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季,“上火”的人多了起來,牙齦腫脹、嗓子痛、便秘……其實,現代醫學(西醫)中,是沒有“上火”這種說法的。“上火”是民間的一種通俗說法,屬于中醫“熱證”的范疇。
中醫認為春天“上火”多與肝、胃和肺這三個臟器有關,那么相對應的也就有肝火、胃火和肺火之分。
今天給大家提供幾個應對招,解決春季的“上火”問題。
01
春天“上火”,多與肝、胃和肺有關
肝火
常表現為頭暈脹痛、耳鳴或耳內腫痛流膿、目赤腫痛、急躁易怒、心煩不眠或多夢、口苦咽干、便秘、尿短黃、脅肋灼痛,衄血吐血、腰膝酸軟等。
解決辦法:菊杞茶
做法:取菊花5克、枸杞5克,洗凈后泡茶飲用。如果想味道好一點就加點冰糖。脾胃比較寒的人,再加三顆紅棗。有便秘的癥狀,還可以配上決明子,有降脂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胃火
常表現為牙齦腫痛、口渴口臭、煩熱便秘、牙痛出血等癥狀,喜歡吃辛辣食物的人往往更容易上火長痘, 口舌生瘡,痔瘡出血。
解決辦法:麥冬茶
做法:取5~8粒麥冬置于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濕,再加入足夠的開水沖泡。也可以煎水代茶飲用,效果同樣很好。麥冬除了可以單獨沖泡外,還能和玉米須、桑葉、綠茶搭配飲用,清熱消渴,補益氣血。
肺火
多表現為發熱口渴、鼻塞濃涕、咳痰色黃、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尿黃等。
解決辦法:白茅根茶
做法:取10~15克白茅根煎水飲用。
02
不同人群,預防重點有不同
兒童防肺火
中醫認為,兒童發熱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邪入侵所致,由于兒童肺衛氣不足,容易反復受外邪入侵致使陰陽失去平衡,引發兒童大便干結、舌苔明顯減少等。
除了白茅根茶,兒童上火還可給予中藥對癥治療,肺熱服用通宣理肺丸;陰虛肺熱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等。同時加強護理,注意休息,在飲食方面注意營養搭配,多飲水,平時多吃新鮮蔬菜。
青年人防肝火
整個冬天蓄積于體內的陽氣春天轉為向外發,若蓄積的陽氣過多會產生熱邪外攻,如果遇到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相撞,易發生內熱形成肝火,繼而產生多種疾病。青年人肝火旺盛時常伴有脾氣急躁、頭暈目眩等。
肝火旺盛除了飲菊花枸杞茶,平常還可吃些甘淡性溫微辛的食物,從而達到養肝健脾和胃的作用,防止外邪對機體的侵襲。青年人若肝火旺盛應忌食用大辛大熱的食物,少吃酸味食品,以及羊肉、辣椒、海蝦等。
中年人防胃火
中年人因家庭和工作上壓力大容易傷肝化火,火邪及胃,發生胃火,常有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麥冬茶,中年人的胃火可給予龍膽瀉肝湯和清胃散服用,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同時注意疏泄情緒。
老年人防虛火
老年人在春天往往肝陽旺盛,因為肝腎同源,所以容易產生腎陰虧虛,出現腰酸膝軟、心煩、心悸、失眠等癥狀。
飲食上少吃不易消化及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滋補之品。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B和C的食物,如西紅柿、胡蘿卜、紅薯、蜜橘及蛋黃等。■
來源:首都中醫、養生中國、健康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