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清晨散步時遇見老張,他總拎著公文包匆匆趕地鐵。明明已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卻還在為兒子的房貸奔波。
看著他佝僂的背影,我總想起楊絳先生那句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01
五十歲像杯溫潤的普洱茶,褪去了綠茶的青澀,沉淀出琥珀色的通透。
這個年紀該學會與生活和解——若已卸下養家重擔,銀行賬戶尚有余糧,何必再將自己困在寫字樓的方寸之間?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銀行賬戶的數字,而在于能否在晚霞漫天的時刻,從容地品一盞茶香。
二十歲時我們為夢想橫沖直撞,三十歲在職場與家庭間疲于奔命,四十歲像陀螺般旋轉著應付各種危機。
直到五十歲才恍然驚覺:前半生忙著給人生做加法,后半生該學會做減法了。
02
去年我報名老年大學的國畫班,在宣紙上暈染水墨時,忽然讀懂了蘇東坡“廬山煙雨浙江潮”的禪意——有些風景,需要放慢腳步才能看見。
現在的周末總充滿煙火氣的歡愉。清晨陪老伴逛菜市場,看翠綠的蔬菜沾著露珠;午后教小孫女辨認梧桐樹下的螞蟻王國;傍晚給住院的老母親讀《城南舊事》,她渾濁的眼睛里會泛起年輕時的波光。
這些細碎的溫暖,遠比會議室的掌聲更讓人心安。
上個月同學聚會,發現活得最滋潤的竟是提前退休的老王。他在郊區租了三分地,種的有機蔬菜吃不完就分給鄰居。
當我們抱怨腰酸背痛時,他笑著展示手機上計步器:“每天在地里勞作兩小時,比吃保健品管用。”
這讓我想起《黃帝內經》說的“形勞而不倦”,適度勞作才是養生真諦。
03
最近整理舊物,翻出泛黃的日記本。
年輕時寫滿“要買學區房”“要升總監”的豪言壯語,如今卻在空白處添上新注腳:“今日陽臺茉莉開了七朵”“教會外孫背誦《詠鵝》”。
詩人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悠然,不正是這般將日子過成詩的智慧?
有人擔憂閑下來會被時代拋棄,我倒覺得五十歲正適合重新出發。
鄰居李姐退休后開直播教編織,粉絲叫她“毛線仙子”;戰友老陳組建了銀發騎行隊,朋友圈里都是他拍的沿途風光。
這個年紀的從容,在于懂得“急流勇退”的智慧,正如《道德經》所言“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前些天女兒問我是否遺憾沒當上處長,我指著書房里臨摹的《富春山居圖》笑道:“你看黃公望五十歲才開始學畫,八十歲畫出傳世名作。人生哪有標準答案?”
五十歲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不是暮年將至,而是風華正茂。
后記
最后想分享星云大師的箴言:“舍去不必要的負重,生命才能輕盈飛翔。”
當我們學會把時間留給真心相待的人,把精力投入真正熱愛的事,便會發現:五十歲后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饋贈的禮物。
此刻窗外的玉蘭正在綻放,親愛的朋友,您準備好迎接生命的花期了嗎?
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