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美歐代表著當今世界三大戰略力量。作為關鍵的第三方,歐盟在中美歐關系中扮演著權力平衡者、非正式盟友和矛盾的伙伴三重角色,發揮著獨特且微妙的作用。特朗普重新執政使歐洲戰略自主面臨嚴峻挑戰,或將弱化歐盟在中美之間的平衡策略,歐美在涉華協調中進行利益交換的可能性增大。歐美的“盟友”關系并不對等,歐洲對美妥協只會使其對美依附進一步加深。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趙懷普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
冷戰后,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大三角”關系——或大國三邊關系對國際格局的影響日益突出。美國、中國和以歐盟為代表的歐洲是當今世界三大戰略力量,中美歐三邊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著21世紀的國際格局走向。
中美歐三方利益交織勾連,關系錯綜復雜。英國學者巴里·布贊將中美歐關系視為一種“對手和朋友”的社會結構,這種社會結構是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狀態,即三方在有些領域存在競爭,但在很多其他領域亦可形成合作。
在競爭與合作的基本狀態下,中美歐三邊關系還體現出兩個特點:一是美歐基于共同的西方價值觀、經濟和政治模式,以及相似的國際政治理念與對華長期戰略目標,雙方的戰略一致性大于分歧,由此導致三方互動呈現不對稱博弈模式;二是中美歐三邊關系并非固化狀態或固定模式,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尤其中歐關系具有較大的可塑性。
當前的中美歐關系處于一個激烈的碰撞期,美國在其中扮演重要推手,中美博弈是主要矛盾。中美關系的未來主要取決于彼此對對方的認知和對兩國關系的定位,而在這個方向的確定過程中,中美都會受到第三方“歐盟變量”的影響。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作為關鍵的第三方,歐盟在中美歐關系中扮演多重角色,發揮著獨特且微妙的作用。歐盟的角色具有三重性,即權力平衡者、非正式盟友和矛盾的伙伴。歐盟的第一重角色具有雙向性:一方面,中美兩國從各自角度出發都把歐盟視為利益攸關方,并努力爭取歐盟的支持;另一方面,歐盟認為自己是中美關系的利益相關者,希望通過在中美之間發揮平衡和調節作用,以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
非正式盟友角色主要體現在歐美關系中。由于歐盟在政治經濟制度和價值觀方面與美國具有高度相似性,并在軍事上仍依賴美國的保護,因此雙方事實上屬于非正式盟友關系。但非正式盟友關系也反映出歐美之間存在距離,雙方的涉華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歐盟的第三重角色主要體現在中歐關系中,即雙方互視對方為矛盾的伙伴。近年來,隨著歐盟對華認知的變化,中國在歐盟眼里復雜化了,同時歐盟在中國眼里也矛盾化了,從而使得以往性質較為單一、發展較為平穩的中歐關系進入了新的調適期。由于歐盟在對華新認知中強調與中國進行競爭和對抗,這一調適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碰撞期。
在上述多重角色的交互作用下,歐盟在中美歐三邊關系格局中形成了獨特的身份與利益取向。歐盟將“不選邊站”作為參與大國博弈的基本策略,以期盡可能地保全來自中美兩方面的利益,同時欲借此在中美關系中發揮平衡與調節作用。繼而,歐盟將“戰略自主”作為應對中美博弈的戰略工具,希望通過“兩邊下注”并發揮平衡調節作用來影響中美關系的進程,避免自身被邊緣化或者陷入被迫選邊站的窘境。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但“不選邊”并不代表歐盟對中美不偏不倚。事實上,歐盟在價值觀、經濟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結構方面與美國更接近。尤其是近年來,歐盟自身內部困難增多,導致其對美合作需求進一步上升。這就決定了歐盟對中美關系的調節作用并非完全獨立和中立,由于歐美對華戰略目標不存在根本性差異,故雙方共同應對中國成為中美歐三邊關系的趨勢性特征之一。
出于維護現行國際秩序及雙方對華政策“共同利益”的需要,歐美近年來明顯加強了涉華協調,其總體特點是經貿科技領域對華競爭與打壓、投資與出口管制領域對華設限與防范、價值觀與人權領域對華干涉與制裁,以及戰略安全領域應對“一帶一路”的“印太”戰略協調等。拜登執政期間,歐美涉華協調進一步增強,除了重啟“中國問題”對話外,雙方還新建了帶有對華技術競爭色彩的美歐貿易與技術理事會。此外,美國、歐盟和北約之間的涉華互動亦同步加強。
“特朗普2.0”的開啟以及由此帶來的美國對外政策的強勢調整,給中美歐三邊關系帶來新的變數。“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誓言預示著“特朗普2.0”仍將奉行大國競爭戰略,仍會將遏制中國作為外交政策重點,并將經濟科技競爭作為其對華競爭戰略的核心。同時,加強版“美國優先”和“交易主義2.0”將主導美國對歐政策,美歐關系必會再次遭受強烈沖擊。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特朗普重塑美歐關系的政治本能,疊加其回歸所帶來的歐洲分化效應,將會加劇近年來跨大西洋聯盟內部愈發明顯的權力失衡,從而使美歐關系附庸化風險再現。同時,在如何處置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潛在矛盾、多領域政策分歧與利益沖突以及雙方關系中的信任赤字攀升等,也對美歐關系構成新挑戰。概言之,特朗普重新執政使歐洲戰略自主面臨嚴峻挑戰,也使歐盟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更大壓力。在此形勢下,“歐盟變量”對中美歐三邊關系的影響愈發引人關注。
俄烏沖突背景下,歐洲在安全上對美國的深度依賴以及特朗普政府施壓歐洲配合美國對華競爭的壓力可能會形成疊加效應,在壓縮歐盟策略空間的同時,或將誘發雙方之間涉華利益交換博弈。國外有分析指出,歐洲國家可能會進行交易性的討價還價——比如購買美國的武器以換取安全保證,或通過支持美國對華政策來換取美對俄政策得到利歐回報。簡言之,歐盟目前在中美歐三邊關系格局中處境尷尬,其外交面臨空前壓力。歐盟的對華戰略認知可能會受到特朗普政府更大影響甚至塑造,從而使得歐美在涉華協調中進行利益交換的可能性增大。
但歐盟理應清楚地認識到,與美國就中國問題進行任何交易性合作,并不能確保美國放過歐洲。歐美雖是盟友,但雙方關系并不對等,歐洲對美妥協只會使其對美依附進一步加深。歐中雖有分歧,但保持伙伴關系對雙方都有利,不僅可以對沖各自對美關系中的潛在風險,而且有助于拓展更廣泛的共同利益空間。對于中國來說,應持續加強對歐外交,在穩住中歐關系的同時,探索建立中美歐三方互動機制,推動三邊關系朝著相對平衡、大體穩定的方向發展。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中文版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中文版標題為 "Wiggle room"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國日報旗下的傳播型智庫,匯聚全球中國問題研究的意見領袖、政商精英和學界翹楚,建設全球中國議題“朋友圈”;集納海內外“最強大腦”的權威觀點,建成內容具有聚合性、權威性和工具性,傳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臺和中國議題最權威的風向標。
我們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經濟、科技、人口、氣候環境、衛生健康、糧農土地等。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機構同我們聯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關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電話:+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www.chinawatch.cn
好看,請點 [分享] [點贊] [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