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庫爾斯克州的蘇賈地區,打下了個專門接收外籍人士的“烹飪技校”?
最近,大家或許都刷到過這樣的視頻。在俄羅斯庫克斯克州的邊境城市蘇賈地區,俄軍又俘虜了一批外籍雇傭兵。
這些人的國籍五花八門,以波蘭和西班牙人為主,另有一些海外流亡的古巴裔,跟俄軍交流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最終,通過雙方蹩腳的英語再借助肢體語言,俄軍終于搞清楚了他們要表達的意思——這幫忙人都自稱是廚子,還有人說自己是醫護人員,幾乎沒人承認他們跑到庫爾斯克是來打仗的。
地球人都知道,從俄烏戰爭的一開始,就有大量外籍雇傭兵加入烏軍作戰,這其實并不算什么新鮮事。
比如去年發生的這個——我的外教老師被俘了。
最初的時候,跑到烏克蘭的雇傭兵,很多都是韓國“李根大尉”那樣的網紅,去前線打個卡,刷一波流量后就回國;或者是趁新鮮來烏克蘭真人吃雞的“國際勇士”...他們均屬于“個人志愿參戰”,并沒有相應的公司作為中介,因此來去自由。
但那些真簽了合同的雇傭兵,就比較身不由己了。一波一波的被送去填線。
甚至還有被俘雇傭兵給判了死刑的。
2022年6月,“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判處了曾為烏克蘭軍隊效力的三名外國雇傭兵死刑,他們分別是英國人艾登·阿斯林、英國人肖恩·平納和摩洛哥人薩杜恩·布拉欣。
不過,隨著當年10月頓涅茨克州公投入俄,按照俄聯邦法律,這個死刑顯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早前的俄羅斯非要“向歐洲靠攏”,所以自1999年開始,就已經暫停執行死刑。
時間一晃到現在,英國首相都換了四位(約翰遜、特拉斯、蘇納克、斯塔默),這仨人還在俄方手里關著。
另外就是來自俄羅斯仇家的外籍雇傭兵。他們打仗極為賣力,對俄軍下手比烏克蘭人還要猛烈,展現出了極端的狠辣和決絕。
典型的像格魯吉亞籍雇傭兵、車臣流亡叛軍等等。
他們在歷次戰役中,如基輔戰役、伊久姆戰役和庫皮揚斯克戰役期間,都曾以殘忍處決俄軍俘虜而聞名。
當年的瓦格納集團在檢查被俘雇傭軍的手機后,發現了他們殘忍處決俄羅斯俘虜的證據。作為回應,瓦格納們施以了更加極端的報復——用鐵錘,直接錘死了這些雇傭兵。
相比格魯吉亞、車臣流亡叛軍這類都能講俄語的雇傭兵,來自其他地區的外籍雇傭兵們,打仗就沒有什么死磕的勁頭了。一旦局勢不妙,如何自保,才是他們最主要的考慮。
對此,有人會說,因為落到俄軍手里的雇傭兵,俄軍可以隨意處罰,不受法律約束。
這是源于《日內瓦公約》第一議定書中的第47條的規定——雇傭兵不應享有作為戰斗員或成為戰俘的權利。
上述權利包括,飲食及衛生醫療照顧等應得到保障,以及不得進行侮辱性、危險性的強制性勞動等基本人道主義的待遇。
而且,俄軍早在開戰之初就曾多次公開聲明,那些“雇傭兵”不受《日內瓦公約》的保護,幫助烏克蘭作戰的外國人,將不享受戰俘待遇。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著,這些外籍雇傭兵一旦被抓,就會被直接弄死,除非是格魯吉亞,車臣叛軍那種“老仇家”。
畢竟,那些俄軍手里的外國俘虜,特別是來自北約國家的雇傭兵們,都屬于一張張的政治外交籌碼,談判解除制裁或者跟烏克蘭方面換俘,必要時都可以拿出來打一打。
直接弄死豈不可惜。
這番道理,那些雇傭兵們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被俘時,往往都在盡最大的努力來淡化俄軍對自己的敵意,同時試圖偽裝自己的身份。
即,把自己說成“非戰斗員”。
目前通用的兩個國際法,《關于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和《海牙章程》都有相關規定,交戰國的武裝部隊包括戰斗員與非戰斗員。“非戰斗員”被俘后,不得無限期扣押和審訊,在一些條件下,詢問、檢查和登記后,不經審判即可進行釋放。
這個“非戰斗員”,概念還是比較廣的,主要涉及工程、醫療、后勤等多個部門,除了司機、廚子和電工外,還包括了獸醫、軍醫、護士、牧師、新聞記者等等。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非常魔幻的一幕。
當年的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俄軍打了兩個多月,連溫壓彈都上了好幾輪,最終似乎打下來了個“亞鋼烹飪技校”。
而且,在亞速營龐大的“廚師”隊伍中,還驚現多個“外國大廚”,其中一位居然是來自于素以黑暗料理著稱的英國!
下面這位就是亞速鋼鐵廠地下掩體里爬出來的英國退伍老兵,狙擊手肖恩·平納。他最初跟俄軍說自己是廚師,專門為烏軍“志愿提供餐飲服務”的。
尷尬的是,這家伙在網上很有名氣,一下子就被認了出來。
另有投降的烏軍指認,這個一臉憔悴的英國人,平日里裝備可精良了,他這身休閑裝是為了投降專門換上的。
但肖恩仍舊堅持,自己大老遠跑來烏克蘭,就是為了做-飯!
只是,拋開他之前的身份不說,就看肖恩的老家——英國,那里的飯菜素以“黑暗料理”著稱,無論是“色香味”哪一方面,都相當的一言難盡。
英國廚子跑到烏克蘭前線“志愿做飯”?誰瘋了會讓一個英國人來做廚師。
更有網民們開玩笑道,傳說中亞速鋼鐵廠掩體下的“大魚”為啥沒找見,原來是亞速營里的廚子太多,給當食材給燒著吃啦!
有意思的是,那之后,烏軍就成了歷史上“廚子”,而且是“外籍廚師”最多的部隊。
你看,如今的庫爾斯克戰場上,又出現了西班牙廚師、古巴廚師和波蘭廚師...
不過,要說西班牙和古巴,他們還是挺會做飯的,尤其是海鮮大餐,口碑相當不錯,可以拉出來考驗一下這些“廚子”的廚藝,弄個“庫爾斯克世界廚王爭霸賽”...
當然,咱們也不是說做廚子,就沒能力打仗了。
遠的就看蘇聯衛國戰爭時的一個叫做伊萬·帕弗洛維奇·塞雷達的炊事員(下圖這位)。他曾經只用了一把斧頭就搞定了一輛德軍坦克和4名俘虜(坦克內的車組成員整整齊齊被俘)。
對了,這位戰斗的炊事員,是頓涅茨克人。
近的更是不用說,瓦格納創始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
想當年,他最開始是做三明治起家得,一步步打拼成為了“普京的御用大廚”。
2002年,接待小布什總統。
2015年招待金磚國家領導人...這時候,他已經拉起了瓦格納集團,一邊繼續在國宴上殷勤服侍上菜;一邊開始接活打仗,而且只認俄羅斯政府這一家的訂單。
最后,還是套用那句老話,是廚子就得真有手藝。你總不能被抓了,才說自己只是個做飯的。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