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馬金蓮提了一項關于農村醫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中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繳納的建議,很受農民朋友歡迎。
農村醫保(新農合)對于農民兄弟來說很重要,它解決了農民兄弟的醫療費用負擔問題,也可較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民家庭因病致貧返貧問題。農民參加農村醫保,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項實惠:
1.減輕看病費用。一方面是門診費用壓力減輕,農民在門診看病時,如感冒、發燒等常見病的診療費用,醫保可按一定比例報銷,減少了現金支出。另一方面是降低住院費用負擔,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重大疾病或意外傷害,如心臟病手術、骨折等,醫保能報銷大部分費用,報銷比例可達50%至80%左右,有的地區的報銷比例更高,極大的減輕了農民住院治療費用。
2.慢性病用藥有保障。現在有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已經在農村很普遍了。農民患了慢性病之后,需長期服藥,醫保將多種慢性病用藥納入報銷范圍,減輕了長期用藥的經濟壓力,使患病的農民能夠負擔長期用藥的費用。
3.解決農民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對于一些收入不高的農民家庭,一場大病可能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醫保作為一種風險分擔機制,將單個農民的醫療風險分散到整個參保群體中。一旦農民患重病,巨額醫療費用由醫保基金和個人共同承擔,降低了家庭因疾病致貧返貧的可能性,增強了農民家庭風險抵御能力,使農民能安心進行生產生活。
既然農村醫保這么好,那么為什么還有農民朋友不愿意繳納呢?
現在農村醫保每年繳費400元,今年交了400塊錢費用之后,如果沒有什么生病,那么這400塊錢就白交了。這就是農村醫保的賬戶清零機制,它與城市居民醫保賬戶可累積不同,農村醫保是“交一年,用一年”,年底未使用的資金全部清零,讓農民覺得不劃算。農民會將醫保費用與其他生活支出進行比較,認為有限資金用于子女教育、農業生產資料等更緊迫需求上,比繳納醫保更有價值。
而且,農村醫保的繳費標有逐年提高的情況。農村醫保繳納金額從2003年最初的10元/人,上漲到如今的400元/人。2003年僅10元,2007年漲至20元,2008年漲至30元,2010年漲至60元,2014年漲至150元,2018年漲至240元,2022年漲至350元,2023年為380元,2024年、2025年許多地區為400元。這種情況,對于一些收入較低、以農業生產為主且收入不穩定的農村家庭來說,負擔加重。
上述兩項原因,是導致許多農民兄弟繳納農村醫保的積極性不高。一些自媒體視頻內容顯示,2025年超2000萬人棄繳新農合。因此,為了提高農民繳納農村醫保的積極性,人大代表馬金蓮建議,一是農村醫保繳納的費用不要年年上漲,二是農民繳納的費用如果沒有發生看病治療費用,應該以儲蓄的方式存在農民個人賬戶當中,這樣農民繳納農村醫保的積極性就會大幅提高。如果人大代表的這個建議被采納了,她的建議成了現實,那么農民朋友將十分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