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春風滋養萬物生長。ZXIers身著筆挺校服踏上新學期的"啟程大道",2月13日上午,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一同踏入了充滿無限可能的新學期。
01典禮掠影
"立足中國根基,胸懷寰宇風云"
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陳民的致辭為典禮注入了靈魂。他以“科技改變世界,人才改變未來” 為主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科技在當今世界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才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關鍵地位。以下是講話全文:
科技改變世界,人才改變未來
——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 陳民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齊聚一堂迎接新學期的開始。首先我代表學校給大家拜年,祝大家蛇年吉祥,巳巳如意!2025年春節,是成功申遺后的首個春節,“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共享的國際節日,全球掀起了“中國熱”。估計大家在春節看了電影《哪吒2》,它以中國審美敘述中華神話故事,成為全球單一地區票房冠軍。今年春節我們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被放大和熱愛。與此同時,深度求索Deepseek橫空出世,讓世界震驚中國的科技創新已悄悄走在世界最前沿,這一切,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從chatgpt到Deepseek,人工智能發展的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想,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不禁思考:在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幾乎無所不能的時代,我們當下按部就班的學習還有意義嗎?我們在留學備考過程中的埋頭苦干是否還有必要?作為中學生,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作為教師,我也在思考:未來還需要教師嗎?如果需要,教師的工作是什么,需要具備什么?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既是對我們學習工作的審視,也為新學期的開啟找到自己的方向。
1
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學習的意義何在?
今天,人工智能可以寫出優美的文章,可以嚴謹推理解決數學難題,人形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完成復雜的任務。我們會問:既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可以做到這么多,我們還需要學習嗎?還需要背誦古詩、解數學題、寫作文嗎?我想告訴大家:科技越是發達,我們越是要把自己塑造成不可替代獨特的人。中學階段是人成長的黃金時期,學習是塑造自己最核心的修煉。人類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積累知識,比如,背誦古詩不僅是記憶,更是文化傳承和審美培養;解數學題鍛煉邏輯思維;寫作文培養表達和創造力。我們真正值錢的不是手快、會算數、能背詩,而是會哭會笑、敢犯錯、能共情、敢異想天開。就像有了計算器后,人類反而更珍惜“數學思維”而不是“算數速度”。此外,中學階段掌握基礎技能仍然必要,即使AI可以代勞。例如,數學的基本概念理解是后續學習的基礎,即使AI能解題,但人類需要理解過程才能進一步發展。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情感交流是AI目前難以達到的,這些都需要通過學習來培養。同學們,今天的學習不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創造力、有判斷力、精神豐盈自由的人。
2
留學備考過程中的埋頭苦干,是否有必要?
有人說,現在的教育太卷了,大家都在埋頭苦干,海外留學這條賽道也不例外,大家為了標化考試拼得頭破血流。這樣的努力,是否值得?我想告訴大家:作為中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升上理想的大學是你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今天的升學制度雖不完美,但目前相對是公平的,并在不斷改革完善,可以預見未來三五年不會有顛覆性改變,我們要升學就必須接受適應它。如果備考只是為了分數,那確實是有些浪費,但我們從自己的學習經歷中知道,備考更是毅力、專注力、抗壓能力、時間管理、自律性的鍛煉,分數是這些能力綜合的產品。這些能力,無論未來科技如何發展,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競爭力。我請DEEPSEEK用一句話來概括:“備考就像給人生提前買意外險——過程很煎熬,但真遇到社會毒打時,你才會發現當年刷題練出的抗揍體質有多管用。考試這壺開水,真正煮的不是知識,而是讓你練就一身在滾燙生活里不會熟透的耐性。”
3
作為中學生,我們該何去何從?
