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深夜食堂里,總有方便面的一席之地。
但你可能不知道,每當你撕開一包方便面,有60%的概率來自同一個地方——河南。
這個中原大省,正在用一碗面串起全國人的舌尖記憶。
小米| 撰文
01/
中國人喜歡吃泡面
微博上曾經有一個熱門話題,“河南這個村的方便面你吃過嗎”。
說的是焦作的西滑封村,這里是優質小麥高產區,年加工小麥35萬噸、主產方便面的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就位于此。
雙胞胎卡通封面、奧特曼集卡甚至是巧克力口味都是網友對斯美特方便面的兒時記憶。
很多80后、90后愛吃的不止斯美特這一個牌子的方便面。
方便面能煮著吃、泡著吃、干著吃,總之中國人的生活里不能沒有泡面。
雖然泡面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但是生產和消費最大的群體卻是中國人。
根據世界方便面協會最新公布數據,按國家消費總量來排名,中國依舊是全球方便面第一消費大國。
天貓平臺曾發布的“泡面口味地圖”則顯示了南北方消費者在泡面口味上的喜好偏差。
泡面粉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偏愛海鮮類的清淡口味,北方則偏愛老壇酸菜。
泡面口味地圖
試問,哪個人不喜歡吃泡面呢?如果不喜歡,那肯定是因為他沒有吃過。
很多80后和90后的最早的廚藝嘗試,一是燒熱水,二是煮泡面,三才是西紅柿炒雞蛋。
02/
老版方便面都有啥?
70后和80后很多人對方便面的記憶是華豐三鮮伊面。
"能煮得半透明的只有以前的華豐方便面,現吃不到了,好懷念啊!"
" 我們70 后讀中學時期的早餐,五毛一包,想當年爸爸整箱整箱買回來的,懷念華豐三鮮面的味道,懷念爸爸。"
" 我最深印象就是小時候疏堂妹的奶奶給我和堂妹煮華豐,超有滋味。現在味道就是和小時候不一樣,老人家現在也去世了,再也找不回那個味道了吧 。"
天方可以說是河南現存方便面企業的鼻祖,是河南方便面企業第一個連續三年在河南電視臺投放廣告的企業。
猶記得90年代天方的廣告,倆小胖子坐著飛毯,一邊啃面一邊豎大拇指,旁白說的是:“脆酥香,數天方,天方面,味真香”。
天方面研制于1986年,最常見的就是五塊裝一包的家庭裝,上面寫著“快食面”。黃包是麻辣的,藍包是雞汁的。煮面的時候磕個雞蛋,可美;干吃也很好吃,超大一包,超滿足。
1985年出現的北京方便面,又稱南街村方便面,就是漯河臨潁的南街村,漯河不愧是零食之都啊,承包了所有小時候愛吃的零食。
還有冠生園,在內地出生而且時間不詳的冠生園,即使原公司已經停產換了別的生產公司再產也還是很多人想拼命追尋找回的味道。
冠生園那個老版的現在都已經絕版了,很多人還會記得,5毛錢一包,把冠生園干著吃,調料撒進去或者不舍得扔,夾在饃里吃。
在中國,方便面剛出來的時候,其實是奢侈品。
80年代,上海的益民食品廠和北京的方便面廠先后引進泡面的生產線,之后全國各地的食品廠跟著效仿,引進了百來條泡面生產線。
在那個需要糧票的時代里,一袋泡面要花兩毛五,還要搭上一張二兩的糧票。
小孩子們能夠吃到泡面就能開心上好幾天。
許多人一定還對那種擁擠的火車有印象,大家穿戴著綠色的帽子和統一的服裝,在火車大廳里,人們背著蛇皮袋,大包小包的靠在一起,好不容易擠上火車了,泡面味、汽水味、汗臭味交雜在一起。
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蒸饃、煎托兒、油條這些帶有手工色彩的傳統禮物逐漸從走親戚的籃子中淡出,只有月餅和果子這樣具有典型節日色彩的禮物繼續被保留。
方便面開始成為走親戚禮物的主角。常見的方便面,牌子有北京、南德、白象等,一件(箱)大概24-30包,也就十幾塊錢,最貴的白象方便面也不超過20塊。
那幾年,不論什么節日走親戚,方便面或獨立擔當、或搭配其它,總能“不辱使命”。有時就連去看望病人,也會拿一箱方便面。
小浣熊干脆面開創了干脆面的江湖。他可是風靡全國,大家吃小浣熊都為了集水滸人物卡,不知道誰集齊了呢?
