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當大家拭目以待,想看看老歐洲究竟要如何全力援助烏克蘭的時候,尷尬的一幕又出現了。
這些歐洲國家口號喊得是震天響,但涉及到錢和具體東西的時候,卻又顯得摳摳索索。
馬克龍從去年就叨叨著說,應該派兵支援,結果到現在都沒人影。而且,這個法國在援烏國家的出資排行榜里,長期排到十名開外,還不如日本給的多。
再看英國。
被逐出白宮的澤連斯基受到了斯塔的默熱情接待。首相大人不斷給他加油鼓勁,還帶著他專門拜見了國王查爾斯三世。
但似乎,歐洲的“努力”,也僅此而已,澤連斯基去了趟倫敦,只拿到了22億英鎊的貸款,還是英國人從凍結的俄羅斯資產里出的。
緊接著,英國的斯塔默、波蘭的杜達、北約秘書長呂特都喊話澤連斯基,讓他最好盡快給懂王道歉,修復和白宮的關系,因為只有美國才能更好的應對目前問題。
南歐的意大利、西班牙,還有原本就屬于北約刺頭的匈牙利,澤連口頭支持一下都懶得說。
那邊的澤連斯基當然也不傻,冷靜下來后,他又表示,烏克蘭愿意推進礦產資源協議簽訂,并認為這是邁向安全保障的第一步。但同時又強調,僅靠經濟協議是不夠的,烏克蘭仍然需要明確的安全承諾。
畢竟,在媒體前搞道德綁架,澤連斯基也試過了,奈何白宮那邊根本就不在乎什么道德高地,懂王看重的,就是能不能撈到好處。所以,道德綁架對他無效,還直接激怒了他。
只是,短期內再被安排去白宮簽協議,這個概率還真不高。
據說,雙方談崩后,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曾哭著央求國務卿魯比奧幫忙給澤連斯基再安排一場會面,并保證說,這次我們一定好好來。
但魯比奧面無表情的回復說,繼續談下去,效果只會更糟糕,你們還是先走吧。
然后,白宮連飯都沒管,就把烏克蘭代表團給趕了出去。
澤連斯基那邊倒也不含糊,直接轉頭去了英國,光芒四射的參加了由斯塔默組織的,多個歐洲國家首腦和加拿大總理出席的烏克蘭安全會議。
會議氣氛特別友好,各國代表都爭相拍著胸脯激情力挺烏克蘭。澤連斯基感動的一連發了七十多個感謝。
尷尬的是,所謂的“支持”,大部分,都只限于口嗨。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開頭提及的那一幕,澤連斯基前腳剛走,“同仇敵愾”的合影剛發布到網上,一些歐洲領導人就馬上喊話,讓他趕緊給美國道歉。
很明顯,白宮的那場互懟,把歐洲也嚇壞了——一邊口頭上高呼支持烏克蘭,一邊又督促烏克蘭去道歉。
它們清楚的很,光靠歐洲支援對付俄羅斯,烏克蘭撐不住,歐洲人也沒那個本事,老百姓更是不愿意,你以為納稅人掙點錢有多容易?
如今,又有消息放出,說美國已經決定終止對烏援助。
那么,這個“終止”就比較復雜了,是終止一切,還是僅僅終止那些看得見的軍備?
咱們表面上看到的美國“援助”,都是諸如海馬斯,火炮和炮彈,愛國者防空系統,毒刺和標槍、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各色裝甲坦克和步兵戰車、F-16戰機(荷蘭給的舊飛機,然后又從美國下了新單)等等。
但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東西為什么比粗大的俄式同款要好用?
除了武器本身的科技含量,更因為它們都是嵌入了美軍作戰體系里面的東西。標槍誰都能搓幾個,反艦導彈誰都能做幾個。但你有把握打到敵人后勤中心或者黑海艦隊的前提是,得事先掌握對方的精確坐標位置和行動軌跡。
這就是美國給的更深層的核心援助——作戰體系支援。
通信、星鏈、情報共享、戰場態勢感知等等。
而上述東西,連歐洲人用的也是美國提供的體系支撐(所以特朗普總覺得北約在薅美國羊毛)。
這正是美國在軍事上拿捏歐洲盟友的一大法寶。
現代戰爭,哪怕表面上俄烏打起了一戰二戰的那種塹壕戰,背后也是這套信息化作戰體系。
要想打贏,光靠比拼人數和武器數量是沒有用的。
更何況,除了美國以外的北約國家,它們那些“看得見的”防務力量加一起,連美國的五成都不到。
當年北約成立的一大理由就是為了防御蘇聯/俄羅斯的威脅,它們深感打不過莫斯科,所以才需要美國的安全保障。
因此,要靠歐洲完全撐起對烏克蘭援助,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你就看英國首相斯塔默,前腳剛送走澤連斯基,后腳就趕緊跑到華盛頓解釋。結果被特朗普像寵物一樣戲耍,連副總統萬斯都能對他一頓公開數落。
(注意萬斯的表情和體態;他身邊的魯比奧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嚴肅)
特別是當懂王和斯塔默共同回答記者提問時,斯塔默很識時務的不停夸贊英美之間的盟友合作關系。
沒成想,特朗普卻并不吃這套,在全球觀眾面前,他突然插話說道“你們歐洲能自己對付俄羅斯吧?”
話音剛落,在場各國記者和工作人員哄堂大笑,斯塔默也只能隨著尬笑,脖子上直冒冷汗...
總之,老歐洲,可從來都不算實在人。他們嘴上支持烏克蘭喊得震天響,但更多的,還是在做給白宮看,拉住美國,別讓它這么快就離場。
結果,咱們看到了一個啰里啰唆的歐洲,一會兒想干,一會兒不想干,一會兒又想干...
況且,美國總統四年一換,歐洲跟特朗普可以鬧點情緒,但絕不能和美國斷了關系。
也正因如此,會面后不久,多個歐洲領導人開始勸澤連斯基,趕緊修復和白宮的關系。
澤連斯基也借坡下驢,說愿意繼續推進美烏礦產資源協議的簽署。
只是,如果真有下一次,烏克蘭或許將會付出更多的代價,才有資格走進橢圓形辦公室。
至少,澤連斯基總統得換上套西裝了吧。
最后,還是忍不住講個笑話。
有網友建議說,要解決目前的問題,美俄烏三個總統應該互換一下位置,就豁然開朗了。
特朗普去當俄羅斯總統,普京去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當美國總統。
這樣一來,特朗普可以專心幫俄羅斯,不用被懷疑是什么克格勃臥底克拉斯諾夫;普京帶著烏克蘭并入俄羅斯,實現再造俄帝輝煌的夢想。澤連斯基在美國則可以通過反俄緊密團結北約,成為世界民主燈塔的新一代“領路人”....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