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腿的不適往往與運動損傷、關節疾病或者血管問題相關。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腿部的異樣,可能與肝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腿部水腫
正常情況下,肝臟能夠高效地合成白蛋白,維持血液中正常的蛋白含量。當肝臟發生病變,如肝硬化、肝癌等,肝細胞受損嚴重,白蛋白的合成便會受到極大影響 。血液中白蛋白水平降低,就會引發低蛋白血癥。此時,血管內的膠體滲透壓下降,無法有效留住水分,水分就會從血管中滲出,積聚在組織間隙,尤其是雙腿等身體低垂部位,導致腿部水腫 。臨床上,許多肝硬化患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就會逐漸出現腿部水腫的癥狀,一開始可能只是腳踝部輕微腫脹,隨著病情惡化,水腫會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全身。
二.腿部皮膚發黃
肝臟在膽紅素的代謝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肝細胞受損時,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等環節都會出現障礙,導致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大量堆積在體內 。這些過多的膽紅素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使皮膚、黏膜等組織染黃,腿部皮膚也難以幸免。肝炎患者在病情發作期,常常會出現全身皮膚發黃的癥狀,腿部皮膚顏色也會明顯變黃,就像被染上了一層金黃色,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黃疸。
三.腳底有紅色斑點(肝掌)
肝掌是肝臟疾病的一個較為典型的體征。仔細觀察會發現,腳底的大小魚際部位,也就是大拇指和小拇指根部的肌肉隆起處,會出現片狀充血,或呈現紅色斑點、斑塊,加壓后顏色會消退,解除壓力后又恢復紅色 。這是因為當肝臟功能下降時,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減弱,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升高。過多的雌激素會使小動脈末梢擴張,從而在腳底形成這種特殊的紅色改變。肝硬化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出現肝掌,它就像是肝臟病變的一個無聲信號。
四.腿部發癢
肝細胞病變會導致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功能受到影響,使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 。雌激素增多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尤其是腿部的神經,從而引發瘙癢感。而且,肝臟病變時,膽汁的排泄也會出現異常,膽汁中的膽鹽等成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在體內堆積。這些膽鹽沉積在腿部皮膚,會進一步刺激神經末梢,加重瘙癢癥狀。許多慢性肝病患者,常常會被腿部瘙癢困擾,忍不住搔抓,甚至會導致皮膚破損、感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承擔著代謝、解毒等關鍵功能,它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們的整體健康。因此,我們一定要時刻關注雙腿的細微變化,養成細心觀察身體的習慣。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肝臟問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