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河南的飲食畫卷,最樸素的食物往往蘊藏最深厚的滋味。
河南這片誕生了華夏最早農耕文明的土地,將小麥的靈魂揉進了一口“饃”里。
在河南,買饃成為了每天的必修課。
豫六一 |撰文
01/
好吃的饃必經歷熱氣騰騰
河南喜歡把面粉做的、可當主食的面食都叫做饃。
也正因如此,許多在外省被定義為“餅”的食物,在河南也被叫做饃。
饃菜湯的搭配位列一日三餐的首榜。饃是沒有特定早午晚餐的,人手拿饃的場景在飯店很常見。
最普遍的是方方正正的饃,學名杠子饃,是寧陵縣的傳統面食。
饃好不好,要看暄不暄,好的杠子饃,暄如蛋糕。
用開水一泡,用湯匙一壓即成糊狀,酷似牛乳加糖,可代替牛奶喂小孩。
在沈丘有著舌尖上的非遺,顧家饃。
顧家饃形如葫蘆,外觀潔白、光滑,底部的陰陽八卦圖形蘊含著美好的寓意。
和杠子饃不同,顧家饃扎實,勁道有勁,據說存放幾年也不干不裂,不會壞。
平常的日子,饃就潤物細無聲地在河南人的生活中,饃在河南的高光時刻,在過年。
年饃是家家戶戶都要蒸的,還會變著法的蒸饃。
棗花饃、菜包饃、豆餡饃,哪怕是普通的饃,也要點上紅妝變身貢饃,而后現身待客宴請的場合。
在豫東有一種大饃,特點就是大,一個頂平常的好幾個,一個估計就夠一家人吃一頓。
大饃在豫東是一種習俗,初二回娘家的女兒必須給老人帶大饃,是孝道。
當然,除了熱氣騰騰蒸出的饃,河南人對饃還有著更廣泛的定義。
02/
烙是對饃最大的尊重
選擇一種好的烹飪方法,是對饃最大的尊重。
我自以為,烙就是對饃最好的注解。
烙饃是一個泛詞,又有好幾種,面的不同,厚度不同,差別都很大。
油饃,在街邊小店也叫千層餅,講究揉的手藝,揉的到家了就有千層。
十三香、蔥花,在熱油上一滋,外表金黃酥脆,香氣四溢。
不放蔥花、調料,直接烙出的饃,沒什么味道,但是頂飽、好放,需要就菜或者醬,方能成就美味。
還有一種,把饃胚搟得薄薄的,放在大口的平底鍋上,烙熟之后,就是餅饃。
餅饃就是市面上的卷餅,不單吃,要卷著菜吃,根據經驗,酸辣土豆絲和青椒雞蛋是最佳搭配。
兩張餅饃之間,放上切絲的嫩南瓜,就是菜饃。
菜饃得塌才好吃,烙的時間長一點就是塌,這樣才能完全熟,也會激發蔬菜的清香。
菜饃一定得搭配蒜汁,解膩又給味。
03/
在河南,饃也是一道甜品
河南把饃的吃法研究得十分透徹。
除了烙饃,當然也有炒饃、炸饃等各種做法。
不過,我敢說沒有一個地方像河南一樣,會把饃做成一道甜品。
豫東名吃水激饃,透亮的顏色也叫琉璃饃。
之前請外地的朋友品嘗這道美食,品嘗之后,所有人都叫好,問我是什么甜品。
竟然沒有一個人看出原材料是饃,知道之后都很震驚,還想學習這道美食。
水激饃的做法有玄機,非得是手工做成的饃,瓷實不容易nong。
把手工饃切成手指粗細的長條,在水里浸泡之后擰干水分,下油鍋炸,最后在熬糖炒制,使每一根都均勻的裹上糖稀,放涼之后便酥脆可口。
經過廚師的巧手,白花花的饃就完成了蛻變,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和水激饃大同小異,還有一種霜打饃。
作為廚師之鄉的長垣,美食當然品類繁多,霜打饃就是長垣的特色美食。
只要是長垣的廚師,人人都會掛霜的技法,可能手藝各有千秋,好在味道都頗為出眾。
霜打饃關鍵在于熬糖,糖汁要熬得恰到好處,輕了不落霜,重了不沾饃。
好的霜打饃,做好之后外酥里嫩,形如霜打。
無論是豫東的水激饃,還是豫北的霜打饃,都可以說是大眾喜歡的“下里巴人”,可是把它們點綴在“陽春白雪”的宴席上也毫不遜色。
這便是河南人在饃上的智慧吧。
04/
似饃非饃的饃,
你吃過幾種?
饃在河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比如土饃,雖然叫饃,除了是面粉做的,其他地方和饃只能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土饃,名字帶土,可真是用土做的。
濟源的土饃一入眼,相貌不揚,灰唧唧的,顏色也像土,但是吃起來一個一口,嘎嘣脆,特別容易上頭,根本停不下來。
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人們無奈選擇的食用方式,不僅流傳至今,還深受大眾歡迎。
據說,制作土饃的土必須是當地的觀音土。
好吃也不能貪多,土饃長期食用容易消化不良,甚至會引起胃潰瘍。
除了土做的,還有在石子上做成的,浚縣石子饃。
浚縣的廟會很出名,會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熱氣騰騰氤氳了空氣的,是子饃。
面粉配上油、蔥花、五花肉末等制成火燒,在一個平底鏊子上焙烤到七八成熟。
最后澆入雞蛋,放到燒得滾燙的鵝卵石上面炕熟。
咬一口,肉的香,蛋的鮮,蔥的味,饃的脆混著一千多年的濃厚歷史便一起涌入口中。
在濮陽,有一種中原大披薩的饃。
相信很多吃貨看到這里,已經猜到了,對,就是壯饃。
濮陽的壯饃,說是饃也不全是,說不是還有那么點樣子。
壯饃形如圓月,直徑很大,內餡豐富,主要是羊肉,蔥、姜、菜蔬、粉皮一般都不會少。
出鍋的前澆入蛋液,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鮮而不膻,香而不膩。
壯饃的面是死面,飯量小的,一小塊便能管飽。
河南人豪爽大氣,不拘小節,但在饃上毫不讓步,用盡心思。
河南人對饃的態度,便是對生活的態度。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