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約1130字,閱讀需要3分鐘
人勤春來早,開工干勁足
2月17日
央視新聞頻道(CCTV13)
《朝聞天下》欄目
特別關注成都
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的成果
展現新技術催生新場景的勃勃生機
其中重點報道位于天府新區的
成都科創生態島
并走進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丨資料圖
最近,國產deepseek大模型的橫空出世,在國內掀起了人工智能熱。各行各業開足馬力,開啟了一場擁抱AI的搶灘登陸戰,各種人工智能的新場景、新應用層出不窮。
↑ 《朝聞天下》欄目中的成都科創生態島。截圖自央視直播畫面
在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剛剛投運一年多的成都科創生態島,已注冊科創企業近千家。在這里,大到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對全島進行可視化管理,小到用機器人為訪客做一杯拉花咖啡,或是用手機向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客服進行咨詢……一座島就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驗證中心。
↑ 機器人為訪客制作一杯咖啡。截圖自央視直播畫面
↑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在測試雙輪足機器人攀爬樓梯。截圖自央視直播畫面
在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記者看到工程師們有的在測試機械臂自主識別分類物品的能力,有的在操控雙輪足機器人訓練攀爬樓梯,有的在隔空操控機械手訓練,還有能精準清理雜草的農業機器人。這里猶如一個繁忙的機器人訓練場,一項項人工智能技術的測試場景令人目不暇接。
↑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在測試可隔空操作的五指靈巧手。截圖自央視直播畫面
據悉,春節以來,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幾乎每天都是火力全開,加快進度,將新品推向市場。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4月份的時候,我們會發布文旅類型的機器人,5月發布農業場景的機器人,6月則計劃發布‘貢嘎一號’的最新版產品,應用于家庭康養的場景,我們今年的規劃已經排到了下半年。”
近年來,AI技術成果轉化持續加速,科研人員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在不斷催生新的應用空間。進入新年以后,天府新區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不斷尋求突破,大家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一年的研發工作中,開啟新一輪的技術突破與創新征程,對這一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 成都科創生態丨截圖自央視直播畫面
2024年底,天府新區出臺了 (點擊查看) ,并于2025年1月1日起實施,以支持這一產業的發展。未來,天府新區將繼續積極響應“人工智能+”建設浪潮,不斷完善建設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堅持創新引領、場景賦能、項目支撐、專班推進的思路,體系化、制度化高效推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全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
記者:潘安琪
編輯:劉江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