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老的十大名酒,不僅承載著千年酒文化,更以傳承至今的釀造工藝著稱。以下是綜合歷史文獻、考古證據及國家評酒會榮譽的權威榜單,按歷史淵源排序:
1.西鳳酒(陜西鳳翔)
歷史:起源于殷商,興盛于唐宋,已有3000 余年歷史,古稱 “秦酒”“柳林酒”。
榮譽:1952 年首屆全國四大名酒之一,中國鳳香型白酒鼻祖。
典故:《史記》載秦穆公以酒犒軍,唐代詩人裴行儉贊其 “甘泉佳釀,清冽醇馥”。
2.汾酒(山西杏花村)
歷史:南北朝(1500 年前)為宮廷御酒,唐代杜牧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使其名揚天下。
工藝:清香型白酒鼻祖,傳承 “清蒸二次清” 古法,4000 年釀酒史從未間斷。
榮譽:1915 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五屆國家名酒全滿貫。
3.茅臺酒(貴州茅臺鎮)
歷史:漢武帝時期(公元前 135 年)獲 “甘美之” 贊譽,2000 余年醬香基因,1704 年正式定名 “茅臺”。
工藝:九次蒸煮、八次發酵的 “端午制曲、重陽下沙” 傳統,生產周期長達 5 年。
地位:1952 年四大名酒之首,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
4.瀘州老窖(四川瀘州)
歷史:秦漢釀酒雛形,元代出現大曲酒,**1573 年 “國寶窖池”** 連續使用至今(650 年)。
榮譽:1952 年四大名酒,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窖池群為全國重點文物。
典故:明代舒聚源糟坊開創 “泥窖生香” 工藝,被喻為 “濃香鼻祖”。
5.五糧液(四川宜賓)
歷史:追溯至 4000 年前僰人釀酒,宋代 “姚子雪曲” 奠基,明代 “溫德豐” 糟坊(1368 年)傳承至今。
工藝:五種糧食配方(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600 年古法 “包包曲” 發酵。
榮譽:1963 年八大名酒榜首,“中國酒業大王”,獲 32 項國際金獎。
6.古井貢酒(安徽亳州)
歷史:東漢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獻 “九醞春酒” 于漢獻帝,1800 余年皇室貢酒史。
工藝:“無極之水”(古井地下水)與 “桃花曲”,明清時期為江南貢酒。
榮譽:1963 年八大名酒,有 “酒中牡丹” 之稱。
7.劍南春(四川綿竹)
歷史:唐代劍南道 “春酒”(《唐國史補》記載),1200 余年歷史,清代 “朱天益” 糟坊成名。
工藝:“天益老號” 窖池群(1503 年),傳承 “一釀三藏” 古法,入選非遺。
地位:1979 年八大名酒,“茅五劍” 之一。
8.董酒(貴州遵義)
歷史:明末清初(1600 年)程氏 “百草入曲” 工藝,400 余年“藥香型” 傳奇。
工藝:小曲小窖制酒、大曲大窖制香,130 余味本草參與發酵,非遺技藝。
榮譽:1963 年八大名酒,唯一同時擁有 “國密”“非遺” 雙認證的白酒。
9.洋河大曲(江蘇宿遷)
歷史:漢代 “泗水國貢酒”,唐宋成名,400 余年規?;勗?,明清為江南名酒。
工藝:“美人泉” 水與 “老五甑續渣法”,創 “甜、綿、軟、凈、香” 綿柔風格。
榮譽:1979 年八大名酒,2012 年銷量居全國前三。
10.雙溝大曲(江蘇泗洪)
歷史:1000 萬年前 “醉猿化石” 印證釀酒基因,2000 余年有史可考,漢代為宮廷貢酒。
地位:1952 年首屆全國評酒會候選名酒,“中國酒源頭”,與洋河并稱 “姐妹花”。
現狀:因歷史變遷未入現代十大名酒,但考古價值堪稱 “活化石”。
這些名酒不僅是味覺的傳承,更是中華文明的液態史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