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于2024年第4期)
> “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全貌
2024年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東廣州正式入列。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他在賀信中強調,各參研參建單位和全體同志發揚開拓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科技人員的自信自強和使命擔當。回溯這艘船舶的由來,得從2017年說起。
眾川赴海 鐵軍建成
>奉獻
2017年12月,“夢想”號大洋鉆探船(以下簡稱“‘夢想’號”)建設項目獲得批準實施,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局”)負責具體建設工作。廣州海洋局堅持把推進項目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為強化組織力量,打造一支敢打敢拼的鐵軍,面向全局抽調精干力量。2021年7月26日,經過局黨委研究,組建“夢想”號駐廠監造組,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
監造組由監造總組及下轄船舶分組、鉆采分組、業務分組及綜合分組組成。共有成員75人,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5歲,35歲以下成員占比53%,黨員占比52%,是一支以青年團體為主,具備生機活力的隊伍。
新組建的團隊牢固樹立目標導向,以最快的速度建章立制,完成制度體系建設,秉承“安全、質量、環保、健康”的建造原則,從船舶系統、鉆采系統、信息化系統、實驗室系統等方面迅速推進工作,打破項目初期船廠定貨慢、定貨難等困局,拉開“夢想”號建造的序幕。
立足崗位 履職盡責
> 鉆架底座螺絲校驗
“夢想”號建造是一項復雜的巨系統工程,全船涉及主要設備1 200余臺套、生產圖紙8 000余份、建造工序上萬道。項目工程量大、覆蓋面積廣、涉及專業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線條推進工作是監造組組員的常態。監造組四個分組立足自身崗位,積極協調相關參建單位,克服項目建設周期緊、工作強度大等現實情況,推動關鍵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船舶分組負責船舶系統的質量、安全和進度,主要分為船體、輪機和電氣三大專業。船體的建設貫穿項目施工始終,船體小組夜以繼日工作,以縮短工期,完成280個分段建造和巨型總段搭載,實現船體貫通成型。涂裝報驗中分段沖砂大多安排在夜晚進行,基本持續到晚上9點結束,船體小組一年達200多個夜晚扎身于沖砂車間,在平凡崗位上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在有限空間內要保證全船充足動力,確保DP—3的實現是輪機小組的使命,在艱苦繁重的監造工作中,輪機小組主動加班加點,吃住在現場,在機艙高溫高噪音環境下,完成240多種發電機負荷試驗工況,300多種保護功能故障工況測試,高效推進動力系統建設。“夢想”號全船電纜總長達1 200千米,有15 000多個控制點,路徑復雜,電纜敷設施工異常困難。電氣小組白天牽頭與設計院、船廠、設備廠商和專家開展技術協調會,論證技術方案;夜晚加班審核圖紙,克服國際時差深夜視頻驗收設備是常態,在有限時間內,充分保障電氣施工效率和質量。
> 電氣設備入庫檢查
鉆采分組全面負責鉆井系統的建造工作。在龐大復雜的系統面前,鉆采分組上下擰成一股繩,對各項問題逐個擊破,完成核心設備的采買、設計審圖、催貨到貨事宜。克服語言、疫情、時差的困境,完成多份合同談判和合同簽訂。其中鉆井系統的談判持續近6個月時間,大家挑燈夜戰,細到每一顆螺栓的規格和數量,逐一核對技術條款,完成1 000多條意見落實,確保了設備質量。在船舶連續生產設計時,鉆采設備同步啟動施工設計,從詳細設計到生產設計,大量圖紙紛至沓來,平均每家廠商提供圖紙總計超5 000份,鉆采分組組織了以百次計的會議,解決了數以千計的技術問題。圍繞船舶建設目標,相關設備必須按時間節點到貨。為此,監造組派駐上百人次前往設備生產一線,緊盯生產進度,部分青年同志甚至跨省連續出差超150天,有效控制了關鍵設備到貨進度。
