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杜一用
因為延遲發放工資,三五互聯最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只是,這家福建最早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已經與創始人龔少暉無關了。
龔少暉1996年在廈門創立了三五互聯。2022年,三五互聯在負債4.05億元以后,龔少暉所持有的股權陸續被拍賣。那一年年底,海南巨星科技接手,并在2023年把公司改名為璉升科技,主營也由互聯網服務變更為光伏設備。從此,龔少暉與三五互聯漸行漸遠。
2024年,新東家海南巨星賣掉了原來三五互聯的品牌和業務,成都瑜與玲科技溢價大概17%接盤,三五互聯再次易主。說起三五互聯,廈門IT行業的老人們幾乎都講得出龔少暉的創業故事。
龔少暉是福建南平建陽人,從上海科技大海畢業后,先是在賣電腦的福建百靈電子信息技術公司搞技術,后來被派到北京負責開拓市場,成為技術和銷售的雙料冠軍。很不幸,就在龔少暉覺得前程似錦的時候,百靈公司突然倒閉了。
失業的龔少暉從北京中關村的前沿科技中,嗅出了互聯網的味道。1995年,他來到廈門,想成為這個經濟特區第一個互聯網掘金人。但現實挺骨感,龔少暉來到廈門的第一年,當時的廈門郵政局甚至不知道互聯網是為何物,一年后廈門才開通了互聯網。
初到廈門的龔少暉只能靠賣拼裝電腦為生,后來辦起了互聯網培訓班。其實,他當時對互聯網的了解也沒比別人多多少,但通過教別人,無形中也提高了自己。這種培訓方式甚至成了他的商業模式,不少學員后來都成了他的客戶。
龔少暉1997年開始提供“中國頻道”域名注冊,第二年成為大中華區中第一家國際域名一級注冊商。拿到這個資質的好處,他原來是二級注冊商,一個域名的代理價是100美元,成為一級注冊商后,代理價只需要70美元。
國內IT圈的人都知道,廈門曾經是“中國域名之都”,域名注冊成就了不少互聯網大佬,龔少暉曾經擁有全亞洲最多的國際域名。2005年龔少暉推出“35互聯”,玩起了互聯網“全家桶”。這時,三五互聯不只提供域名注冊,還把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需求,拆解成企業郵局、網站建設和虛擬主機等標準化產品出售。這種互聯網基建包月模式,讓三五互聯以每年40%的增速狂飆突進。
2010年,三五互聯成為福建省內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龔少暉身家瞬間飆到7.8億元。在慶功宴上,他放出豪言:“要做中國企業互聯網服務的沃爾瑪。”
然而,三五互聯的高光似乎止步于創業板上市。龔少暉在企業上市后仿佛打開了“氪金模式”,先是砸1.25億元收購中亞互聯60%股權,要搞移動電子商務;又花7.15億元買下道熙科技。大約十年后,三五互聯以不到1700萬元的價格把道熙科技55%股權賣給了嘉訊達。
這還沒完。2018年,新能源汽車成了風口上的豬,三五互聯又宣布要做“中國版特斯拉”,并推出了“刺猬汽車”。但直到海南巨星入主,外界對三五互聯造車的認知,仍然僅限于龔少暉在湖南搞了個發布儀式。
三五互聯的多數投資都沒有達到1+1大于2的收購預期,股價隨著風口輪換漲漲跌跌。長期沉迷市值管理游戲,忽視核心業務護城河建設的三五互聯,終于在移動互聯時代到來時被壓垮了。
從2018年起,三五互聯每年大幅虧損,僅2018和2019兩年就虧了6個多億,到去年第三季度累計虧損達到23.68億元。2022年11月,海南巨星通過京東司法拍賣受讓了龔少暉被公開拍賣的8.3%三五互聯股權,由于這部分股權擁有公司19.31%表決權,海南巨星成為三五互聯實際控制人,龔少暉出局。
一個廈門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人物,就這樣歸退隱江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