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
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中國文化諸子百家所標榜的,最好的太平日子,是唐堯虞舜時代。但是在道家的觀念,那個時候已經墮落了;不過雖然墮落,還保持我們傳統文化一個道德的精神。那個時候的人,尤其是唐堯虞舜這兩位圣帝,“其猶藏仁以要人”,“要”不是要求的要,是說沒有標榜什么仁義道義的,用不著這些教育。這個仁慈愛人的心理,是人性中本來有的,用不著去教育人發揮仁愛,因為個個都很仁愛。所以這個時候,人性的仁慈愛人之心,還自然含藏在人性的天然里面,大致上一般人都是這個樣子?!耙嗟萌艘印保@個時候的人心,文化社會,都是良善的?!岸词汲鲇诜侨恕!碧茍蛴菟催@個時候,雖然在道家看來,已經算是墮落了,但是還不能說出于非人;就是說沒有壞人,善惡是非還沒有嚴格的分別;社會上也很少有不對的人,大致上都對。
講到這個道理,我們研究哲學的、歷史的,特別要注意;我常說,我們的這個民族性是一個問題,包括整個人類的人性,都是非常可怕。因為人性天生都很壞,所以各個宗教,各個文化,各個哲學都是教人如何做好。由于人性缺乏仁義孝慈,所以千古以來的圣人都要人學仁義道德,要孝要慈。我們標榜自己的文化怎么好,叫了幾千年仁義道德,結果照舊。證明我們這個民族性不太高明,不仁不義,不慈不孝。
任何一個文化思想,都要先了解當時的時代,譬如我們經常講民族要團結,可見這個民族不團結;尤其是在國外看到,兩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見。一個人的時候,自己還對自己埋怨一番,吵架一下;或對鏡子砸茶杯,出出氣。所以說,人性的問題很嚴重。一個道德的時代,人性不懂教育,所以說要教育;有些國家標榜人道,可見是很不人道,所以才需要人道。凡是一種思想、一種主義,都是藥方子,某一種病吃某一種藥??鬃娱_的方子是仁義,老子開的方子是道德,諸子百家都在開方子;可是這個歷史永遠是毛病百出,各種方子幾乎都吃不好,這是人類的悲哀。
這里代表道家思想的蒲衣子說,三代以上還算好的,不算壞。三代以上,我們上古的老祖宗所謂泰氏,泰氏是哪一個?是天皇啊,地皇啊,還是人皇呢?就很難講。其實這里所講的泰氏,等于儒家孔孟經常提的先王之道,這個先王是哪一王?先王就是我們的祖先,我們老祖宗先王之道就是王道。
——《莊子諵譁》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是由南師子女、社會賢達、眾多弟子共同發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實、求信的理念,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南懷瑾先生的智慧。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關于《史記》重要篇目以及司馬遷寫史之深意的講述,透徹而珍貴,對于現代人認知中國歷史乃至傳統文化的精深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對于南師講述史記進行了系統化梳理,共分為三部分:第一章介紹司馬遷寫史的獨特奇絕之處;第二章對于史記重要篇目的解密闡述;第三章介紹現代人為什么要讀史。本書方便傳統文化愛好者更加深入地領會《史記》背后的深刻見解,更深層地領略讀史的重要意義,且能古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點擊“點贊”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們的文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