業務分組負責船載實驗室、船舶綜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面對船載實驗室138臺套高精尖船載實驗室設備采購,為保證采購過程公開透明,實驗室小組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協同局相關部門完善采購制度,形成了采購需求評審全采購流程,不僅助力“夢想”號實驗室設備采購,更為大型設備采購流程規范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智慧大腦”信息化系統組成和安裝非常復雜,時常面臨設備集中到貨、短期內須安裝上船的情況,信息化小組經常白天夜晚接續作戰,白天在現場盯進度,晚上加班梳理問題,保障系統搭建如期進行。
綜合分組是監造組的管理中樞。監造組的綜合管理工作事務繁雜、流程復雜,日常事務和上傳下達讓綜合分組每時每刻都在高速運轉,從項目報批之初到重大工程開工建設之時,綜合組在千絲萬縷、千頭萬緒的工作中,恪盡職守、勇于擔當、事無巨細,全方位參與了報告編制、設備采購、貨稅減免、制度建立、后勤保障等綜合管理工作,編制完成百余份工作報告,起草萬余字公文,保障多次大型會務,減免大量貨物稅款,等等。在尋常的周末,在歡騰熱鬧的節假日,綜合組的辦公室總是燈火通明,在籌措會議安排,在擬寫緊要材料,在準備檔案驗收。一間永不熄燈的辦公室,守護著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堅守陣地是使命所在,加班加點成家常便飯,圍繞著自己的崗位職責,監造組全員“輕傷不下火線”,充分發揚奮勇向前,艱苦奮斗的精神。
攻堅克難 化解難題
> 艏側推密封報驗
“夢想”號大洋鉆探船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無先例可循。在廣州海洋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夢想”號監造組堅決貫徹落實聚焦項目質量和進度兩大目標,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解放思想,攻堅克難,有力應對嚴峻復雜的“新冠”疫情形勢和快速變化的國際局勢帶來的不利影響,解決項目進行中的各項難題。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三年間,世界工業制造與運輸按下了“暫停鍵”,“夢想”號關鍵設備設計制造與到貨時間受到重大影響,導致建造進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2022年疫情頂峰時期,每天都有人感染或者被封閉在家,船廠所在區域國慶節期間就發生了“疫情封閉”事件。為保證船舶建造進度,防止因為所在小區出現疫情,人員被封閉隔離而影響現場工作,監造組發出“防疫情,保節點,兩點一線大戰100天”的倡議書,駐廠人員集中住宿,放棄陪伴家人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船舶建造工作中。同時,監造組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號召大家自帶被褥,準備食物,抗擊疫情,隨時做好住宿建造現場的準備。
2023年12月是船舶動力試航的計劃時間,但鉆采系統的井架結構9月才運抵達項目現場,按原計劃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組裝上船,工期時長告急。整個井架有超過4 000顆螺栓,規范要求每一顆螺栓需要兩次緊固并且經過現場認證。為留足備航時間,鉆采分組的同志們挺身而出,有序排班,在組裝場地爭分奪秒、日夜不停趕工搶期,幫著船廠一起打螺栓,平均每天完成了400多顆螺栓的緊固。10月25日晚,井架一次性吊裝上船,精度誤差小于2毫米。
環線氮氣液壓管線系統施工是一項極其復雜、龐大的工程,涉及環線液壓系統、鉆機液壓氮氣系統、張緊液壓氮氣系統等眾多子系統。“夢想”號環線液壓管線系統設計管線總長度高達10千米,涵蓋設備超過100臺套,每根管線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完成十幾道工序,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巨大。監造組聯合船廠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全程監督現場施工,放棄周末、假期,隨時待命,協調船級社、監理、設備商全力配合報驗,歷經5個月夜以繼日的奮戰與追趕,大幅提高了氮氣液壓管線安裝調試進度,確保環線液壓系統管路安裝按期完成,保證鉆井系統連續調試如期啟動。
為學習借鑒好的工作經驗,交流學習管理模式,及時溝通工作開展情況,監造組各專業小組與船廠、設計院等相關專業部門點對點開展聯合黨建活動,探討遇到的難題,共同尋求破解方法;充分發揮參建單位在基本建設、重大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政策和協同優勢,相互協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積極團結各方力量,匯聚各方資源,凝聚各方智慧,成立項目高級專家庫和智囊團,關鍵時刻把控項目 方向、攻關時下難題、研判問題決策,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殫精竭力 公而忘私
