可以達到16~17攝氏度,嫦娥七號要在月球南極進行長期的探測任務,可想而知面對的困難有多大!
在嫦娥七號之后便是嫦娥八號,它們將構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為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打下基礎。建立月球基地,也是人類進行火星探測以及深空探測的基礎,因此說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環節都不能落下。
不僅如此,中國已經宣布在2030年之前完成載人登月,屆時將會有兩名航天員登上月球表面,值得期待!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