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作為二線合資品牌的長安馬自達處境也愈加艱難。
根據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長安馬自達的銷量為6604輛,相比2024年1月份的銷量9208輛,同比下滑28.28%,下滑了近三成。而環比去年12月份的8003輛,也下滑了17.48%。雖然說在1月份有春節假期因素的影響,但是長安馬自達同比、環比雙雙大幅下滑的情況,也進一步凸顯其當前尷尬的市場處境。
而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長安馬自達的累計銷量為75637輛,同比下滑14.69%。可以看到,進入到2025年之后,長安馬自達整體大幅下滑的趨勢依然沒有得到改善。
在銷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長安馬自達也已經坐不住了,開始進行管理層的調整。日前,上任僅2年的長安馬自達市場銷售副總裁兼銷售分公司總經理小原秀之卸任,并由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全球銷售市場本部中國市場部經理藤橋稔繼任。
其實銷售體系高層頻頻更迭,也已經成為了長安馬自達近些年的常態,從王輝、鄧智濤再到小原秀之,而高層領導的變動本身就會對企業的戰略執行會有一定的影響,而長安馬自達如此頻繁的調整,勢必會進一步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而近些年國內汽車新能源產品持續火爆,長安馬自達在長安汽車的“幫助”下,在去年才推出了全新的EZ-6車型,但是上市以來的表現依然十分慘淡。在去年10月份上市首月銷量為2445輛,而在12月份已經降至1017輛,在今年1月份的銷量更是跌到498輛。按照這種趨勢下去,長安馬自達EZ-6很快就將滑落到市場的邊緣。
其實長安馬自達EZ-6之所以不被消費者青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產品競爭力的不足。首先作為同平臺的“姊妹車”,深藍SL03起售價只需11.99萬元,而長安馬自達EZ-6入門車型起碼要13.98萬元,近2萬元的差價,很難讓消費者再為了一個馬自達LOGO而選擇EZ-6。
另外,在同價位區間可以選擇的有實力的車型也并不少,尤其是作為中國品牌的比亞迪、吉利等早已占據了同價位區間大部分市場份額,在今年有不少中國品牌已經開始加快智駕的普及,這一方面對于EZ-6來說同樣是一大短板。
而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目前長安馬自達的走量車型,CX-5以及昂克賽拉這兩款燃油車型在終端都已經給出了大幅的優惠,但是目前來看效果依然不明顯,這也就造成了其銷量持續低迷的情況。
而為了改變當前的低迷情況,除了管理層的調整之外,長安馬自達還將加大新能源產品的投放力度。據悉在2025年長安馬自達將推出以全新合資模式打造的新能源SUV車型,而這款新車同樣將基于長安的EPA混動平臺打造,具備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系統。但是,從目前的EZ-6的市場表現來看,想要實現熱銷依然存在較大的難度。
銷量的持續下滑,對于長安馬自達的發展影響深遠。而頻繁的高層管理層動蕩,勢必將進一步影響了其長遠發展。目前來看,僅僅靠長安汽車的技術輸送已經無法扭轉其潰敗的趨勢,接下來如何調整,也將決定其是否能夠留在“牌桌”上。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夏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圖文源自網絡,如有錯誤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