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跟一位開發商領導聊天,對方提到西上海的項目不知道打什么牌了。
之前都打大虹橋,帶“虹橋”的樓盤基本都靠搶。
當年的熱盤開始破發,大虹橋快成笑話了。
一旦大虹橋打上“破發”標簽,可能就成負資產。
江橋新房還叫虹橋***,賣得也不好。
2025年西上海再開新樓盤,該叫什么名字?
其實大虹橋熱盤不破發,這張牌也不好打了。
概念都有生命周期,大虹橋黃金炒作時期過了。
蹭熱度是最好的營銷方式,奉賢有些樓盤直接跨兩區蹭熱度,命名:《天和前灘時代》。
那是前灘最美好的時期,熱度輻射到20公里外。
現在前灘建成了,連閔行浦江的樓盤都不蹭了,只能輻射到前灘南。
大虹橋2010年左右啟動開發,2015年那次火過一把,擴容后2021年又火一把。
橫跨十幾年,已經夠厲害了。
大虹橋最最最本質的炒作因素還是樞紐,航空、高鐵、地鐵、公交融為一體。
由此衍生了會展中心,開發商產業群,現在的法務區、企業總部等。
大虹橋出行確實方便,也確實帶來了產業,但是終有一天要讓位的。
徐家匯建成了,就必須讓位給徐匯濱江。
上海還有其他樞紐需要開發,也需要熱度,也需要流量,也需要zf支持。
比如浦東東方樞紐。
不管落地細節上有哪些區別,靠樞紐驅動的本質類似,需要的zf支持、宣傳方式、開發流程都高度相似。
按原計劃,大虹橋也該讓位了。
東方樞紐國際合作商務區2030年全面建成,現在只有6年時間,已經很緊張。
2024年提出規劃,幾乎沒發出聲音。
2025年開始,一定要大肆炒作了。
東方樞紐的重要意義環線講過很多次,官方文件也有很多,肯定要建成的。
大虹橋風頭過去,也很難再找到新的炒作機會。
哪些板塊更有升值潛力?
哪些板塊將被拋棄? 歡迎私信咨詢
大虹橋的上游,長寧區聲音也不大。
長寧經濟增速很快,畢竟有拼多多這種逆天企業。
但是在城市開發維度,長寧確實沒空間,在樓市沒聲音。
能借力的真如,利好也基本兌現,就差一個光明地塊。
其實真如一直是失敗的典型,沒人蹭它熱度,對西上海發展沒起到太大作用。
甚至很多人認為南翔、江橋房價不行真如都要背鍋。
由內而外,西上海竟然失去了炒作空間。
但是2025年,上海規劃依舊很熱鬧。
北上海北外灘480米地標屢上熱搜,復興島剛提出新規劃,東外灘進入新一輪開發,靜安中興路迎來全面舊改。
南上海徐匯濱江風頭正盛,東安一二村拆了,江南新村又拆。
根本就拆不完,建不完。
這不又出了東安健康科技城的新規劃。
本以為宸嘉拿龍華地王是想錢想瘋了,現在看是不是它提前知道了什么(《五大新城不搞了?2024年上海土拍意義重大》)?
浦東前灘建成了,現在又要搞后灘,九宮格地塊馬上上市。
上海南部,還是熱鬧非凡。
上海東部的張江,一直牛逼一直逆天,養活了小半個浦東樓市。
現在又搞東方樞紐,占領未來5年輿論制高點。
唯獨西上海,好像有些寂寞了。
當然這里不是唱衰大虹橋,大虹橋的利好正在兌現。
青浦確實搞來一堆企業總部,安踏總部還在建,趙巷產業園在落地,閔行前灣威高、東軟、先聲、正大天晴、云南白藥、信達醫藥基本2026年投入使用。
但是這些都是原先宣傳過的,過去十幾年大力開發的余威。
未來五年,靠什么吸引增量?
華為雖然牛叉,畢竟只是一家企業。
整個西岑科創中心也是一個產業項目,成為不了樓市的凝結核。
除了環滬的汾湖,好像沒樓盤能拿華為當主力營銷。
西上海,急需一個城市開發側的新概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