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按照中醫學“天人相應”的理論,五臟中與春季對應的為肝。春季既是養肝保健的最好時機,也是肝病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節,應注意預防與保健,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春季養肝好時節
少食酸辛
《備急千金要方》:“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季不宜過多食用酸味食品,可適當增加甘味食品的攝入,有助于脾氣健運。
北方地區天氣干燥,應少吃辛燥食品以免助熱生火。推薦多食豆芽、韭菜、薺菜、香椿芽、山藥等食物。
南方地區春季潮濕多雨,飲食應兼顧健脾祛濕,推薦薏苡仁、春筍、蘆筍、山藥等。
睡子午覺
子時:足少陽膽經當令,“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子時睡眠充足,肝膽疏泄才能如常,否則易出現肝氣郁結。
午時:午時是一天之中陽氣最旺的時段,短時小睡有助于養陽氣。午睡能協助人體快速恢復精力體力。
著裝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在春天天氣不太穩定、冷熱交替較頻繁的時候,需要一些保暖的衣服來抵御寒邪、保護陽氣。
春季穿衣不能裹得太緊,否則會阻滯身體氣血的運行,限制身體的舒展,不利于陽氣的生發。
運動舒緩
冬季天氣寒冷,大家運動減少,筋脈收縮,春天天氣漸暖,借春季肝氣旺盛時,舒展筋脈以利四肢百骸。
推薦大家多進行春游踏青、湖邊散步、打太極拳等舒緩運動。
調攝心神
春季陽氣初升,宜順應春季升發之氣,令精神也舒展放松,不要總是“緊繃繃”。
中醫學認為肝是“剛臟”,易亢易逆,又被稱為“將軍之官”。故而春季更應注意避免劇烈的情緒波動,以防暴怒傷肝。
經常閉目
中醫學認為,肝開竅于目。
意思是說,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賴于肝血濡養,《黃帝內經》早有“肝受血而能視”之說。
同時強調肝主藏血的功能,認為“人臥則血歸于肝”,也就是說,人只要一閉眼或一睡著,肝臟就能發揮其藏血之功。
因此,中醫養生中,非常強調通過閉眼來養肝,眼皮相當于肝臟工作和休息的開關,眼一閉,則肝血藏,肝臟開始休整。
在閉目的同時,可配合眼功練習,以改善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眼睛干澀、眼肌疲勞等癥狀。
具體做法是輕閉雙眼,用兩手大拇指從眼內角向外擦24次;或兩手四指并攏,以指面在兩目上向外輕輕轉摩24次,再向內轉摩24次。
常伸懶腰
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此時若盡力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助于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
伸懶腰后,由于血液循環加快,不僅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也“喚醒”了大腦和五臟六腑,對全身都有保健效果。
伸懶腰也有技巧,身體要盡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可能地吸氣;放松時,全身松弛,盡可能地呼氣,鍛煉效果會更好。
壓“護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護肝方法。
護肝穴,為雙乳間的膻中穴。雙手相疊,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暢氣機,刺激胸腺,增強免疫力。
春季養肝美食
①菠菜
春季的菠菜營養美味,常食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等功效。
②韭菜
韭菜入肝經,具有養肝明目等多種功效,適當多吃有助于舒緩肝郁。
③菊花腦
菊花腦具有疏風散熱、護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大便秘結、目赤腫痛的人可適當食用。但虛寒菊花腦體質及經常腹瀉者不宜食用。
④紅棗
紅棗富含微量元素,有促進肝臟合成白蛋白的功效,并能調整免疫功能紊亂。而且紅棗是個溫補的食物,還可以調和氣血,達到暖身的效果。
⑤黑芝麻
黑芝麻不僅可以烏黑頭發,還有保護肝臟的好處。用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10黑芝麻克,洗凈后煮成糊狀,有補肝腎、潤五臟的益處。
⑥蒲公英
蒲公英可通肝經,去火消炎,泡茶喝可治喉嚨上火等。
⑦草莓
草莓所含的胡蘿卜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作用。還能去火、清熱,如果有肝火旺盛的問題,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最后提醒大家,要想肝好,生活就要有規律,要少喝酒,多喝水,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都要心情好好的。■
來源:中國中醫、養生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