與小浣熊干脆面一起爆紅在同一時代的白象方便面,白象現在也成了河南方便面的領軍品牌了。
03/
90后關于方便面的記憶
更多被90后所熟悉的應該是河南產的北京方便面。
北京方便面真的紅,一直紅到大江南北,一直到現在,依舊是一塊錢一包,還是老味道。
現在的小朋友吃慣了火雞面、yumyum和日清,可能會覺得北京方便面煮起來很軟,口感也不好。
可是,打上雞蛋和放上一根火腿腸,那種味道真的讓80后和90后很懷念。
說實在的,白象大骨面是唯一我覺得能跟康師傅抗衡的方便面。是真的很好吃,無論調料還是面,都能做到平衡大眾口味。
很多90后上學時候的回憶,一個是魔鬼辣面,一個是小豫竹。
魔鬼辣面是斯美特旗下的思圓系列的,這個方便面火起來一是因為便宜,我記得當時很多泡面都已經兩塊了,但它還是一塊五。
二是因為辣。當時魔鬼辣面的地位就相當于現在的火雞面。有一個經典的吃法是,把方便面袋撕開,然后把面袋直接放在搪瓷缸子里,倒上熱水泡著吃。
小豫竹是現在大豫竹的1.0版本。現在的豫竹是大豫竹,那時候小豫竹是5毛錢一包,沒有不喜歡吃小豫竹的同學,有時候一天能吃兩三包,小豫竹干吃是真的好吃。
后來就出來了大豫竹,當時大豫竹剛出來的時候,小伙伴們都很排斥,因為大豫竹沒有小豫竹好吃。后來,小豫竹就漸漸消失了,只剩大豫竹,就是現在我們吃的豫竹。
豫竹真的是河南地區限定方便面了,焦作市方便面廠榮譽出品。
廠區隸屬于博愛農場,在華北最大的人工竹林里,所以叫做豫竹。廠子1984年建成投產,真是老資歷,突然對豫竹肅然起敬。
04/
無法割舍的泡面情節
說起豫竹,你知道不,因為河南的糧食產量高,所以河南生產的方便面占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
河南的副食品生產能力超級強,不僅是方便面,河南以一省之力生產了全國85%的速凍水餃、75%的湯圓、50%的火腿腸和33%的方便面。
在臨潁縣,一個"方便面宇宙"正在悄然成型:
半徑50公里內,你能找到面粉廠、脫水蔬菜基地、調味包工廠、包裝印刷廠,甚至連叉車物流都形成專門配套。
這里每天有8000噸面粉被加工成面條,2000萬包方便面下線,相當于每秒鐘就有231包方便面誕生。
這種"半小時產業圈"的效率,讓河南的方便面成本比全國平均低15%。
說回方便面。因為方便和便宜,泡面在中國已經成了不同的標志,多了不同的含義。
幾乎所有人在旅途中都會選擇泡面,一碗泡面,安慰旅途胃。
也是因為泡面的便宜,多少人窮困的時候、奮斗的時候、加班的時候,一碗泡面,就成了辛苦的注解。
而泡面也是一種跨越階級的食物。你說他便宜吧,但誰還沒吃過泡面呢,誰又能拒絕泡面?
泡面恐怕是唯一一種吃多了膩,但永遠都會吃下一次的東西。
其實我們懷念的不是方便面,是那些藏在記憶里,好像一包煮北京方便面滴上香油,就能回去的美好時代。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