面對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作為中學生,我們更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航向。我想給大家三點建議:
第一,擁抱科技,但不要被科技所奴役。科技是我們的伙伴,是我們的朋友,而不是我們的主人。我們要學會利用科技,但不能依賴科技。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來輔助學習,但不能讓它代替我們思考;我們可以用無人機來拍攝美景,但不能讓它代替我們觀察世界。我們不能過度依賴導航導致失去方向感,或者依賴手機拍照而忽視用心觀察。請記住,科技是廚房工具,人類才是廚師。
第二,保持好奇心,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同學們,我期望你們不要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而要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主動去探索未知的領域,才能培養自己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我們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始終保持競爭力。
第三,找到自己的熱愛,并為之全力以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熱愛。有人喜歡編程,有人喜歡寫作,有人喜歡藝術,有人喜歡運動。無論你的熱愛是什么,都要勇敢地去追求。《哪吒2》導演餃子從小熱愛繪畫,盡管在高考時聽從家人意見選擇了藥學專業,但他對動畫的熱愛從未熄滅。大三接觸到三維動畫軟件后,他毅然走上了動畫創作之路,為了制作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放棄了穩定的醫學工作,全身心投入創作。在創作《哪吒》系列電影時,秉持 “五年磨一劍” 的理念,對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他確定了自己的熱愛后,不給自己留后路,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專注于實現自己的夢想。因為只有熱愛,才能讓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輕言放棄;只有熱愛,才能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義。
同學們!僅僅做到以上三點,只是基本項,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洶涌澎湃的科技浪潮中,我們要心懷他人與家國。
這世界并非歲月靜好,是無數勇士在為我們負重前行。當華為在海外遭遇圍堵,中國芯片被外國“卡脖子”,OpenAI 對我們不夠開放時,我們不能僅義憤填膺,更要有所行動。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指出,發展大模型不能依賴堆砌芯片,創新基礎理論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既然在 “算力” 上難以比拼,那就另辟蹊徑,在 “算法” 上尋求突破。DeepSeek 做到了!這個由中國頂尖高校優秀學生組成的創新攻堅團隊,成功開辟出一條新路。DeepSeek 創始人梁文鋒談及做 AI 的初心時說:“知識和信息平權,是我們日夜鉆研論文的動力。三年前,在余杭塘路的小倉庫,我們在玻璃墻上寫下‘讓最偏遠山村的孩童,能和硅谷工程師用上同樣聰明的 AI 助教’。如今雖離夢想仍遠,但看到網友分享的對話截圖,一切付出都值得。”DeepSeek 愿成為大家代碼荒野中的火柴,而真正點燃 AI 火種的,是我們眼底不滅的好奇與堅持!這個被譽為 “國運級別” 的大模型橫空出世,是因為有這樣一群無畏的勇士,他們以代碼為磚瓦,用算法做鋼筋,在資本與質疑的夾縫中,搭建起通往未來的棧橋。真正讓我們底氣十足的,不是科技,而是人。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是家國之幸,人民之幸,人類之幸!DeepSeek 創始人梁文鋒在回帖末尾發布招聘信息:“歡迎大家加入他們!”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就是他們最得力的生力軍!期望你們加油!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發言:“科技可以改變世界,但只有人才能改變未來。”同學們,勇敢去追夢,未來屬于你們!
謝謝大家!
02星光耀未來
頒獎環節,學校對過去一學期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了表彰
學生品格獎、學業優異獎、國際競賽獎三大類獎項得主依次登臺。這些同學的努力和堅持,為全校師生樹立了榜樣。臺下的掌聲,是對他們的贊美,更是對所有努力奮斗者的鼓勵。我們相信,在新學期里,會有更多同學脫穎而出,成為校園里的佼佼者。
USACO美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球金獎
廣東頭腦奧林匹克創新思維大賽省一等獎
全球經濟學奧賽IEO卓越獎、一、二等獎
高三1班林冠生的 “毅力之旅” 分享
學生代表的分享,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與激情。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學習從來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在探索未知中發現樂趣,在挑戰自我中收獲成長。他講述了在國際交流項目中的所見所聞,分享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拓寬視野、提升自我。他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世界如此廣闊,我們有無限的可能。只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就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毅力之旅經驗分享
03成長新"禮"程
這不僅是學校對我們的關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
學校為每一位同學派發了精心準備的開學禮包,各班主任派發到每個同學手上:讓我們在科技的浪潮中探索未知,在知識的海洋中追求卓越。
典禮終章,執信校歌奏響,同學們在新學期中,不僅要努力學習知識,更要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的未來人才。
此刻春風正好,讓我們把校領導的期許裝進行囊:
心向寰宇,步履不停
既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更當世界文明的擺渡人
(陳玥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