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疊加AI(侵刪)
首發/簡盈財觀
公眾號/Jian Ying Cai Guan
作者/齊思
編輯/FENGLING
2024年,股市跌宕起伏。
年初的急跌與9月末的急漲,都讓人印象深刻,中間夾雜著漫長的苦熬時刻,至今想起來都頗為揪心…
整年最大的亮點,是指數基金大崛起、ETF大擴容,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公募基金的行業格局。
2024年,權益基金分化,疊加固收及海外市場風云變幻,降費、降薪貫穿全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暗流涌動。
鯰魚不斷出現,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排名再洗牌。
春節回來,簡盈重新捋了捋當下公募基金行業的排名,還是有不少發現的。
有的憑借指數基金穩步前進,有的依靠固收邁上新門檻,也有基金大廠規模罕見下滑…
時運變幻,有偶然也有必然。
最新非貨規模TOP20
數據來源:Wind終端
1)易方達、華夏基金、廣發基金,老牌機構仍居前三
易方達基金,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非貨規模1.32萬億,受益于ETF大發展,較2023年末規模大增了3000億元(2024年全年規模增長3800億)。
華夏基金,非貨規模1.16萬億,首次邁進萬億俱樂部,較2023年末增了約3500億元。
廣發基金位居第三,非貨規模7700億元,規模增加也上千億,不過后面的追兵不可小覷…
2)嘉實基金穩步前進,招商基金罕見“后退”
嘉實基金,同樣受益于ETF,盡管2024年遇上了點事,但是規模增長還是很穩的,1年增約1500億,相比2021年,座次已經三年從第九邁到了第四…?
招商基金規模罕見下滑,規模降了一百多億,排名降到第九;在大家都進步的時候你退步,這很扎眼……
要說得益于ETF大發展的公募大廠,南方基金也排得上號,去年規模增長近1600億元,位次也爬升了兩名。
3)2024年最大的一條鯰魚:華泰柏瑞
“指基大廠”華泰柏瑞,憑借著超級巨基滬深300ETF,規模幾近翻番,大跨步地邁進前十…
較去年的2800多億規模實現了驚人的2800億元的增長,排名也從第18位大幅躍升至第八位,榮升前十強中「規模增長最為迅猛」的基金公司。
可見,ETF的貢獻“響當當”。
4)匯添富基金,規模增長四百億,勉強保住TOP10
匯添富,目前非貨規模4800億元,2023年末4500億元,2022年末規模5200億元…
同為上海公募大廠的富國基金,規模已經高達6600億元…成了當仁不讓的「滬上一哥」。
5)永贏基金擠進TOP20,交銀施羅德規模縮水
永贏基金依靠債券基金1年規模增長超千億,以3500億的存量規模擠進TOP20,前進了四個位次,堪稱“第二條鯰魚”。
交銀施羅德規模縮水超400億元,直接下滑一個檔次。
6)2024基金業巨頭格局變動背后:兩件事
(一)得ETF者得天下。
(二)強者恒強。細數前八強,2024年規模增長合計超過1.6萬億元。
7)TOP20中誰的規模在增?誰的規模在降?
除了上述點名的公司外,
博時基金規模增了千億左右,景順長城規模增了八百億,天弘基金增了七百億、工銀瑞信增了六百億、華安基金盒和國泰基金增長近五百億…
中銀基金和中歐基金增長規模在200-300億。
TOP20中,規模降的除了點名的招商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外,就是興全了,興全的規模相比于2023年末小幅降了50億。
最新非貨規模TOP21-50?
數據來源:Wind終端
1)縱觀TOP21-50公募基金公司,誰的規模增漲明顯?
上銀基金規模增長了六百億,憑借固收發力,2024年末非貨規模1758億元,增長54%。
大成基金、國壽安保基金,規模增長四百億;
鑫元基金規模增長380億,國聯基金規模增長300億,這兩家的座次分別提升了11、9位。
摩根基金規模增長340億,非貨規模邁進千億,排名第47。
換句話說,
目前中國共有47家公募基金公司非貨規模超千億。
東方紅資管規模縮水超250億,建信基金規模縮水150億以上……
最新非貨規模TOP51-100
數據來源:Wind終端
最后,上表是TOP51-100的公募公司名單。
PS: 如果您想要看全部190家公募基金的最新排名,可以關注公眾號【簡盈財觀】,后臺回復“中國公募基金公司最新排名”即可得PDF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