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非遺,深化實踐教育。2月22日,杜木匠木作博物館暨超級工匠牟平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煙臺市科學技術協會、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煙臺市博物館、青島出版社煙臺分社、牟平區科學技術協會、牟平區文旅局、牟平區教學研究室、牟平區文化館、牟平區博物館、牟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相關領導出席。牟平區玉林店中學、牟平區文化初級中學、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新牟小學、寧海中心小學、文化中心小學、高陵中心小學等數十個學校負責人以及學生代表60多人參加了本次的揭牌儀式。
據介紹,杜木匠木作博物館由煙臺杜氏木作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非遺傳承人杜丕濤創立打造,其祖孫三代以木為業,傳承至今已有150余年。該博物館場館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分木工非遺展示和實踐體驗區兩大部分,展陳傳統木工物件、膠東傳統家具等700余件,魯班鎖48種,榫、卯、尖、角結構模型52種,傳統木工墨斗彈線、大鋸手鋸鋸料等體驗項目26種,實踐制作類項目45種 ,并設有魯班廳、民俗廳等多個特色區域,全方位展示了膠東傳統木作技藝的魅力。
在揭牌儀式現場,煙臺市博物館副館長王金定對博物館的創建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杜木匠木作博物館的建成開放,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了解傳統木工文化的窗口,更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動手實踐平臺。
煙臺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陳海濤在致辭中提出,在全民科學素質日益提高的今天,提升煙臺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科技創新意識尤其重要。木作博物館結合超級工匠牟平實踐基地聯合創建,不僅符合煙臺市科協牢固樹立“大科普”理念,創新科普形式的工作方向,更能讓孩子們在動手制作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探索和開拓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動手能力。
同時,青島出版社煙臺分社總經理張培和詳細介紹了“超級工匠”項目。為支持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創意設計教學,2024年以來煙臺市教育局赴多地學習和調研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和實際教學成果。經過考察對比認為超級工匠項目無論在創意構思、設計制作、路演表達、動手操控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得到全方位提升。該項目隨后在煙臺范圍內遴選試點學校,積極組織全市100多名教研員和一線教師針對超級工匠項目進行了專項培訓。得益于該項目的順利開展,在北京舉辦的2023-2024年度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上,我市代表團的19支代表隊在全國140多支頂尖隊伍中脫穎而出,取得了9枚金牌、7枚銀牌、3枚銅牌的優異成績,金牌總數居山東省所有參賽學校之首。而本次煙臺超級工匠牟平實踐基地的落成創建,將助推我市超級工匠項目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標志著該項目在勞動創新、課程研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采訪中,杜木匠木作博物館館長杜丕濤館長表示,杜木匠木作博物館、超級工匠牟平實踐基地將定期開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在這個基地里,牟平的中小學生們將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體驗活動和課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近距離感受到科學精神的魅力,和激發他們探索未知、勇于創新的熱情。未來,該基地還將與更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合作,將傳統木作和現代木藝課程引入校園,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和熱愛非遺文化,為傳統木作技藝的傳承培養更多的后備人才。
此次杜木匠木作博物館暨超級工匠牟平實踐基地的揭牌,是煙臺非遺傳承與現代勞動教育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為當地的文化發展和青少年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膠東傳統木作技藝這一非遺瑰寶將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培養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未來之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