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狠還得是小日本,先拿自己人“開刀”!
2021年,日本專家在一檔節目中發表了一句驚人言論:解決日本老齡化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老年人集體切腹自盡”。
不僅如此,他還主張老年人主動讓出工作崗位,甚至考慮對老年人實行強制安樂死。
而這一言論,竟然得到了日本青年的大力支持,他們還稱贊專家說出了“難言之隱”。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這些青年又為何如此大逆不道?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來源于網絡,為增加文章的可讀性,部分內容存在潤色。如涉及版權問題,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日本青年殺老·】——?
2016年7月,26歲的植松圣駕車來到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津久井山百合園”殘疾人療養院。
他先用錘子砸碎一樓窗戶進入大樓,隨后用繩索捆綁了兩名值班職員,并從他們那里奪走了房間鑰匙。
接下來的40分鐘里,植松持刀在療養院內逐個房間行兇,他優先攻擊那些無法呼救的重度殘疾老人。
當警察趕到現場時,已有19名殘障人士遇害,另有26人受重傷。
植松圣在完成這一系列暴行后,駕車前往附近的警察局自首。他向警方表示,自己原本計劃殺害更多人,認為這樣做對日本和世界都有好處。
不僅如此,植松還聲稱殘疾人沒有生存價值,應該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這起事件在當時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但類似的暴力案件并未就此止步。
2020年3月,岐阜市又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當晚,岐阜市一名81歲的流浪老人正在長良橋下睡覺。
5名少年騎著自行車經過橋下時發現了老人,便開始用石頭投擲老人,并對其進行毆打和踢踹。
遭受暴行后,老人被路人發現并送往醫院,但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尸檢顯示老人頭部骨折,臉部和左肘有擦傷,死因是頭部受損導致的腦挫傷和急性硬膜下血腫。
很快,警方鎖定了5名嫌疑人,他們被以殺人罪和傷害致死罪逮捕。
最終,案件調查顯示,這些年輕人似乎是出于好奇和尋求刺激才實施了這種暴行。
這起案件再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發現不僅日本的青年喪心病狂,就連專家也徹底瘋狂。
?——【·大逆不道的言論·】——?
2021年,耶魯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成田悠輔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讓人瞠目結舌的言論。
他大膽聲稱,要解決日本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老年人進行大規模的切腹自殺。
他甚至進一步強調,日本需要大量這樣的“犧牲”來改變當前的困境。這番話一出,立刻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和憤怒。
其實,這已經不是成田悠輔第一次發表這樣聳人聽聞的觀點了。
早在2019年,他就曾提出過一個同樣驚人的看法。
就是讓老人大規模自殺或切腹可以成為“酷日本”政策的一部分,他覺得這樣做能讓日本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不僅如此,成田悠輔還主張老年人應該主動退出重要的工作崗位,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他甚至暗示,未來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可能需要考慮對老年人實行強制安樂死。
這些極端的言論在日本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一些年輕網民表示支持成田悠輔的觀點。
他們稱贊他說出了“難言之隱”,認為老年人確實占據了過多的社會資源,拖累了國家的發展。
但極大一部分人們持反對觀點,認為成田說的話實在是太過激了,紛紛聲討他的言論太過殘忍和不近人情。
不僅如此,多個社會組織也迅速行動起來,發起了聯名抵制成田悠輔的活動,要求他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并向公眾道歉。
很多日本學者也站了出來,嚴厲批評成田悠輔的言論,警告他這種極端的想法可能會喚醒日本社會沉睡的軍國主義暴力傾向,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面對社會各界的批評和指責,成田悠輔卻并沒有低頭認錯。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他辯稱自己的觀點被媒體斷章取義了,“集體切腹自殺”只是一種“比喻”,并不是真的要大家去自殺。
他解釋說,他只是想讓那些長期占據日本商界和政界高位的老人們退休,好把機會和權力騰出來給年輕人,這樣社會就能更有朝氣也更有創新力。
對于安樂死的言論,他也進行了補充,說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并不是強制性的選擇。
然而,盡管成田悠輔進行了解釋和澄清,但很多人還是對他的言論感到無法接受。
大家不禁要問,這些年輕人和所謂的專家,為什么會對老年人有如此大的“敵意”呢?
?——【·青年們為何“恨老”·】——?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近年來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現象。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9月,老年人口已達3625萬,占總人口的29.3%。
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人口結構失衡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大量老齡勞動力繼續在職場工作,這不僅讓年輕人晉升變得困難,還加重了社會的養老保障壓力。
年輕人常常抱怨,即使工作多年,也難以獲得重要職位,因為這些位置都被老年人占據著。
同時,他們還要為龐大的養老金體系繳納高額保險,這進一步加劇了不同年齡階層之間的矛盾。
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人的活法和對事物的看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很多年輕人更喜歡一個人過日子,跟過去那種大家庭的觀念越走越遠。
這樣一來,他們和老年人之間的聊天溝通就少了,不容易互相明白對方的心思。
比如,一些年輕人無法理解老年人為什么總是囤積物品,而老年人則不理解年輕人為什么熱衷于網絡社交。
不僅如此,日本的生活成本持續上漲,而年輕人的工資增長卻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許多年輕人感到,自己辛苦工作卻難以維持體面的生活,而老年人似乎過著更輕松的退休生活。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年輕人覺得老年人行動遲緩,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效率。
比如,在電梯里等待老年人慢慢進出,或者在超市排隊時老年人緩慢付款,都可能引起年輕人的不耐煩。
然而,這種“恨老”情緒并不健康,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結語·】——?
其實,不僅僅日本面臨這樣的問題,現在很多國家都可能正遭受著青年壓力大和老齡化嚴重的雙重困擾。
盡管日本正在積極尋求解決這類社會現象的方法,但要知道,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解決它們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