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昨天所說的特朗普大事情,指的恐怕就是澤連斯基的絲滑下跪了。也就是說,特朗普在國會演講的前一天晚上,收到了澤連斯基的求和信,然后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趕緊在社交媒體上張揚了一下。然后把這份張揚的底牌留在了第二天發布。
那么問題就來了,3月2號歐洲多國領導人在倫敦舉行了一場旨在誓死支持烏克蘭,澤連斯基更是其中主賓的峰會又算什么?為了實現這場峰會的成功,還特意只邀請了那些愿意支持烏克蘭繼續戰斗的國家,而把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這樣的反戰國家給排除在外。因此在這場峰會里也就誕生了一個頗有悲壯意義色彩的名字--自愿者聯盟。言下之意,即便歐盟無法達成統一的支持烏克蘭意見,這些參會的國家也會本著自愿的原則組織成一個支持聯盟,甚至出兵烏克蘭,以‘保證’烏克蘭的安全和主權完整。頗有復仇者聯盟的味道。
3月2號歐洲人還在一起歃血為盟,3月4號,澤連斯基的求和信就已經到了特朗普的案頭。這還真的是諷刺啊。怪不得有一位朋友一直勸我不要高看歐洲。看樣子,我的確高看這些人了。
當然,講句良心話,我其實并非高看歐洲,而是認為歐洲的利用價值如果就這樣被荒廢了,那實在是有點可惜。而且我也覺得歐洲也算是老牌國際政治操盤手,抗壓能力不應該那么低。但我還是高估了歐洲人的腿骨硬度。
我高估了,但澤連斯基應該沒有高估,而是看得很明白。所以,盡管在自愿者聯盟會議上,歐洲的主戰派們把澤連斯基架在了火上,但澤連斯基卻非常絲滑地從火架上溜了下來,并迅速給特朗普去了一封信。這就說明,澤連斯基知道歐洲人靠不住。也認為自己沒有從這次歐洲國家峰會上得到想要的保證。雖然自愿者聯盟的口號喊得很響,但真正愿意出兵出錢的估計也就只有法國和波蘭以及其他幾個東歐小國家了。法國是想維持其歐洲代言人的面子,而東歐這些國家則是基于對俄羅斯的恐懼與仇視。
至于英國,本就是個滑頭的家伙,嘴上說著要支持烏克蘭二十二億英鎊,實際上卻只是一個貸款合同。而歐盟的馮德萊恩說要支持烏克蘭的8000億歐元,基于歐盟的分裂現狀,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了。如果歐盟真的能夠拿出這些錢,何必還在倫敦搞這個自愿者聯盟呢?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分析過,倫敦峰會搞得這么熱鬧,澤連斯基應該不會在短短幾天內就投降特朗普。但澤連斯基幾天都沒有堅持到,48小時之內,就遞交了投降書。這應該是出于對歐洲國家的最大不信任,也是對自己安全的擔心。前天我寫的《不要回去!》一文,估計也是澤連斯基心里所擔心的。一旦特朗普政府真的放話要在烏克蘭換人,他極有可能會被某一個‘忠心耿耿’的手下給做了投名狀。
所以,‘聰明’的澤連斯基干脆就把自己當做了投名狀交給了特朗普。但這件事并非到此為止,我們就能認為俄烏戰爭的停戰談判可以拉開序幕了。這里面,還有幾個重大的變數,影響著未來的俄烏走向。
首先是俄羅斯并沒有因為澤連斯基的投名狀就暫停了攻勢,目前針對烏克蘭蘇梅州的攻勢不但沒有暫停,還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個我們此前分析過,俄軍對蘇梅州的攻勢,主要的戰略目的就是想要切斷烏軍在庫爾斯克的退路。一方面收回庫爾斯克的失地,一方面盡量最大化地消滅烏軍的有生力量。收回庫爾斯克失地是俄羅斯方面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否則這場和談就無法進行。道理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俄羅斯不可能讓烏克蘭拿著俄羅斯的土地來作為談判籌碼,否則就無法宣告這場戰爭的勝利。而在收回庫爾斯克失地之后,如果俄軍還占據著烏克蘭蘇梅州的土地,那么談判的難度必然會增大。按照俄羅斯對于土地的無厭程度,這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還有一個就是在澤連斯基這封信被公開后,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了一篇講話,講話的主要意思就是法國不會容忍一個脆弱的?;饏f議。什么意思呢?馬克龍的意思是如果想要談判,那就需要切實保證烏克蘭的利益(也是歐洲利益),讓俄烏雙方都心服口服的達成協議,不能留下后遺癥。所謂的后遺癥,也就是要么烏克蘭死心塌地的認可俄羅斯所有的要求,包括俄軍當先所占領的土地,以及此前的克里米亞。要么就是俄羅斯徹底退出這些地方。否則,戰爭就隨時都會重啟。
認可俄羅斯占領所有的土地并徹底斷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后路。對于歐洲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特別是東歐諸國,它們以后將再也無法信任歐盟,無法信任北約,從而不得不尋求新的庇護者,這些新的庇護者包括徹底投向美國,甚至再度向俄羅斯拋出媚眼。這也就等于歐盟的徹底分裂。馬克龍的意思于是也就明確了,如果這次歐洲不齊心協力幫助烏克蘭,以后的歐洲將再無尊嚴,再無安全。
這兩個變數中,俄羅斯方面的變數最大,馬克龍這邊其實已經是無能為力,因為僅憑法國一家,是無法對抗俄羅斯的,德國現在已經開始擺爛,新的德國政府如今正在假模假樣地忙著組閣,等到組閣之后,特朗普這邊估計也已經把烏克蘭搞得差不多了。至于英國,還是那句話,如此滑頭的國家,別指望它真的能夠為烏克蘭去得罪特朗普。所以,馬克龍這邊的變數能量并不大。
這也正像我們的歐洲特別事務代表盧大使昨天說那樣:我們不會針對歐美關系挑撥,也不需要拉攏歐洲。言下之意,歐洲好自為之,我們雖然看重歐洲,但歐洲對于中國來說,也并非缺它不可。歐洲的軟弱,如今已經是盡人皆知了,且讓人瞧不上了。
當然,還有一個變數我們不得不重視,那就是美國國內的變數。特朗普和馬斯克如今已經把某些美國政客逼的得有些混不下去了。這些人肯定會利用俄烏談判做文章的,這也是目前澤連斯基唯一能夠指望的地方。至于這些人怎么做文章,那就不好說了。畢竟,美國的政治體系中,不可能特朗普一家獨大,有些事目前沒發生,不代表人家沒有為此正在做著準備。一旦準備好了,變數也就來了。只不過,這種變數的確定性沒有俄羅斯變數的確定性高罷了。
我們不要忘了,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可不僅僅只是拿到烏東的幾塊土地,而是有著更高層次戰略目的的。而這個更高層次戰略目的的目標,正是美國的全球霸權。如果沒有這個戰略目標的支撐,俄羅斯恐怕早就撐不下去了。因為這個戰略目標才是它戰爭三年卻始終獲得外部支持的原因所在。共同的利益才會有朋友,僅僅屬于俄羅斯的利益,那就只能讓俄羅斯自己去扛了。
對于這一點,普京心里非常明白。所以,美俄的談判,一定是脆弱和短暫的。甚至可能會在幾個月后,就要反目成仇的。因為那個最高層次的戰略目標,是美國絕對無法容忍的。但卻是俄羅斯支持者勢要達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