> 檢驗鋼管厚度
“夢想”號項目由2017年立項到2021年開工建造,再至如今決戰交付之年,陸續加入監造團隊的組員有青絲生華發的中年,有青澀向成熟的青年,他們肩負著責任與使命,化身戰士,時刻堅守崗位,建實戰斗堡壘,護航項目實施。
2023年5月的廣州,烈日炙烤,酷暑難耐,“夢想”號建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全體成員都在為首臺發電機動車試驗節點而努力,這是對監造組的一次“大考”。而對于監造組組長殷憲峰、輪機小組吳江海、電氣小組陳松齡同志以及實驗室小組周洋同志來說,除了要面對項目的“大考”,還要面對各自家庭的“大考”,他們的子女即將參加高考或中考,正是備戰的關鍵時期,最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幫助,而這個時期也是項目最需要他們的時刻。國家利益當前,他們選擇將對小家的虧欠埋在心里,全勤在崗,工作中的他們每天奔波于建造現場與各類會場,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各類頭疼棘手的建造問題,在子女填報志愿的關鍵時刻,他們只能選擇在駐廠一線遠程電話指導。
2023年10月的一天,隨著一陣鞭炮聲響起,“夢想”號井架起吊,載荷900噸的大吊機緩緩吊起井架,準備搭載上船。經過4小時的緊張施工,井架一次性成功吊裝,安裝誤差小于2毫米,創造了一項井架整體吊裝精度紀錄。此刻,鉆采分組組長馮起贈主任看著安全搭載的井架,放下心來,終于不辜負組織囑托,完成最后一段分段搭載,保障“夢想”號全船成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馮主任是放下家中突患重病的親人,連夜從北京趕回廣州參與井架吊裝的。旅途來回的奔波,親人尚未明朗的病情,井架吊裝的壓力,都像沉重的鉛塊懸在他的心中。經過反復論證、原地試吊試驗與精密的吊裝前準備,重達443噸的井架最終成功吊裝指定位置的一刻,馮主任卸下了心頭最深的牽掛。
> 檢驗全回轉伸縮推進器底板安裝
在數年如一日、風雨兼程的工作中,監造組全員總是任勞任怨,不斷給自己加壓,只為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多少默默耕耘、無私忘我的日夜,他們用自己的綿薄之軀投身工程建設,堅守工作崗位,盡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鍛造精神 碩果累累
自2017年項目獲批,“夢想”號的設計及建造已走過7個年頭,經歷重重風險和挑戰,監造組全員勇于挑戰、敢于創新,攻堅克難,“5+2”“白+黑”開展現場監造等工作,挑戰一個又一個不可能,保障2021年11月開工建造,2022年12月實現主船體貫通下水,2023年12月正式命名為“夢想”號并首次試航,2024年11月建成入列等重大節點實現。 系列重大節點完工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廣 泛報道。
目前,監造組涌現出一批獲評“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廣海人”“三學三比 六個模范”的先進代表,培育了一支作風過硬、業務水平突出的項目建設隊伍,鍛造了擔當、進取、拼搏、奉獻的新時代大洋鉆探船建造精神。
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海大洋鉆探格局也在革新。“夢想”號建成運營,將作為全球科學家開放共享的高水平海上科研平臺,我國有了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的“國之重器”、支撐海洋強國建設的“核心利器”和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航母”,標志著我國深海勘查探測能力和裝備現代化建設邁出關鍵性一步。
歷經1 000余個晝夜,“夢想”號由一塊塊鋼板成長為總長179.80米,型寬32.8米,型深15.5米,總高84.98米,設計吃水9.2米,最大排水量42 600噸的鋼鐵巨輪,巨輪正蓄勢待發,向著“海洋強國”的宏偉征途邁進。新一代地質調查隊伍即將為加快構建深海探測戰略科技力量、服務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何陳臨秋
排版: 張佳楠
審核: 刁淑娟
官網: https://kpwhbjb.cgl.org.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